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汤姓网 > 汤氏宗祠 汤氏宗祠

蚌埠市汤和墓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汤姓展区
汤和墓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汤和,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官至信国公,死后封东瓯襄武王。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物。高3.米,宽3石6米,面积约40平方米。墓南神道,长225米,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当代古建筑学家认为,此系明初

石刻中的精品。现己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

-----------------------------------

附录:散文《秋染汤和墓》

     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烈士陵园东南约300米处的山冈上,有一绿荫掩映着的原型墓冢,外形古朴坚固,气势雄伟壮观,这便是明朝著名开国功臣、抗倭先驱“东瓯襄武王”汤和灵墓。

     暮秋时节的一个晴日,我怀着朝圣的心情首次踏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和墓。许是秋雨初霁,许是晨雾迷朦,这儿显得既幽静神秘,又轮奂炫丽。我沿着凹凸不平大约五尺宽的草泽小径缓缓前行。四周静极了,似乎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偶尔瞥见一只灰色野兔从草丛中一跃而起,很快地便消失在远方松林中。一阵秋风拂面,我顿觉神怡心旷。草径两侧满目苍翠,尽是松柏,壮美挺拔,朴拙可人。绕过松林,抬眼望见数百步之外两位耄耋长者策杖携手蹒跚而来。于是,我便快步迎上前去向两位长者打探汤和墓旧址。顺着两位老人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南边草坪百余步内有一用灰砖围墙圈起来的一片土地,围墙北侧开一朱红铁门。铁门半掩着,我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原型墓冢。该墓冢地表高2、5米,南北朝向。墓南赫然立一醒目石碑,高约2、2米,宽70公分,厚18公分,黑底白字,墓碑镌刻着“汤和墓”三个大字,笔力遒劲,神韵有致。墓顶茂草萋萋。墓碑石座台阶上摆放着一束野花,馨香四溢。这座明代古墓无论近观抑或远望,都具有一种粗犷的美。她似一首意韵隽永的古诗,

     又像一曲荡气回肠的颂歌,不知疲倦地向后人诉说着那可歌可泣的历史。古墓往南几步之遥有一大殿,古朴巍峨,宛如一尊崛起的巨石。其占地面积为98平方米。系三开间木结构歇山式仿宋建筑。大殿正中门眉上悬一牌匾,上题“享堂”二字。享

     堂高6、5米,宽12、2米,深8、4米。享堂内坐北朝南矗一神龛,龛内立一长方形祭祀牌位,黑底白字,上书“明东瓯襄武王汤和灵位”。据考古资料记载,此处正是汤和墓享堂旧址所在地。原享堂始建于1392年——1395年间,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其地表建筑原形早已荡然无存。从1973年至1998年,经考古工作者二十余年的发掘、调研、论证,享堂旧址和地下珍贵遗存才得以最终定论,从而使其重建工作有了科学依据。为了重现昔日汤和墓享堂风采,纪念这位我国明代最早的抗倭名将,1998年,蚌埠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及市文物管理处在充分调研、勘察、论证、策划的基础上,决定重建汤和墓享堂。与此同时,省文物管理局及蚌埠市政府还给予了专项拨款。1991年年底,经过整整七个月的紧张施工,汤和墓享堂工程如期竣工。至此,珠城的历史文化长卷中又增添了璀璨夺目的一页,形成了北有固镇垓下古战场、濉溪县临涣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南有淮南八公山东晋“淝水之战”遗址、寿县古城墙等;东有蚌埠市曹山汤和墓、凤阳明朝中都城遗址、明皇陵等;西有怀远“涂山夏禹名胜区”等淮上历史人文风景区。白色马头墙、青灰色筒瓦、深褐色木梁、飞檐翘角、色彩淡雅和谐,构成汤和墓享堂的主基调。殿顶雕龙传神,殿脊角四端配有仙人及走兽雕像,其镂刻之精细,令人叫绝,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享堂犹如一座仙宫,人立殿前,内心似有一种飘飘欲飞之感。

  我正欲入殿拜谒,就听见脑后有脚步声,回身细瞧,透过温暖的秋阳,一张慈祥的笑容映入眼帘。他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宽肩,微胖,两鬓已染秋霜,衣着大方,精神矍铄,年近六旬。未等我开口,他热情地先向我作了自我介绍。他叫朱兆富,是汤和墓享堂的“掌门人”。我说明来意后,朱师傅便如数家珍地向我侃起了汤和及其古墓。

