华夏祠堂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该镇皆因明建文皇帝朱允炇避难于此,同时文化底蕴深厚,2005年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一条街保留许多祠堂,如包氏、刘氏、江氏、明氏等,其中规模较大,內容丰富,管理完备,令人向往的是“华夏宗祠”。该祠现已供奉174姓始祖塑像,每个始祖都勒碑撰文,纪述该姓的源流、始祖业绩、该姓概况,并陈列各姓氏谱书,致令不少姓氏族人观瞻拜谒。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会长喻贵祥获悉此情后,即于2010年11月20日下午,亲自驾车率第二部《通谱》编辑喻儒麟、喻汉文、喻泽先、喻刚伦前往考察,联系喻姓始祖喻猛公入祠供奉事宜。随即请湖南喻国英塑一尊高一米的猛公仿铜像,2011年元月国英将像赠寄总会。总会于2011年3月15日由会长喻贵祥、副秘书长喻泽先、喻刚伦专车送到龙兴,喻姓始祖祖灵妥入“华夏宗祠”。喻贵祥撰文以紀,纪文如后;
稽吾喻氏,黄帝后裔,得姓于姬,系出於郑。《百家姓》排位36。
喻姓之源,上溯于周。周封同姓,53国者,祭(zhài债)国列其中。远祖祭公谋父,穆王大司马,其子相如卿士,食邑江夏。其后,宣王封庶弟姬友于郑,史为桓公。武公继位,锡姓50,谕列27。秦焚书后,传承今不可考。
迄至汉代,始祖喻猛,原谕猛,字骄孙,东汉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人,生于建武己亥(公元39年),初以贤良方正举御史,永元三年(公元91年)任苍梧(今广西梧州)太守,一生清白,德化于民,时人颂曰:“于惟苍梧,交趾之域,大汉惟宗,遗以仁德”。在郡16年归,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卒于南昌。苍梧民闻讯,素服奔哭。后人仰其贤德,北宋梧州知府李亨伯,于城东冰井寺北建“七贤祠”祀之。猛公改言为口,喻姓始定,再无旁出。公配梁、钱二氏,生九子:约、绲、?、绵、丝、纶、经、纬、纯(族称老九祖)。一源已开,九子分流,衍千支万派。汉以降,宋时从政公,征兵勤王,有功于朝廷,封金紫光禄大夫,升平章事,赐养江西。公有九子,曰大纲、大常、大纪、大简、大邦、大德、大洪、大武、大昌(谓新九祖),吾姓再度广大宏发。时至今日,猛公83代传人,历历可数。居吴蜀楚渝赣、浙闽滇黔湘,豫鲁皖陕桂及宝岛台湾,辽之铁岭、辽阳,浩浩百万人口,皆为新老九祖之根苗。
二千年来,吾姓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人文鹊起,名人济济,世家望族屡屡惊现,文臣武将朝朝有出。宋时浙江义乌,良倚、良能、良材、良显、良弼,同门“五子登科”,传为望族佳话。明时,四川荣昌(今重庆)茂坚公(明嘉靖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应台公(明嘉靖兵部尚书敕赠太仆寺少卿),思恂公(南明兵部尚书),思慥公(南明贵州巡抚,大理寺寺副)三代人皆是明之重臣,世人赞为“官宦世家”,清至民国,湖北黄梅喻氏怀颖之后人,文脉绵绵不断,三人中进士,四人中举、贡生秀才不计其数,以化鹄、文鏊、的痴、血轮等20多人形成黄梅喻氏文人群,著述颇丰,其文风与文学史上的桐城派、性灵派、鸳鸯蝴蝶派渊源甚深。被今人收入《中国文化世家》。西晋有合公,号庐阜高贤,与徐孺子同徵入相。东晋有归公,《西河记》三卷,名贯古今。南梁有乐公,武帝扈从,因功授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唐初有迪冲公,为高祖开疆拓土,武德三年以大元帅显,统兵30万,守御关西,卒谥宣公。唐中有凫公,坦之公,皆以诗文名噪当时,与“小李杜”唱和,其诗《全唐诗》有读。北宋有汝励公,靖康礼部尚书,主张抗金拒和,自号“扪膝先生”。南宋有樗公,工部侍郎,著《玉泉集》于世。明万历有安性公,累官兵部尚书,在澳抗葡人有功,浙江嵊州乡人于城隍庙塑像供奉。清康熙时有成龙公,官任湖广总督,助于从龙平定葛尔丹叛乱。民国有培伦公,从事反清活动,血洒广州黄花岗,被孙中山总统追赠为“大将军”。前辈显达,不胜枚举,只及万一。至若当今,活跃在党政军、经济、文化、科技界的精英,更是不可指屈。
呜呼!盛世修谱,溯源清流,望喻氏今人后世,光大前贤,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