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彭姓网 >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

西山彭楚藩墓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彭姓展区
彭楚藩墓位于西山风景区的大门。西山最高峰170米,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烟波浩渺。山上自然环境优美,苍松翠柏、溪流飞瀑、鸟语花香,更兼人文景观众多,主要有吴王避暑宫、武昌楼、松风阁、庞统读书处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孙权、苏轼、黄庭坚、岳飞、张之洞等都曾在山上留有遗迹,这里有彭楚藩墓。  

     彭楚藩是湖北鄂州华容镇人,早年接触进步思想,立志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利用自己宪兵的特殊身份收集清军情报,并居中调解两会关系,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实验炸药时引起爆炸,起义事泄,印信、旗帜、名册等都落入清人之手,全城大搜捕随即展开。还是彭楚藩,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起义指挥部报信,与众人商议起义是否提前等事宜。夜半,清军骤至,彭身着宪兵服,本可乘机溜走,但他决意与战友共生死,主动申明自己是革命党人。在接下来的提审中,彭慷慨激昂,痛斥清政府的无能无耻,恼羞成怒的清人于10日晨于督署东辕门外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斩首示众。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枪声就回荡在武昌城......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将烈士遗体存放在武昌紫阳路皇殿后(改为三烈士祠)供市民凭吊。南北议和后,三烈士遗骨被运回各自原籍。移柩仪式非常隆重,武汉军政府下令开吊三日,起灵当日武昌休市一天,市民沿路设置香案祭拜,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及武汉军政府要员齐聚码头送别烈士,后由20艘炮舰护送彭楚藩烈士灵柩回鄂州西山,安葬于灵泉寺大雄宝殿后。  

     1956年11月,凤凰台塔、彭楚藩烈士墓、金鸡乡遗址等3处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  

烈士讳楚藩,湖北鄂城人也。清季入陆军第八镇为宪兵。当时清政不纲,秕疵百出。先总理孙公,以革命相号召,海内志士,多阴相结,遥与呼应,武昌文学社其一也,烈士与焉。

文学社,约以披甲者为限,故于资,难赴事机。会襄阳刘公仲文,以纳粟绐其家人,获八千金,将为革命助,方审顾间,烈士闻而进曰:“我辈所苦者贫耳,得公义举,则大事集矣,倘有驱策,生死唯命。不然,我宪兵也,搜扶是职,即当逮公以自首。”刘公笑而颔之,革命进行乃益速。民国纪元前一年,争路案起,民情鼎沸,武昌发难有日矣。

事为清吏所闻,白昼戒严,路人噤不敢行。烈士以宪兵,得往来自如。至社,闻语声达户外,危之。再四规以戒慎,其缜密如此。然终为逻者所获。鞫吏伟其状貌,温语诛之曰:“汝宪兵也,职在嫡奸,得无以侦察而误逮耶?”烈士怒而叱之。复穷其党羽,烈士大声呼日“黄帝子孙,皆吾党也。愿速吾死,以激天下义士之心。”于是遂与常德刘复基、谷城杨洪胜同时遇害,世所称彭、刘、杨三烈士是也。其时距首义之日,仅十余时耳。

越二十有二年,育之与范一、基鸿、师梅等,先后以党政巡视鄂城,谒烈士墓,则一棺暴露,久为狐鼯游偃之所。访其遗孤,仅一女为农家妇,能供麦饭而已。归而告于成浚,相与唏嘘曰:“开国之初,吾鄂死事者众矣。独烈士等无一日之享,而身先受祸,今且藏幽,子姓零落,而世之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者,犹若若也。吁,可悲巳!”

比者,国难未夷,遗孽复活,白山黑水之间,倘有闻烈士之风而兴者乎!”乃重修其墓,树之以石,述其崖略如此,并当请于国而张之,以为天下式。复为之铭曰:九世复仇,春秋所许。伟哉烈士,气吞胡虏。匪为名趋,匪为利走。忠以将事,义以匡友。视死如归,叱吏如狗。没未须臾,光被万有。身蒙其难,世受其庥。缅维前烈,恫此荒邱。矧彼虎伥,卧榻犹鼾。谁欤继轨,还我河山。爰选贞珉,以封以树。谨告国人,烈士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