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臣我祖(宜祖公),宋末自粤迁琼,子元隣而孙圣贤秀祥为琼蒙四大支祖。悠悠数百载,绵绵瓜瓞,裔孙远者廿一世,近者三十一世,男女逾二万之众,遍布岛内外,士农工商学,各显其能,蕃昌空前。裔派百余支,多有支祠,唯缺一合族宗祠以安先灵,序昭穆,辨尊卑,聚议族事。清以来,族内贤达数举其事,奈何时局多变,物力不济,有心无功。欣逢盛世,四海咸宁,岁次己丑(2009年),臣公墓遭毁,族人齐聚善后,再倡立祠,众皆响应。
庚寅(2010年)年五月初一日,各支宗亲汇聚定城,商议选址。众荐祠址三:龙岐、西园、新村,当日实地详考之。龙岐地狭,西园地偏格局略逊,新村最优。
新村,八世祖宥公后人居地,有宗亲千余人,外衍裔孙数千人,琼蒙人丁此支最旺。村有蒙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同治年间重修,依雄山,临丽水,乙山辛向三进三殿。宗祠年年有祭,香火鼎盛。新村宗亲建祠情炙,允诺丁款倍捐,村集体再捐,富者多捐,不日认捐百多万元。
天时地利人和,庚寅年八月十一日,全琼宗亲代表115人于海口市凤翔路丽华大酒店召开海南蒙氏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海南蒙氏宗祠筹建委员会”,会议投票决定:拆除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新村蒙氏宗祠扩建为海南蒙氏宗祠,坐山立向仍如旧。
庚寅年九月初四日破土动工,壬辰年(2012)十一月十七日,历三年宗祠落成。耗资二百八十万元,资金来源有三:一是丁款,每丁百元,新村宗亲倍之,计56.9万元;二是新村村集体出资40万元;三是宗亲捐款,计237.8万元,共筹款305.4万元。
宗祠总用地19亩,为新村无偿提供。宗祠占地10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7平方米,分主殿、拜堂和祠门三进三殿,雕梁画栋,楹联匾额,一应俱全,美轮美奂。主殿三厅两厢共五目,计264.7平方米,设神殿5个,供鼎臣公及以下一至十六世祖牌位、各支始祖牌位,捐款每满五千元可供本人或其祖一牌位,计有牌位2105个,右设历代失传失祀祖考妣和三殇不祀神位;二进拜堂聚议厅144.2平方米,供文昌帝君牌位,悬挂“人文蔚起”牌匾,左壁绘一至十六世祖世系图,右壁绘琼岛支派分布图;头进祠门133.9平方米,开中、礼、义三门。中庭有二,共计445.2平方米,前庭两侧配厢房30平方米,后庭两侧设走廊24平方米,绘有全族世系图。明堂宽阔,左设戏台兼停车场,右立鸣炮柱,前建凉亭20平方米、凉亭前设池塘一口。远观祠堂,田园环绕,绿树掩映,宏伟壮观,一时无俩,美名远扬。
是年,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西园村蒙氏四大公纪念馆亦落成,一祠一馆同时落成,人文蔚然,不让他族(蒙氏四大公:蒙骜、蒙武、蒙恬、蒙毅)。
我辈幸甚,生逢盛世共此事,蒙族幸甚,心齐志同成宗祠。自此而后,族人聚议有所,祭祖有祠。我辈建祠以奉先辈,代代相传,香火永续,善莫大焉!
蒙氏之族,山高水长!是以为记。
海南蒙氏宗亲委员会
壬辰(2012)年十一月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