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彭姓网 >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

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彭姓展区
镇平彭雪枫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的镇平县城北隅,毗邻312国道,占地面积9200余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枫的高大铜像,耸立于晶莹剔透的花岗石基座上,石基上镌刻的“彭雪枫”题字,选用本人墨迹,下笔有神,洒脱苍道,别有韵味。铜像两侧的两块石碑,一碑介绍彭雪枫的生平事迹,一碑记叙建造纪念馆的经过。院内空旷处则用花木草卉点缀。主体建筑展览馆,位于后部的中央,两层,乳白,别具一格。总面积2350平方米,将600余幅有关彭雪枫烈士戎马一生的珍贵照片,分作八个部分集中展览,再现了烈士无比光辉灿烂的一生。

2014年镇平彭雪枫纪念馆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

馆区介绍  

编辑 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1984年筹建,1988年11月一期工程建成开馆,2004年夏二期扩建工程完成,以崭新面貌对外开放。初建时该馆占地13073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351平方米。 2004年续建后的彭雪枫纪念馆共占地246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916平方米。

该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城东北隅,纪念馆前为雪枫广场,后为主体建筑。共由广场、碑亭、碑廊、绿化区、瞻仰大厅、展室、文物库房、办公区等8部分组成。

在大门右侧的巨石上刻写有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的馆名“彭雪枫纪念馆”,广场中心矗立着高3.2米,

  镇平彭雪枫纪念馆俯视 重1.5吨的将军戎装铜像,周围苍松翠柏、鸟语花香,两侧分别为碑亭(左为“彭雪枫将军传略”;右为“彭雪枫纪念馆馆志”)、碑廊(各39块碑文,左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右为全国著名书法家为彭雪枫将军所写的挽联、题词)。

铜像后是座北面南框架结构的主体建筑,前为八角形瞻仰大厅、后为展室,平面呈“回”字形,寓现代特色和民族风格于一体。

瞻仰大厅门两侧为中共中央委员会1945年为悼念彭雪枫将军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大厅宽敞明亮、中央为一尊高3.4米的汉白玉彭雪枫雕像,身着长衫、面带微笑,雕像后是一幅气势宏伟的主题背景画,两侧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写的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主体建筑内设五个展室一个报告厅。一楼三个展室,展线长268米,共展出图片650余幅,实物50余件,用14个部分展示将军生平。

该馆开馆以来,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委等单位授予“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等称号,是河南省十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第二炮兵部队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  

中共中央确认的33位军事家之一的彭雪枫同志是我党我军著名的青年将领,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自1925年献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贞,为民赴汤”,“功垂祖国,泽被长淮”。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1907年9月9日,雪枫同志诞生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大革命时期,他在党的影响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投身“五卅”运动。一九二五年五月加入共青团。一九二六年九月转入共产党。积级从事学运、农运、兵运、组织参加了北京南苑暴动。成为北京东城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地下党负责人。一九三零年五月,奉命到红军中工作,历任红军大队政委、支队长、师班委、师长、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纵队司令员等职。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披坚执锐,首登长沙城,喋血八角亭,歼敌娄山关,直下遵义城,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攀登大鼓山,通过大草原,鏖战直罗镇,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