  “汤和墓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南麓的龙湖风景区内,北倚曹山革命烈士陵园,东邻明皇陵,西靠龙湖公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洲(今凤阳县)人,是明朝著名开国功臣、抗倭先驱,我国明代第一位民族英雄。他一生战功卓著,政绩显赫,为建立明朝,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1395年,汤和病逝于安徽凤阳,享年70岁,赐葬于曹山,谥襄武,又因曾在浙闽地抗倭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史称东瓯襄武王”。朱师傅谈兴甚浓,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六百年前的明代功臣,就象讲着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在交谈中,我得知朱师傅出身于木匠世家,他自幼随父学习木雕等工艺技术,悉钻研,深谙其道。六十年代,朱师傅曾被评为“蚌埠市技术标兵”。1974年,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使朱师傅迷上了中国古典建筑工艺技术。打那以后,朱师傅便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系统自学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建筑营造法原》、《清式营造则例》、《唐宋建筑史》、《建筑工艺美学》等建筑工艺专业书本知识,并撰写了大量的学习笔记。1985年,朱师傅从蚌埠市红旗木器厂调到市体育局宾馆。此时的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圆木、小木、木雕、木模等制作工艺技能,而且还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古典建筑工艺这门濒临艺绝失传的技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全能型专业“木师”,在蚌埠市乃至省内外名声鹊起,受到原蚌埠市政协主席沈叶鸣的高度赞赏。1992年5月,朱师傅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精心设计完成了一件明清时代大式宫殿微缩木制模型。此微缩木模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工艺复杂、造型别致气势雄伟,在国内实属罕见。该木模曾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去年,朱师傅应邀参与了汤和墓享堂重建的设计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大器晚成的朱兆富终于脱颖而出。然而,对于功名利禄,朱师傅却看得很淡,用他自己的话说:“人,最要紧的是要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名利乃身外之物呵!”

     在朱师傅的陪同下,我顺着享堂内侧甬道拾级而下进入汤和墓墓室。这是一座明代规模较大的拱型单卷式砖室墓。该墓共分三室:前室、主室和侧室,并有一扇对开巨型石门。主室面积最大,顶部呈椭圆型,高约4米,正中央安放着汤和的灵柩,四周均为灰城砖砌成。城砖虽经数百年战乱,现仍完好无损。灵柩左侧靠城砖墙壁向西凸出去一洞穴为侧室。侧室高2米,其四壁及顶部均为花岗岩开凿而成,表面粗糙。查阅考古资料得知,侧室原有一女棺,并出土部分女眷用品。史书和墓志铭均未作详细记载,据考古专家分析,应为其妻或妾之墓室。石门外是前室,靠石门正中处立一正方形墓志,上题

     “东瓯襄武王汤公圹誌”九个篆书大字。该墓早年曾被盗,遗失大量珍贵文物,1973年发掘时,仍出土金银首饰、银餐具、银酒器、玉片、琥珀珠、男女木俑、青花瓷罐等一百余件珍贵文物。据史料记载,明代的手工业相当发达,这主要是由于手工业工人从类似奴隶的匠户地位中解放出来;其次是由于元朝传来了不少西域精湛的手工业技术。明朝的许多手工业,如冶铁、纺织、印染、漆器、瓷器、造船等,在技术上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遵化的炼铁、毗陵(今江苏武进县)的铅铸活字、苏州的木刻活字、苏杭的纺织、益都的玻璃制造、粤闽的造船等非常著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遐迩闻名,每年都要烧造瓷器达数万件。有些手工业需要相当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不是普通人或家庭小作坊所能胜任的。于是,手工业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据史学专家考证。明代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在前室东西两侧墙壁上悬挂着的两组出土文物照片中,我被一帧精美的青花瓷罐图片所吸引。据朱师傅介绍,这只青花瓷罐高47、5厘米,口径15、6厘米,价值连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史学研究价值。后来,笔者有幸在蚌埠市博物馆一睹其芳容。该瓷罐式样精巧、典雅华贵、晶莹剔透,令我大饱眼福,啧啧称奇。据蚌埠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这只青花瓷罐较明朝还早,系元代上等瓷器精品,弥足珍贵。它不仅在蚌埠市博物馆展出时博得广大市民的赞赏,还屡次被安徽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调展。我为古代劳动人民超凡的智慧和才华所深深地折服。

     出享堂,斑斓的秋阳朗照全身,寂静的墓地平添了无限生机。顺着140米长,2米宽的青石神道往南走,神道两侧一字型次第排开五对石像,有文官、武将、石虎、石羊、石马,还有侍卫、神道碑及华表。文官眉清目秀、拱手执圭、庄重大方;武将手持配剑、神态威严、势不可侵;而那些石虎、石羊及石马则情态各异、活泼传神、栩栩如生。我再一次惊诧于我国古代艺人的匠心独运。我顿悟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劳动,这缄默的雕像就是最生动的注释。伫足眼前的石像群,回眸端庄古朴、风格别致、气势磅礴、俊秀飘逸的汤和墓享堂大殿,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临别,我问朱师傅今后对汤和墓还有哪些新的构想。这位对中国古典建筑工艺造诣颇深的“土专家”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他现在正抓紧进行汤和墓享堂大殿两侧厢房的设计制作。望着眼前那充满自信的眼神,我确信,在未来的两年内,我们一定会欣赏到又一处展现古典建筑艺术风采的淮上人文新景观。

     我想,已作古六百多年的汤大人倘若有灵,听到这个消息,亦当瞑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