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化 州 增 村 莫 氏 宗 祠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莫姓展区
古来安,因羡其地;增村者,因羡其名。赐至礼祖,于斯开基,在此发祥,繁衍生息,荪枝奕叶,螽斯振振,瓜瓞绵绵,人文蔚起。建祠庙,为敬念祖先之创业维艰;作宗坊,为崇仰高元之德泽丰功。宗祠家庙,皆属一门。增村莫氏古祠,距今凡 年。原祠建筑构架,古色古香,浮塑满壁;旧布局合理,庄严静穆,起到祀祭祖先,弘扬文化,和亲睦邻,启教嗣续之作用。唯因时移势转,政运沿革而至原祠被弃,堂址易人。时下政通人和,神州大地重光,旁邻各姓氏族,建祠立庙成风。我增村莫氏宗族,虽不胜于各氏族之林,然则英才辈出,并不逊色于他们。近将十年,善长仁翁,哲人贤达,满腔热忱,提议倡导,重新建祠,正是时候。此等,或因诸公在职不便而不能视事躬亲,如启荣丶仁佐丶武道丶汉伦等;或因退休赋闲者年迈衰而力不从心,如仁访丶华隆等。自一九九六年起,五易其帅,概未能如愿。至于人员遴选,最后决定由伴英丶志超叔公担纲挑梁。其他俩领导成员随工作需要,略有更替,主要仍是原班人马。再至祠址选择,如原祠址丶长岭丶蛤乸地丶金钗等处,经反复讨论,主意难定,最后钦定金钗作为建祠新址。原址除人为阻挠干扰等因而弃置外,其中只因旧址风水被破,文笔荡然无存,江河改道,而致江无水,湖干涸,变为旱局;尚书山原始森林被毁,难以抵挡凄厉朔风之袭;再就前面出口处过于壅塞,繁衍之后代会有胸无大志之嫌。金钗之所以被选定为作祠建坊之地,因其地处莫族派下各房裔孙居所之交汇点,但最主要的原因唯其系块难能寻觅之风水宝地。经地市丶县市级和本地勘舆学究丶风水先生开经测定,多方论证,其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建新祠,历两载,好事连递,磨难频迎。行义事,作善举者大泛其人,均榜列谱载,流芳百世,名垂万代;设陷阱,摆障碍者无独有偶,神感祖应,神人共抨。因旧址扯皮,引来官司诉讼,传唤对簿公堂,萱丶泮二公受屈,勒索现金赔偿。金钗新址,原属集体,如何落实,几许周折。经理事会集体讨论,托请武道公(名誉主任丶校长)出面,多方周旋协商,最终以最廉地价转让。“地利人和,上苍赐予,”不下几个回合,顺利签约画押。祠址解决只是第一步,资金筹措才是关键。原祠作构,动用蒸尝,租谷千石,谋划预算,垂手可达。诚然,今建新祠,数十万计,龃龃龉龉,人心难齐,贫富悬殊,此乃问题之症结。会议决定,资金来源,无非两个,一靠人口集资,伙钱合力;二为裔孙自愿,献捐赞助。决定作出之后,全体理事会成员分工负责,派下各村配合村长丶村代表进城跑村,挨家窜户,奔走呼号,宣传发动,伙钱合谷,捐钱献物。成数虽然不足,而亦基可始行。
建祠过程,好事连递,磨难频迎,筹措款项,挨家逐户,磨破嘴皮;选材备料,东奔西闯,东至茂名,西到柳州,南抵梅录,北达禅城。所选材料,优质上乘,栋梁椽格,均为良杉,阴阳瓦盖,闪铄金光。目下三进新祠,大功告竣,整体结构,黄瓦红墙,高屋建翎,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外观宏伟,酷似殿宇,尽态极妍,古色古香;设计合理,布局得体,门面恢宏,厅堂宽敞,典雅朴素,富丽堂皇。祖进新座,庄严慈祥。处身其间,敦肃仪态,对祖崇仰,浮想联翩,聆听德音,安泰无恙。祖辈龙祖,孙裔龙孙,而今而后,冀求各祖,赐给吾侪龙之精气,壮怀吾侪龙之胆色,荫佑吾侪龙之福祥。吾侪誓为:凝聚群龙之心,积集群龙之气,奋起群龙之力,报效祖妣,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代代鸿发,纬地经天,风生水起,龙翥凤翔。
拙笔致此,杜撰如下长联:
后插金钗 前沾章湖 左宝树荫盖 右红灯高悬 东灵仪展翅 北神骏超骧 隆然壮也 八面彤云萦绕 纳祥接福;
隋荣丹紫 唐庆金缕 茂剑拂青霜 穗翰墨飘香 美序庠声振 澳海鸥翻翮 卓尔康哉,五洲虎啸龙吟 迎风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