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袁姓网 > 袁氏宗祠 袁氏宗祠

黔北袁锦道祠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袁姓展区
袁锦道祠

嘉庆十一年(1806),袁锦道已是67岁的老人,他开办的产业红红火火,修路工程也告结束,自己觉得已家丰业就,心想事成。为了显功扬名,让自己办实业、修大道的事业千古不朽,他开始修建望乡台石窟寺,既可垂暮之年在此拜佛诵经、颐养天年,又可德昭子孙、以遗不朽之名。

         望乡台石窟寺建于三岔河上纸厂南岸约2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离岩顶20余米,坐南向北,前临深渊,后倚绝壁,周围苍天古树挺拔,远望林海莽莽无边,“云飞雾卷,鹤绕龙呤,仿佛蓬莱”。这里原本叫“望乡台”,有《望乡台遗赞并序》一文作证。但不知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改名“望仙台”,并在石壁上刻有“望仙台石窟”五个大字。

      石窟东西长约25米,进深宽1~9米不等,分东西两窟。东窟为主窟,高约8米,面积200余平方米,供奉佛像。其上方有三尊高约2.2米的大佛,释迦牟尼佛居中,阿弥陀佛在右,药师佛在左,皆坐在0.4米高的莲花宝座上,背负轮宝,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目光睿智,仿佛正在普度众生。大佛下12米长的神台上,供奉园雕像48尊,除2尊木雕外均为石雕,其数与袁锦道开办的工厂数同,意在事业同佛像一样不朽。诸尊佛像,有的手执利剑钢鞭,有的脚踏毒蛇猛兽,情态各异,栩栩如生。神台两侧有楹联曰:“站佛台一方清洁;执降魔百邪扫除”。神台右后壁有摩崖“三官”,并刻有“祁三官佑百福;求神恩纳千祥”,横批为“天地水秀”的对联。前有一块1.5米高的石碑,铭刻望乡台石窟建造始末,培修状况,庙产由来和施主姓名等。

      西窟为袁锦道祠,宽5米、高4米、进深1.5米,成石龛状,龛内摩崖有袁锦道及其妻妾坐像。袁锦道像高1.16米,居中正坐,神态肃然,目光炯炯,很有功成业就、壮心不已、昭然后人之态,其右是妻穆氏坐像,其左是妾傅氏和杨氏坐像,她们的坐像略矮。外观呈牌坊状,是在一块完整的巨石上雕刻而成,额刻一匾,文为“奉旨覃恩宠赐征仕郎题明建坊”。坊有四根圆柱,内外各二,柱上均刻楹联,其一联为“令德迈高风乾端坤凝方朔麻姑留胜迹;雄才贻后裔兰秀桂馥仲谋子亚起宏猷”。坊上还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图案。左下方刻有“八品寿民袁锦道立,嘉庆十五年仲冬月吉旦”。载明了望乡台石窟建造人和竣工时间。

        袁锦道祠右岩壁上刻有高1.2米、宽1.05米、面积1.26平方米的《望乡台遗赞并序》一文,这是袁锦道的表侄、“辛酉科举人”任之楷撰文,堂侄袁书浩手书,匠师候永理镌刻的。文包括题、序、赞、署名落款四个部分,共731字,竖刻、楷体,每字2厘米见方。刀法遒劲利落,镌刻秀丽端庄。虽年久风化,但仍历历可读。碑文对望乡台的奇异风光给予了高度赞美,对袁锦道的生平人品、操守德行给予充分肯定,对他兴办实业,显于斯土,“卜宅林泉,栽花种竹;习茶千株,树木万条。辟田土以盈仓廪,修崎岖以利往来。” 之功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赫赫功德可以和当世英雄媲美。该文文字的精美和整个石窟雕刻艺术的精湛交相晖映,互添光彩,使之更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列“袁锦道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袁锦道功成业就、家丰名扬后,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安然辞世,终年77岁。死后葬于三岔河的杨家沟,其后代为他修建了雕刻精细的石墓,族人尊称他为宗圣公、锦道祖。

        在200多年前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在与世隔绝、自我封闭的黔北山村,古代青年袁锦道毅然摒弃“金傍题名、光耀门楣”的道路,在家乡三岔河的九沟十八岔兴办实业、开山修路、建望乡台石窟,这都是常人办不到的。特别是千辛万苦,穿崖凿壁,修筑通川大道,加强与外地沟通,开辟市场,发展商贸,把自己的产品远销重庆、成都、遵义和周边地区,这虽不敢牵强地将其事迹和“发愤图强,振兴国家经济”联系起来,但袁锦道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把毕生精力都献给黔北家乡开发、开放和发展的奉献精神,办实业、兴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不朽功绩,在全贵州乃至全国也是不多的,是值得肯定、值得学习、值得颂扬的。说袁锦道是黔北知名实业家、贵州民族工业先驱,一点也不为过,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