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梁姓网 >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江西梁氏宗祠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梁姓展区
永慕堂:

永慕堂是渼陂古村的一个总宗祠。这个祠堂始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毁于一场兵燹,明朝正德年间也就是1519年重建,清朝加建的,是明清结合式的风格

重修的时候正好是慈禧执政,上面的飞檐翘角是“凤在上,龙在下”,这个是一个“官帽”式的结构,一般出了大官才可有这样的结构,整个总祠一共有三个这样官帽式的建筑,上面每一个圆圈里都有一个字,从右边看起有“诗书门第”“斗门阀冠”等字样。正面是“翰林第”牌,“翰林”是一个科举名,梁家璋是一身奋斗在科场直到69岁考取功名。全村人敬仰他的精神,为了激励后人,这个“翰林第”字匾放在总祠的大门

  

渼陂古村由梁氏祖先开基于南宁初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基祖绅公至今历传了33代。宋元时期,梁氏按古代宗法制度修建祠堂、制定族规,形成了一套尊祖敬宗,强化族权的宗法制度。到了明朝中期,为适应时局的发展,村民开始从事商贸活动,到清朝时期,他们在附近一带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渼陂村地处庐吉泰交汇点,水运方便,人口稠密。元末明初,渼陂街随着发展的需要,分节段不断延伸;至明朝宣德年间,街市日趋完善,店铺鳞次栉比;至清光绪年间,渼陂街处于鼎盛时期,不仅有一百多家店铺,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形成了以梁显哲、梁显召、梁显豪、梁显吟四兄弟为首的四大商业巨头(当地人称“四大家族”)。

古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可谓山抱水环,天然形胜。古村的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铺路,排水设施完备。古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铺路,排水设施完备。村边28口水塘如珍珠项链般串连环绕,小桥流水,息息相通。村边有一株古樟,参天立地,被雷劈成两半后,落地生根,根又长出新枝,堪称天下一奇。古村现有民居503栋,明清建筑367栋,古祠堂近20座,古书院4座,古庙宇1座,古楼阁1座,古牌坊4座。梁氏宗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翘角飞檐,镂花斗拱,红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镂刻着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长联,可以看作楹联、书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博物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渼陂村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曾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许多革命旧址、旧居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里至今还保留有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和战争年代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