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荣姓网 > 荣氏宗祠 荣氏宗祠

山东省荣子墓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荣姓展区

寻访昙山荣子墓,可是大费周折。

荣子墓,即孔子弟子荣旂之墓,在山东省汶上县白石乡昙山上。我们从泗皋出来,便驱车前往白石乡。我们到达白石乡之后,到一家超市买点东西,顺便问一下去昙山的路线。店家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她说不太清楚,然后就打电话。不一会儿来了位老者,显然是那位店家女子打电话找来的。他对昙山很清楚,也知道山上有座荣子墓。他指给了我们一条路,说大约30公里左右,有一片核桃树林,昙山就在那里。

我们按照他的指点,把车开向了一条不是很宽、但很平整的乡间公路。走了不长时间,果然看到了一片核桃树林,我们向路人打听去昙山的路,那人指着我们眼前的路说,一直往前走。我们就一直往前走,走了很远,看到已经不是白石乡,而是杨店乡了,我心里有些打鼓。经村民左指挥右指挥,我们终于来到了一座小山下,看到山上有些坟墓,我们感觉昙山到了。这里是一座公墓,我们到了公墓管理处,向那里的工作人员询问荣子墓,他们都说不知道。得知我们是从黑龙江来的,他们说,这里有一位从齐齐哈尔来的,他知道很多,去问问他。因是老乡的缘故,那人很热情,向我们介绍公墓的情况,但他也不知道荣子墓。后来来了一位老者,他说你们走错了,荣子墓在昙山,这里是彩山,昙山在你们来的路上。不知道是我们的发音不准,还是“昙”和“彩”发音相近,让我们白走了许多冤枉路,只好沿原路返回。

又回到了我们走过的那片核桃树林,我们来的时候,就看到树林里有几个人在打扑克,等我们回来时,他们还在那打,我们把车停下,向他们打听昙山,他们把手向对面一指说,那就是昙山,荣子墓就在那座山上。

 

这回不会错了,我们把车拐向上山的路,走不远就到了山脚下,看到路边有两个年轻人,看样子像是中学生,我们向他们询问荣子墓。他们告诉说,荣子墓就在这座山上,但墓在山的东坡,你们要是从这边上山,就要从这座头走过去,路很远,也不好走,你们往回走,过了个养鸡场,从那边上山,不远就到了。我们掉转车头往回走,走了一段路,发现又回到我们来时的路上,再往前走就是白石乡了,怎么办?不能不看荣子墓就回去吧。丕羽说回去,到养鸡场问问。我们到养鸡场一问,果然问到了荣子墓,一位男子用手往山上一指,说:“那就是荣子墓。”我们顺着他的手望去,果然在半山腰看了一通墓碑,我们道过谢之后,把车开向了养鸡场旁边的一条土路上,把车停在山脚下,然后徒步上山。

距我们停车的不远处,就是荣子墓文物保护碑。上书:“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荣子墓,济宁市人民政府二OO八年六月十二日公布,汶上县人民政府二O一O五月二十五日立。”从碑阴上的文字得知,所谓荣子墓,指的是两个人:荣启期和荣旂。 

 

这座山并不高,荣子墓就山的半腰处,不过由于拉肚的问题,我的身体很弱,上山很是吃力,但我还是坚持爬到了荣子墓边。站在这里,视野十分开阔,真可谓风水宝地。墓前有一通石碑,右上款书“荣氏一世祖、儒圣先师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间是“周先贤荣旂之墓”七个大字,左下款写的是:“华夏神州荣子子祺公后裔叩立,古历丁亥年癸丑月乙卯日,公元二OO八年元月十六日。” 

 

碑阴为《先贤荣子子祺先生碑记》:“孔子弟子荣旂字子祺,《阙里志》记为鲁人,《汶志》记为郕人,鲁中都昔禄(隶)古成国,故记载云云,从游孔子,亲炙洙泗,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共维斯道于不坠,名列七十二子之中。终年隐居厌次岭下,卒葬昙山西北麓,其地乃先贤在生之日,尝乐道游观于此,所自择之地也。汉章帝元和二年(85)从祀孔子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雩娄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追称先贤荣子。缘古碑文风雨损坏,字迹平毁,故重勒石,以垂不朽。赐进士第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前掌督察院左都御史大中傅景兴顿首拜撰,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六十七代孙正传登科叩立。现因岁久沧桑,是碑损泯,故照原文再勒石,以垂圣迹云。公元贰仟零捌年岁次丁亥腊月上浣吉日六十七代孙先祥、先国敬立。”

碑文

 

关于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荣旂,历史上的记载极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只写了五个字:“荣旂,字子祈。”《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也只是五个字:“荣祈,字子祺。”两书用字略有不同,现在一般写为“荣旗”。荣旂为春秋时期鲁国中都邑(今汶上县)人,生于周景王三年(前542),卒于周元王六年(前470),终年73岁,葬于昙山厌次岭,即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通石碑,应该是第三次树立。据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墓前就曾立有一通石碑,碑文“唐封雩娄伯宋赠厌次侯先贤荣子之墓”为明代尚宝寺正卿王坦山所书。到了清康熙二十三年,“缘古碑文风雨损坏,字迹平毁,故重勒石以垂不朽”,所以重新刻石立碑。傅景兴所撰碑文十分重要,这应该是关于荣旂的生平事迹最为完备的记载。遗憾的是此碑于“文革”中被拉去垫了水井,现仅存墓碑基座。好在这篇碑文收在《荣氏宗谱》中,才得以保存下来。“现因岁久沧桑,是碑损泯,故照原文再勒石,以垂圣迹云。”所以又于2008年重立。原碑基座就在新立的这通石碑的后面,再往后就是用石头堆起来的荣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