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余姓网 > 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

杉洋余氏蝉林祠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余姓展区

余氏蝉林祠

祠堂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久远的传统根基。因方言语系相同的原因,古田隶属福州十邑,十邑中许多族姓的祖先1000多年前南迁入闽带来了中原文化,世代相传。为了保持族姓凝聚力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族谱和祠堂的修建就显得十分重要,福州十邑的祠堂文化因此发展繁盛,名祠众多,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历史悠久,各氏族祠堂文化传承在十邑中可以著称。杉洋古镇原有余、李、林、彭、谢几大祠堂。现在尚存四大祠堂。余氏蝉林祠就是其中佼佼者。

余氏蝉林祠基本信息

余氏蝉林祠坐落于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西北3公里的狮岩山麓。杉洋余氏始迁祖余焕于唐天宝乙未(公元755年)自福建建阳南迁,开基至今1255年,成为福建余氏的开基祖,蝉林祠由余焕第五代孙余褐创建于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奉祀始祖余焕及余褐的宗祠。前身是创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2年)的仙岩寺,原名禅林功德寺,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余褐逝世后,子孙塑其像立为建祠祖。宋宣和年间余褐第六代孙时为太宰的余深上奏宋徽宗,陈述上祖少负匡济之志,慷慨解囊抽田亩、重金、家私舍给寺院度过生活难关事,宋徽宗御笔亲书赐“檀越主尚书堂”华带匾悬挂禅林祠正厅,嘉庆十八年改名蝉林祠,取蝉林科甲之意。

蝉林祠是古田县首批(1986年)文物保护单位。祠堂经多次重修建,元代至元戊寅又遭兵燹,毁其部分。后由余氏公布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各省共二十多个市县的后裔集资重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又由杉洋余氏后裔发起重修。至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历时14年方才修缮完好,耗资甚巨。重修后的蝉林祠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四进殿落,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蝉林祠二进大厅

余氏蝉林祠文化内涵

蝉林祠背倚蓝田八景之一的“狮岩积雪”,面朝“马首嘶风”的旗山,海拔1000多米,风光秀丽。半岭“下马亭”有联“蝉噪山愈静,林深水更清”、“五六月里无暑气,二三里外有樵声”是蝉林祠优美风景的生动写照。祠堂大门对联为“狮嶂钟灵持厚,蝉林世泽孔长”。二进科名阁上高悬“状元及第”的华带牌,是宋淳熙元年状元及第的蝉林祠第九世孙余复的荣誉匾。祠前百余平方米的旗杆丘左右竖立着数十副历代科名旗杆石碣,是蝉林祠世代簪缨,人才蔚起的见证。

余复宋绍熙元年的状元及第

蝉林祠余氏子孙遍及八闽及海外,历代贤才辈出。如唐咸通进士、官校书郎余镐,宋工部尚书、左丞相少师余靖,宋丞相少傅卫国公余深,宋朝议大夫余日强,宋礼部尚书、屯田郎中余象,宋绍熙元年龙飞状元余复,宋进士余安行,宋九江太守余崇龟,明御史余浚,明罗源县开科进士余玱,清内阁中书礼部祭司文渊阁检阅国史馆校录余廷珪,清国子监祭酒余正健等,宋理学大师朱熹高第余隅以及54位进士,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杉洋余氏蝉林祠子孙在祖居地杉洋约6000人,其余繁衍至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大部分县市及广东、江西、浙江,更有远播台湾和海外。蝉林祠至今保存经十二次重修的余氏族谱,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