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庞姓网 > 庞氏宗祠 庞氏宗祠

山东淄川庞涓墓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庞姓展区

 


据《淄川县志》记载:庞涓墓在县西南里许。相传孙膑减炊破魏兵,涓自杀。韩、赵以涓常暴于彼,与齐兵分其尸,齐得其首,葬于此。今墓西之村仍名曰将军头。

明嘉靖知县李性碑其墓曰:"魏将军庞涓之墓。"1963年文物复查时,墓碑尚存,当时墓封土高8米,周长60余米,1966年后,墓逐渐被毁,现地面已无标志。该村一魏姓村民在挖土时曾于墓中得1石匣,石匣长1.5米,由5块石板拼成,埋在距地表半米处。石匣外雕有纹饰,内盛石香炉1个,青砖若干,石匣外有头骨(牙齿完整)。墓有明显盗洞2条。

沿淄川古城墙南行约里许,在孝妇河西岸,有村曰“将军头村”,村东临水处,乃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瘗首之处。庞涓与孙膑同出鬼谷子之门,因嫉妒孙膑才智在自己之上,设计对孙膑施以刖刑,剜掉其双腿膝盖骨,使之致残。后庞涓将魏,孙膑仕齐,互为对手,演绎出流传千古、精彩纷呈的孙庞斗智,其“围魏救赵”、“减灶增兵”乃兵家之经典,诸葛孔明曾以此战司马懿,千百年来为后世的中外名将所推崇和模仿,经久不衰。

据《淄川县志》载:庞涓墓封土原高约8米,直径约25米,60年代初被挖掘,据目击者言:墓四壁为长石砌成,青砖发劵,墓室宽2米,长4米,青石墓门,门外有一香炉,室内有一头骨,封土被推平。

1963年文物普查时,墓碑封土尚存,1966年以后,因村民取土墓逐渐被毁,地面无标记,村民在挖土时曾于墓中得一石匣,石匣长1.5米,由5块石板拼成,埋在地表半米处,匣外雕有纹饰,内盛石香炉1个,石匣外有头骨,牙齿完整,墓有明显盗洞2个。其头骨大如斗,可见当年的庞涓身材高大,威风凛凛。 

而如今在原址上恢复庞涓墓,但规模已经小了很多,青石一圈直径约4米左右,封土在上,约1米左右,墓碑朝南,上刻“魏将军庞涓之墓”,碑阴面有新刻碑文:

庞涓战国时魏国大将,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兵败自刎,齐国得其首,葬于孝妇河畔,曰:将军头。清《淄川县志》载:“相传孙膑减灶破魏兵,涓自杀,韩赵以涓常暴于彼,与齐兵分其尸,齐得其首葬之”。原庞涓墓冢前立一石碑,上刻“魏将军庞涓墓”,有“昭明古迹”四字,为明嘉靖淄川知县李性重立。墓毁于20世纪60—70年代,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古迹,淄川区文物事业管理局于已丑年槐月上浣募材庀工,用鸠匠作,在原址复建,墓封上用石块垒砌半圆形,砖铺地,重立碑碣,碑文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春荣先生书丹,四周广植花草,是月即竣。为昭示后人,传承文明,故勒石记之。

墓周围现已辟为留仙湖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区,湖光潋滟,碧波荡漾,依依柳枝之下有老者垂钓,树木夹道之中有人在晨跑,鲜花丛中有大妈们在跳舞,临湖广场上有人在打太极,土岗之上有人在吊嗓子拉二胡。无人在意旁边的庞涓墓,而庞涓却默默地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和江山的变迁。

现说庞涓墓有3处:即山东淄川,河南通县,山西榆次。山东淄川乃埋首之处,其他两地可能是埋身之处。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建,如今的将军头村也融入了城市之内,只有立在村西头张博公路边的村碑,向人们提示着这里是庞涓的埋骨之处。

明朝淄川县令陈时万有诗云:将军失计马陵边,战骨寒沙野水咽。青冢不随陵谷变,路人犹解笑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