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程姓网 > 程氏宗祠 程氏宗祠

晋新安太守程公墓碑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程姓展区
晋新安太守程公墓碑

通议大夫前建德路总管兼府尹   方回(撰)

东晋元帝肇兴江左,在位六载,三改元,建武一,大兴四,永昌一。

初以周玘为会稽都尉,顾荣为豫章都尉,分兵定东土,新定、东阳、信安等六郡既平,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程公,讳元谭,为假持节新安太守。

大兴三年,己夘也,良二千石,民爱怀之,受代请留,竟不得去,卒于郡。

永昌元年,壬午也,墓在今郡城西十里驿路之旁。歙之程氏自此始。墓前有双石人,至今无恙,土人因名其地曰“双石”。

程氏自唐虞三代,迄于汉魏,世有名人蕃衍。硕大而居于洺水者最盛,故天下之程,皆出于广平。

歙之程氏号黄墩。程自洺水徙,东晋而后,歙程氏又独盛于天下。

萧梁时,有仪同忠壮公灵洗,以武勋显。《南史》有传,太守十三世孙也。

至唐有检校御史,中丞都使公澐,检校祭酒岩,将公淘,兄弟九房,愈盛硕茂。又忠壮公,十三世孙也。

都使岩将两房居休宁汊口,都使房又十世,而端明殿学士,赠少师。泌,字怀古,为嘉定宝庆名臣,有《洺水集》行世。尝按古迹得太守双石之墓,获视之,四世矣。

大徳改元,丁酉秋,岩将十三世孙,自得,字深甫,归自北方,洒埽汊口,先墓上及忠壮之墓,而太守双石之墓,卒难物色,或者则伪为契劵,相贸易矣。访求久之,风雨不辍,冬十有二月十七日,始至其地,求墓道,弗能得。越十日,赖比邻父老,于深雪中得其处。又十日,过其处,见浮土覆双石人之上,麦苗芃然,深甫以金币厚赠之。

初会集亲宾,刬除耕植,自壬午至今戊戌一千三十七年,晋新安贤太守神道,始复归于程氏。

噫嘻,岂不伟哉!

深甫少游淮西,遇兵北徙间关,造次必行,苦心艺,仓扁施药饵,活人无算,有此神功。连蒙圣恩,辞官不仕。

随朝日久,兴动莼鲈,令元台领江浙与之俱而屡辞官,不愿仕。

双石既归,而深甫宗人崧锐欲树表作祠,且给守冢食者,极其心力,用成深甫之志,异日续书。此事于《新安志》。

顾不伟与抑尝思之古葬者,藏而巳,自有棺椁以来,一抔之土,愈富贵者愈不能保其藏。曲阜孔林以圣人而后能久。

吾歙虽小,有古墓四。

回之先方氏仙翁墓在歙之东乡,后割为睦邑,在今淳安县学前。

自东汉至今,忠烈汪王庙墓在今郡北七里云岚桥。

自隋唐迄今,然皆不若程氏有晋太守墓,又有梁忠壮墓,居古迹二。

而深甫于兹不惟能完其先墓,又能辑睦其宗而礼遇之。

凡程姓者,不问其为学士迈之后,尚书大昌之后,丞相元鳯之后,一切谓无疏远卑贱之分,则何其用心之笃,忠厚之至,此极也哉!

是皆可以为人裔孙者之劝。

故特为之书。

大德二年二月朔旦 记

  

                  【现代白话文】

晋新安太守程公墓碑元朝通议大夫、前建德路总管兼府尹  方回(撰)

东晋元帝在江左开始发达,在位六年,三次改换年号,建武年号使用了一年,大兴年号使用了四年,永昌年号使用了一年。

东晋元帝起初任命周玘担任会稽都尉,顾荣担任豫章都尉,分别领兵平定苏南、浙江一带的乱象,新定、东阳、信安等六郡平定之后,程元谭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身份,担任假持节新安太守。

