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翁姓网 > 翁氏宗祠 翁氏宗祠

翁氏宗祠“金屋藏娇”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翁姓展区


翁氏宗祠“金屋藏娇”

龚乃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里的“翁氏宗祠”,因完整地保留了两件与清朝末年同治和光绪皇帝有关的牌匾而名声大振,被列入上饶县文物保护单位,并入围了上饶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

  坐落在黄沙岭麻墩村月形山下的“翁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后又于民国六年(1917年)、民国中期和1995年进行过几次改建和维修。宗祠构架宏伟,坐西朝东,建筑外部采用“空斗”砖砌全封闭封火山墙。前后堂为硬山屋面,中部楼阁为歇山屋面。祠堂正门石门框,上置四个圆形花瓣门簪,门簪上方嵌一回纹抱框“翁氏宗祠”青石匾额,檐墙两侧各设拱卷门。门内大院,院前一半月池。祠主体建筑为两进式平面布局,即前、后堂。祠堂前檐廊为四木柱,分割明间三间,两侧次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家们对“翁氏宗祠”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它是江南民居的一座代表性建筑,而且保存完整,为研究江西地方传统建筑提供了最原真的实物佐证,尤其是为晚清时期大型乡土建筑的科学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参数。而且,翁氏宗祠传承了徽州文化中的精华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它的宏、精、丽、雅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人文境界观,今日仍见的白墙青瓦,古素、淡雅,巧妙地融合在自然的山水中。”

  从“翁氏宗祠”这些“金玉其外”的价值可以看出翁氏族人的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然而,更能体现翁氏族人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的还在于其祠堂内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宝藏。

  其一,“翁氏宗祠”除供奉祖宗,祭祀先灵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教书育人、教化族人的神圣之地,致使此地英才辈出,如清末出了大学生、明经进士翁文兴等,还出了几位知名秀才,如翁会明(海澄先生)是一位诗文高手,一生在祠堂设馆教书,培养了许多人士,桃李满天下。解放后直至1997年,这里仍作村办小学。

  其二,“翁氏宗祠”还善于收集和引进外部人文精华入祠,“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那是光绪年间,翁氏宵五公十三代文兴公联合一、二、四大房,将翁家牌的祭祀堂迁至现在的月形山脚,新建起上下两幢的“翁氏宗祠”。当时,便荣幸地获得进士翁绍梁给祠堂惠赠一幅牌匾,上面写着:“钦赐翰林院”,落款的时间是光绪六年(1880年)。这块牌匾如今还赫然悬挂在“翁氏宗祠”的前幢正厅上。为祠堂增光添彩。不过,这块牌匾留下的神秘之处,还有待考证。其一,送匾之人只是姓氏相同,他既不是本地人氏,也与此地翁家非亲非故。由于年代久远,当地已无人知晓此匾是怎么来的。其二,此匾上的“钦赐翰林院”,是皇帝赐给翁氏宗祠的,还是赐给送匾之人的,也有待考证。据目前正在主持编撰翁氏宗谱的翁江喜说,他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查找送匾的翁绍梁,均无结果。

  更使“翁氏宗祠”蓬荜生辉的是悬挂在宗祠后堂上的由翁同龢书写的“硕德永年”四个大字的牌匾。牌匾落款的时间也是光绪六年(1880年)。匾上左边题款“良材宗兄大人八秩荣庆”,右边题款是翁同龢的自我介绍:“赐进士出身,钦点丙辰状元及第,国子监祭酒,宏德殿行走,现授经讲官,特赐头品顶戴,工部尚书,加三级,宗第同龢拜书。”

  虽然翁同龢在牌匾上有一番自我介绍,为了弄清牌匾的来历,还得简要地说说翁同龢其人。翁同龢,江苏常熟人,生于1830年,卒于1904年,晚清政坛重要人物,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参机务,光绪戊戍政变,罢官故里。翁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清史稿《翁同龢传》中称赞其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还有史书称其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真卿风骨”。

  翁同龢一生最为荣耀的是他曾为同治和光绪两朝帝皇之帝师。据史载,“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教同治帝。光绪元年(1875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教光绪帝,前后达二十年。在他从教从政的实践活动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堪称近代教育第一导师。”

  这样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为何与素昧平生的黄沙岭乡的平民百姓翁良材称兄道弟,贺匾祝寿,这块珍贵的文物经典又如何被请进“翁氏宗祠”呢?

  话还得从光绪年间说起,黄沙岭乡翁氏族人中有一位叫翁文兴的。他天资聪慧,酷爱读书,但由于家道贫寒,上有父母下有妻子儿女,生活不堪重负,读书求功名实在力不从心。其堂叔翁良材,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介农民,但他有远大的眼光和育才之胸怀,鼎力帮助翁文兴求学上进。精神上鼓励,资金上捐助,让翁文兴一路赶考,实现“金榜题名”的美梦,考中了明经进士,选进了翁同龢主持下的翰林院工作。一笔写不出两个翁字,自古同姓是一家,加上翁文兴恰巧又与翁同龢同庚,都是道光十年出生,这就不难想像,翁文兴得到翁同龢的关爱和器重是肯定的。

  光绪六年,翁文兴的堂叔翁良材八十华诞。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八十大寿,对于翁良材是人生很大的事,可喜可贺,而对于翁文兴来说,恩重如山的堂叔八十寿诞,当“涌泉相报”,寿礼应是厚重的。翁文兴毕竟是有识之士,高端人才,他一不送礼金,二不送礼服,而是恭请自己的上司翁同龢亲自题写寿匾,向翁良材祝福八十大寿。这可是无价之宝呀!于是便有了悬挂在翁氏宗祠中这块匾。按常理,寿匾之字可以请翁同龢书写,但送匾的落款应落翁文兴之姓名。结果,恰恰就超出了常理。可见翁同龢与翁文兴关系非同一般。同时,也可想像翁同龢礼贤下士,对崇学尚德的翁良材何等尊重!这是翁良材的荣耀,也是黄沙岭翁氏家族值得世代缅怀和自豪的。

  翁良材的孝子贤孙们,都把翁同龢恩赐的寿匾当作至高无上的传家宝珍藏、珍惜,一代又一代把匾供奉在自家香火堂上的千人桥上。传到十四代嗣孙翁位翰家。由于他儿子多,生活贫困,铺床缺床板,不得已把这块寿匾用作床板,铺在了儿子的床上,与其两个儿子相伴。

  到了1997年,“翁氏宗祠”再次维修,当时主持维修祠堂的主持人翁位翰已是族长公了。他郑重提出,为了让翁同龢给他的先祖恩赐的寿匾惠及全家族,愿意把寿匾献给翁氏宗祠供奉,于是,经重新油漆后,这块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高高地悬挂在了“翁氏宗祠”的大堂上。

  黄沙岭翁氏族人,为了感恩翁同龢的恩情,2010年秋天,翁氏族人派出翁江喜、翁象开、翁江金等老少三代人,专程赶赴江苏常熟,寻根访祖,查阅翁同龢的历史资料,拜谒翁同龢的墓地,缅怀这位他们永远崇敬的先贤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