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施姓网 > 施氏宗祠 施氏宗祠

清代施世纶墓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施姓展区
施世纶墓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的一处旅游景点,是清朝官员施世纶的墓葬。施世纶是清朝将领施琅次子,在清朝历任显宦,他也是著名公案小说《施公案》的主角。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施世纶墓

属    性

旅游景点

  

含    义

清朝官员施世纶的墓葬

位    置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

目录

1人物简介

2相关链接施琅大将军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施世伦 (公元1658~1722年)

是康熙年间靖海候-----施琅大将军次子,其死后与其父一起都葬在惠安黄塘镇内,分别在惠安黄塘后西村1000米旁与黄塘虎窟村800米旁!

字文贤,号浔江,晋江县衙口乡人,后被编入清朝汉军镶黄旗。祖父施大宣。父亲施琅,原是郑成功军旅中得力部将,后与郑发生龃龉投归清朝,授靖海候。世纶为其次子。因为父亲是靖海候,所以他没有经过科举进身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荫,出任江苏泰州知州,是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年仅廿六岁。

任上,淮安下河发生水灾,朝廷派了两名大臣来监督防堤修工,跟着来了一帮随从人员,有的竟然倚仗权势,在地方上侵扰民众。作为地方官的施世纶,见此情状,怒气难抑,对作恶者,坚决绳之以法,不留情面,老百姓赞声啧啧。康熙廿八年(1689年),皇帝南游,得知施世纶治迹彰著,深得民望,就开了"金口",称他是"江南第一清官",并准备加以擢升,因督臣挽留,才就地晋授扬州知府。是年三十一岁。 康熙三十二年,调任江宁(南京)知府。康熙四十三年,移任安徽;康熙四十四年,任太仆寺卿;康熙四十五年,因失察湖南乱兵劫掠之事被夺官;不久,复授顺天府尹。

从此以后,他一直就宦海得意、官运亨通了。康熙四十八年,授左副都御史,兼管府尹事;康熙四十九年,迁户右侍郎,总督仓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出任漕运总督,是年五十七岁。

任漕督时,施世纶做了件深得民心的事;时陕西发生灾情,他奉命亲临视察,发现百姓颗粒无收,全省官府的仓廪,也虚耗殆尽,弊端百出,窃盗成风,尤以西安、凤翔两府,情况更为严重。他具疏上奏,首先弹劾两府头头。并大开仓廪,赈济饥民,如及时雨,民得实惠,以后,事成归时,老百姓扶老携幼,送行十里,还为他造了一座生祠,加以奉祀。

施世纶任漕督时,已经体弱多病,终因不堪支撑而乞林,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病故,终年六十四岁。

施世纶平生好学,善诗能文,著有《南堂集》八卷,《倚红词》一卷。

在施琅的7个儿子中,施世纶排行老二。虽因父亲的功绩,他一降生便得朝廷"荫庇",但这个侯门公子并未沾染公子哥儿习气。与貌相魁梧、"膂力绝人"、"环步数巡"的父亲相比,施世纶自小体弱多病,长相更是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很丑。清人邓之诚就将他描绘成"五行不全"的人。这就是康熙为何御赐其名"施不全"的缘故。然而,就是这位"生而清羸多疾"的"施不全",将中国历史中的为官之道推上一个极致,成为当官不贪污受贿、不敲诈勒索、凡事"以民为本"的道德典范。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年仅26岁的施世纶未经科举进身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荫出任泰州知州。看惯了官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当地百姓,对于这位未经正式选拔的年轻官员的德行操守一开始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

不久,淮安发大水,朝廷特派两位钦差大臣到泰州监督河堤工程。哪知他们的随员品行不端,其中有个随员看上了当地一个州女,明知她已有婚约竟强纳为妾。此时,作为泰州"父母官"的施世纶出来主持公道。他不畏权贵,坚持正义和公道,维护百姓利益,终使该女子平安回到家人身边。对于经常骚扰村民百姓的其他一些官员,他也有言在先、后予严惩。从此,大小官吏再不敢借治水之名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泰州风气为之一变。施世纶以清廉正直的形象改变了村民百姓之前对他的看法,"清官"之称口碑相传。

后来,施世纶先后任过江南淮徐道、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诸多要职,而其中最"肥"的一个差事还数江苏漕运总督。当时负责漕运的人中,就连最低级的押运武官都能从中克扣漕米、藏货纳赃。施世纶作为漕运总督亲临基层,身体力行,踏实干练地解决漕运内部管理混乱的痼疾。为整顿官吏借检验米色好坏克扣漕米、敲诈船丁的恶习,他亲自上船开舱检视,并只和船丁悄悄说话,不许其他官员在旁窥探偷听。验毕,他即令船只开走,让船丁免除被敲诈之苦。对于那些敲诈克扣、中饱私囊的官员,他施以重罚,"立杖辕门,耳箭示众"。三四年间,原先一团糟的漕运政务便被施世纶整肃一新,漕船得以按期往返。此外,为避免恶劣气候及特殊水文情况给漕运带来不便,他还经常带上两三个文书,驾船沿河勘探、记录河道情况。因此,每有遇险船只,总能在他和随行人员的疏导下化险为夷。他长期积累的经验,甚至能让他十分准确地预测某船某日应到某处,以至不少押运的官员将施世纶视为神明。

施世纶一生为官30余年,秉性耿直、为官清廉,连康熙帝都对他赞许有加。康熙帝说:"施世纶朕甚知之,其操守果廉,但遇事偏执。百姓与生员讼,彼必庇护百姓;生员与缙绅讼,彼必庇护生员。"但是,施世纶这样做也得罪了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一次,施世纶奉命去陕西协助当地总督鄂海督办军饷。正逢陕西大旱,饥荒严重,而此时当地粮食储备空虚,他便上疏弹劾鄂海。鄂海知道后,借故拿施世纶在会宁当知府的儿子相威胁。施世纶坦言:"我自当官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对于挟儿吓父的举动我还怕什么?"他坚持上疏,终使鄂海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民众感念他的恩德,为他刻石立碑,加以颂扬。

  

人物生平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楞中,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又因为郑成功命他回厦门"未还其兵公"而产生不满情绪。之后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次触怒了郑成功,由此两人不和,施琅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郑成功对抗,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 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收复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湾本岛不战而下。

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此后,台湾在甲午战后曾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二战后于1945年光复。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由于内部陈永华和冯锡范(郑克塽岳父)发生内讧。病中的郑经把政务交由长子郑克臧处理,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也很受郑经的宠爱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11岁的傀儡郑克塽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

1664年施琅由于建议,清朝派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预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称为"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尽陈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施琅的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实现自己的意愿。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朝廷起用。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的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毕竟是聪明的,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对郑成功毫无怨仇。(原祭郑成功文: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威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诛,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独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祭毕,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台湾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收复台湾后,清廷有不少大臣主张弃台迁界,施琅对此坚决反对。他说:"自古帝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直到1683年他率兵占领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一望良畴"。人民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看到全国最后一块地方势力抵抗根据地终于平定了,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葬在惠安黄塘虎窟。此时康熙帝御旨追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并于泉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