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是福建首批命名的六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西北,东与茂地、大洋等乡镇相连,南同王台接壤,西与顺昌县交界,北与建瓯市相邻。玉屏山、招科山环抱其中,富屯溪贯穿全境,有“两山一水谓之峡,山南水北谓之阳”之称。
状元祠主祀宋武状元应珍(约1062-1127),以及峡阳应氏四世祖、宋武威将军应环秀的塑像,中供应世哲及夫人的神位牌。应珍,宋元佑间武状元及第,授予右班殿直,任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调任泉州公海四县巡检,后以母忧回籍守制,“累仕皆不出于闽中”。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祠占地385.69平方米,北向,共分分主厅、前楼、后楼(包括陈列室等)、厨房四大部分。,正厅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堂中设龛,该祠堂号“雁翼堂”,郡望“汝南”。祠原在西峰庵,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毁于兵燹,清乾隆七年(1742年)乃于上鼎建新祠,后又毁,1993年由海内外乡亲集资重建,焕然一新,台胞更以其为寻根谒祖之所。祠堂古雅华丽,不同于其它古建的鲜亮温新,人们好像都把对先祖的浓情蜜意涂抹到朱漆重彩、雕樑画栋里了。明昭的“晨定昏省”族训和“四榜”中弘扬美德新词,高悬的“翼燕堂”烫金大匾以及门前的张榜墩石,不时传递着“春燕归巢、勿忘根本”的殷切期望和一份久远怀想。祠中还保存完好有明朝瓷罐、清代御制“诰命”匾额,古今多家字画,以及《西峡应氏宗谱》一至六修版本。
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峡阳应氏自古崇文重教,不仅“应试生童甚夥,历科科名不绝”,出过“乡学文庠生95人,贡生77人,举人12人”,文武状元2人,也促成“行而无邪慝”、“道路相让,风俗仁厚”的乡情民风。现在,峡阳应氏有科级以上干部30余人,教授、高级工程师40余人,博士1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