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熊姓网 > 熊氏宗祠 熊氏宗祠

熊希龄墓园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熊姓展区

熊希龄墓园 

熊希龄墓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北辛村,是中华民国初期政治家熊希龄的墓园。1999年,熊希龄墓园被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如今的熊希龄墓园最早是1912年迁移熊老先生遗骨而兴建,是熊希龄家族的墓地。1931 年11月,熊希龄为妻子朱其慧卜葬北京西山之时,也为自己留下了生圹。1937年底,熊希龄突发脑溢血在香港病逝,享年68岁。熊希龄的遗体安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如今的熊希龄墓园的建筑受到严重破坏。1992年5月17日,香山慈幼院校友会将熊希龄的遗骨从香港迁葬于此。


建筑

墓园坐西北朝东南,周围建有虎皮石墙。墓园大门为花岗岩制成,额书"熊希龄先生墓园"。

墓园中间为熊希龄之墓,墓碑是1990年复制,原碑立于香港熊氏墓地,由蔡元培题写,碑文为"先考熊公秉三之墓"。

熊希龄之墓的西北为熊希龄的父母"先翁熊公云卿大人、先姑熊母吴太夫人之墓",西南为"先妣熊母朱太夫人"朱其慧墓。东北为一座空墓。东南20米处为熊希龄之子"先嗣父熊公泉之墓",并卧有原"先伯父熊公泉之墓" 墓碑。墓园中还散落着半埋在土中的残碑1块,以及双龙戏珠碑座1个。

熊希龄墓园位于北京香山煤厂街甲29号,西临原香山慈幼院,占地约6亩,始建于1919年。1937年熊希龄突发脑溢血,逝世于香港。当时因北平被日军占领,家人只得将其葬于香港。直到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的坟墓才从香港华人永久公墓迁回北京香山熊氏墓园.墓园里还立有其父熊兆祥、其母吴太夫人和其子熊泉的坟冢,熊公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夫人朱其慧、毛彦文的墓茔,其中毛彦文的墓为生圹。

熊希龄生前为自己自撰了墓志铭,共计120字,铭曰:

包身非净,法相非真,四大和合,亦非我身,何物为我,我实不存,我既无我,朽骨何灵,凡相虚妄,焉用佳城,世间儿女,此理莫明,仍其愚孝,谓乃安心,余纵遗属,死难执行,未能免俗,聊后云云。今当国难,巢覆榱崩,若不舍己,何以救群,誓身许国,遑计死生,或裹马革,即瘗此茔,随队而化,了此尘因,我不我执,轮回不轮。

熊希龄生前即为自己建造了生圹,而且自撰了墓志铭,他的本意是欲归葬香山,直到去世55年后才实现了这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