大兴三年,是己卯年,程元谭捐出自己的二千石粮食给灾民,民众都很爱戴和思念他。程元谭任期期满时准备离任,让新任太守接任,当地民众请求他留任。程元谭最终没有能够离开新安,终老在新安郡。

永昌元年,是壬午年,这一年程元谭逝世,他的墓在现在新安郡城西十里驿路的旁边。

歙县的程氏从这开始。程元谭墓前有双石人,至今没有损坏,当地的乡人于是把这地方称作“双石”。

程氏从唐尧与虞舜三代开始,一直到汉魏,每代都有很多名人,而居住在洺水的最多,所以天下的程姓,都出于广平。

歙县的程氏号称黄墩程。程姓从洺水迁移,东晋之后,歙县程氏又独盛于天下。

萧梁时期,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忠壮公灵洗公,因为武功而显赫。《南史》有程灵洗传,程灵洗是新安太守程元谭的十三世孙。

到了唐代,有检校御史、中丞都使程澐,检校国子监祭酒程岩,大将军程淘,九房兄弟,人丁更加兴旺。他们又是忠壮公的十三世孙。

都使程岩率领两房住在休宁汊口,都使房又十代,而端明殿学士、赠少师程泌,字怀古,是嘉定宝庆年间的名臣,有《洺水集》流行于世。程珌曾经按留传下来的古墓图找到了新安太守程元谭的双石墓,从得到消息看,有四代了。

大徳元年,丁酉年秋天,程岩将军的十三世孙,程自得,字深甫,从北方回家乡,到汊口扫墓,到祖先墓和忠壮公墓祭祀凭吊了,然而太守程元谭的双石墓,始终难以找到。有人就假造土地契劵,相互买卖。程自得风雨不停地查访寻求了很长时间,在大徳元年冬季十二月十七日,才找到程元谭双石墓所在地,寻求墓道,没有能找到。过了十天,依靠街坊父老的指点,在深雪中找到了程元谭双石墓。又过十天,经过程元谭双石墓,发现在程元谭墓双石上覆盖了很多松土,上面麦苗茂盛,程深甫用大量金币给麦苗主人赎回墓地。

程深甫开始召集亲戚与宾客,铲除程元谭双石墓上的农作物。从壬午年到现在戊戌年,晋新安贤太守的神道,才重新又回到程氏族人。

啊,难道不伟大吗?

程深甫年轻时到淮西游览,遇到战乱向北迁移到间关。程深甫言行一致,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刻苦用心学医,像仓公扁鹊那样发放药物,有这神灵一般的功力,救活了无以数计的人。程深甫连续蒙受帝王的恩宠,但辞去官职不去做官。

程深甫跟随朝廷时间长了,产生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令元台统领江浙,跟他一道多次辞官,不愿出仕。

双石墓收回后,程深甫的宗人程崧锐准备树表作祠,将给守墓冢的人粮食,非常用心用力,用以完成深甫的志向,隔日接着写书。这件事情在《新安志》有记载。

只不过即使是伟大的人,也不曾想到隐藏古墓罢了。自从有了棺椁以来,一捧黄土,越富贵的人越不能保证它能隐藏好。曲阜孔林因为是圣人的坟墓,所以后来能够经历的时间很长久。

我们歙县虽然很小,却有四座古墓。

方回的先祖方仙翁的墓在歙县东乡,后来此地划割给睦州,在现在淳安县学前。

从东汉到现在,忠烈汪王庙墓在现在新安郡北七里云岚桥。

从隋唐到现在,然而都不像程氏有东晋太守元谭公墓,又有梁忠壮公灵洗公墓,在四座古墓中占有两座。

而程深甫在这里不仅能让自己祖先的墓修复完整,又能使自己的宗人能够团结和睦而且以礼相待。

凡是程姓的人,不问他是学士程迈的后代,尚书程大昌的后代,丞相程元凤的后代,可以说一切都没有关系远近和地位高低的区分。他的用心是多么一心一意,忠实厚道到了极点,这就是极致啊!

这些都可以拿来勉励是人们裔孙的人。

所以特地写了这篇文章。

                      大德二年二月朔旦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