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文姓网 > 文氏宗祠 文氏宗祠

江西省萍乡市文廷式墓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文姓展区
简要介绍:文廷式墓,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建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普通寺后的丹凤朝阳处。 文廷式墓,高1.8米,直径3.5米,占地面积74.69平方米。墓坐北朝南,墓云顶刻有:“文公廷式墓”五字。后碑左侧是文廷式后嗣的碑文,右侧是南昌知府沈曾植作的墓表。

基本信息  

名 称:文廷式墓

级 别: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06

公布时间:1987年

时 代:清

类 型:古墓葬

墓位简介  

文廷式墓位于杨岐山普通寺后50米的山上,墓葬面积约50平方米,文廷式墓,高1.8米,直径3.5米,占地面积74.69平方米。墓坐北朝南,墓云顶刻有:“文公廷式墓”五字。墓前原有石碑坊,后有墓碑,高2米,宽1米,墓碑用正楷字刻“诰授中宪大夫晋封资政大夫曰讲起居注官翰林侍读学士显考文公讳廷式府君之墓”,墓碑左右有石刻对联。

墓前有石望柱二根,上刻有对联曰:“卜兆取兹方故实未湮皇览徒当补记”,“表轩终有待乡贤如接泷冈吉日更题辞”。墓后罗围中有墓碑,刻正楷字“诰授中宪大夫晋封资政大夫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显考文公讳廷式府君之墓。”墓左右石刻对联曰:“鸱东徙松成行,青简尚新宿草将列。”后碑左侧是文廷式后嗣的碑文,右侧是南昌知府沈曾植作的墓表。  

文廷式  

 文廷式,江西萍乡人,字道羲,一字芸阁,纯常子,罗霄山人等。生于清咸丰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元1857年1月21日),殁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8月24日),为我国晚清重要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生前考试内阁中书夺魁。十六年(公元1890年)春,甲榜获隽殿试一甲二名,即榜眼,被授职翰林院编修,又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纂修,本衙门撰等。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大考翰詹,复看卷时,德宗专书诛谕干预,钦定廷式一等头名,超级提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住官。

光绪初,在广州将军长善幕中,与其嗣子志锐、侄志钧(二人即长叙之子,瑾妃、珍妃胞兄)交游甚密。光绪十六年(1890),成进士,授编修。二十年大考,光绪帝亲拔为一等第一名,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文廷式志在救世,遇事敢言,与黄绍箕、盛昱等列名“清流”,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召恭亲王参大政;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谏阻和议,以为“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与陈炽等出面赞助康有为,倡立强学会于北京。次年二月,遭李鸿章姻亲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这一时期,文廷式益潜心时务,其《琴风余谭》、《闻尘偶记》,记甲午、乙未间时事、人物,能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革职归里后,撰有《罗霄山人醉语》,痛感“中国积弊极深”、“命在旦夕”,提出“变则存,不变则亡”,鼓吹“君民共主”,倾向变法,但又以为不可急切从事。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二十六年(1900)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沪上名流,参加唐才常在张园召开的“国会”。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此后数年,文廷式往来萍乡与上海、南京、长沙之间,沉伤憔悴,寄情文酒,以佛学自遣,同时从事著述。这时期所著杂记《纯常子枝语》40卷,是其平生精力所萃。

个人生平  

文廷式15岁学词,晚年自言"三十年来,涉猎百家","志之所在,不尚苟同"。他批评浙派“以玉田(张炎)为宗”,“意旨枯寂,后人继之”,“以二窗(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为祖祢,视辛(弃疾)刘(过)若仇雠”,尤为“巨谬”(《云起轩词钞序》)。他曾谓“百年词派属常州”(《缪小山前辈张季直修撰郑苏龛同年招饮吴园别后却寄》诗其三)。他强调比兴寄托,推尊词体,与常州词派相近,但又不为所囿,曾批评常州派推崇的词人周邦彦“柔靡特甚,虽极工致,而风人之旨尚微”(《纯常子枝语》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