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冉姓网 > 冉氏宗祠 冉氏宗祠

东平湖东畔老湖镇冉子村冉子祠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冉姓展区
冉子祠,是冉子的奉舍。冉子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唐贞观年间被封为徐候。据《曹州府志》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当地曾出一断碑,崇祯三年(1630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辩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候墓碑"。当时,当地乡绅重修冉子墓祠。此后,祠、墓再度荒废,至解放初期,就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了。祠前原有东西配房,今已毁。

  

历史资料  

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成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1958年,政府拨款对祠墓进行了维修,增建了围墙,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

建筑现状  

  冉子祠现存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50公分高的石台,重脊灰瓦,脊饰兽花纹。过冉子祠后门两米许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镌刻碑文苍劲有力,清晰可辩。

祠前两棵古柏,据载这两棵树都是"唐柏"。两株古柏相距5.62米,东西对峙,虬干怪枝,葱郁苍劲。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树围3.6米。树顶覆盖面积94.5平方米;西柏距祠3米,高10.37米,树围8.51米,树顶覆盖面积180平方米。自1988年始,西柏大部分枝条逐渐枯萎。虽经及时抢救,见效甚微。

冉子祠位于嘉祥县城西北28. 5公里黄垓村东北,是孔门弟子冉求的墓祠。

墓祠风貌  

冉子,名求,字子有,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唐贞观年间被封为徐侯。据《曹州府志》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线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当地曾出一断碑。1630年(明崇祯三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辨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侯墓碑”,因此当地乡绅重修冉墓祠。此后,墓祠几度荒废,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

现存的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0.5米高的石台上,重脊灰瓦,脊饰吻兽花纹。祠前原有东西配房,已毁。冉子祠后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所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徐侯,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祠前两棵古柏,相距5.2米:西柏高10 .37米,胸围8.51米,树冠180平方米,自1988年始,大部枝条逐渐枯萎;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胸围3.6米,树冠94.5平方米。相传这两棵树都是“唐柏”。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曾拨款对祠墓进行维修,曾建了围墙,“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

东平冉子祠

冉子祠坐落在东平湖东畔老湖镇冉子村里。该祠原占地3亩,坐北朝南,进大门,仰瞻过厅,三间木梁起架,雄伟庄严。过厅后门迎来冉子殿,殿势四梁八柱,殿内架檩拐弯转角,与州城清真寺大致相同。殿中有台,台上塑冉子像,像高2米,面目红润,左右有站班。殿后门直迎冉子墓碑,碑后即是冉子墓,墓高2米,石砌圆形,直径约5米。冉子祠周围有2米高的石砌围墙,院内松柏参天,满目肃然。殿左右各立石碑四方,多为记载冉子生平及政绩。

人物简介  

冉子,即冉耕,字伯牛。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年)生,春秋鲁国东原(今山东东平)人,

为孔子弟子,以德性著称,《论语》所谓:“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三名。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子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因冉子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都成了其他诸侯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

冉子卒,初葬汶上城西门外感化桥畔,唐(另有一说宋)时,移葬东平今址。从唐至宋,冉子多有封号,先后被封为“郓候”、“东平公”等。元东平路所修“东平公冉子祠”大字篆书碑,立于冉子祠大殿前,现藏东平县文物管理所。

今观瞻冉子祠,虽只留遗址,但我们仍对这位危言正行,以德行著名的先儒抱以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