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陵园-徐集徐氏祠堂横山堂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徐姓展区
徐集徐氏祠堂位于相山区渠沟镇徐集行政村中央,是一处清代祠堂建筑。
徐集徐氏祠堂又称横山堂,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祠堂占地548.7平方米,东西长18.6米,南北长29米,由门楼、正厅及两侧的厢房组成,为清代祠堂建筑。门楼为单檐硬山脊屋,两侧厢房为单檐三开间硬山脊屋,正厅坐北朝南,也是单檐硬山脊屋,两侧各有一间厢房与正厅相连通。祠堂的所有建筑均为砖瓦结构,屹立近200年而不倒,可见当初建造祠堂时,徐氏族人灌注了极大的心血,使得后人在寻根问祖时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在祠堂门楼东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长1.7米、宽0.7米的青石碑,它就是徐氏祠堂的镇堂之宝——徐氏祠堂碑文。碑文与祠堂同岁,是在祠堂建成时镶嵌在墙里的,短短的400余字,清晰地交代了徐氏祠堂的建设背景以及徐氏祖先的迁徙历史。
经过岁月的打磨,石碑上的一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村里的老人早就对碑文的内容烂熟于心。抚摸着古老的碑文,倾听徐氏后人讲述徐氏先祖的迁徙与发展,历史与现代在小小的祠堂里获得了对接。而横山堂徐氏家族的发展,也正如祠堂正厅悬挂的楹联所写的一样:“源发东海家声远,支传横山继世长。”根据《萧县志》、《安丘县志》、《安丘百家姓》、《明史》、横山堂家谱和碑文等资料推测,横山堂徐氏元祖古时居住在东海郡海洲(今天的连云港西南),两汉时期迁移到琅琊郡渠丘(今山东安丘县),一直在那里生活到元朝末年。徐氏有一始祖名徐兴,系安丘低级武官,在徐达北伐时归顺明太祖朱元璋,后在靖难之役时归顺燕王大将山云,奉命留守萧县,在萧县定居了下来,后葬于萧县西南四十里横山之麓,徐氏祠堂正厅名为“横山堂”就是因此而来。
据考证,横山徐氏的始祖徐兴,元至正年间,自山东安邱迁来萧县城东南横山下破阁村开基创业,其第四代孙,移居在今徐集村。祠堂曾经过多次修葺,重修后残损部分基本维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徐氏祠堂西南1.8公里处为徐氏祖茔,占地约22620平方米,祖茔内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石碑各一块,以及重立碑四块。与徐氏祠堂形成了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