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李姓网 >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化州城佛子祠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李姓展区


化州城南行三十里,鉴江之畔,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南安。坐落着一座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佛子祠、冼太庙。建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清朝光绪十七年(1818年)重修,保留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它集我国的宗教、古建筑、书法、雕刻、诸种文学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旅游价值。那便是化州公布的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结构

佛子祠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面对集市,三门并开,左右两侧分别是观音阁和冼太庙,后椅鉴江,如一条白练逶迤缭绕,滋润着南安大地。"佛子祠"门额大字乃清末粤西著名的书法家陈寿庚题写,字体沉郁、大方,敦实而不乏气度;冼太庙正门两旁镌刻着一副楹联--佐夫从王妇兼臣道,将兵荡寇女立男功。庙内正殿供奉佛子真君,左殿为巾帼英雄冼太夫人座殿,右殿为观音鹾殿,祠内大大小小六、七十个木雕神像,选材上乘,雕刻精细,各具形态,态仪大方戚严。全祠庙分六间四门,呈三进布局,平房宫殿式,结构笃实,高十二三米,红墙绿瓦。大门入口前厅有木浮雕图案屏风,上为中厅,再上为后殿。中厅是凉亭式,通风透光。脊梁上主体以红糖、桐油、石灰、石膏、白土泥混和为料,塑有风火镬耳,凤头雀尾,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金鱼吐水,驳虎花蓝等。中座天井东、西边墙壁端,塑有"武松打虎"、"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咤闹东海"、"二十八宿"等。墙壁间层有"二十四孝"、"麟吐玉书",以及各种花鸟虫鱼等图案,可谓古色古香。祠庙内杵、担、枕木选用赤黎木,枕木刻立体狮子、鳌鱼、龙凤作垫木,梁身雕有彩带绣球花纹等。正殿东西两边,竖有"回避"、"肃静"、"兰桂"、"腾芳"、"名宦"、"乡贤"等执示碑及彩旗、铜锣。左边有大铜钟、大皮鼓。祠庙内还有化财宝炉一个,生铁铸成,高1.2米,长1.2米,竞0.5米,炉肚高O.4米,炉四脚为龙盘虎爪,炉身铸有方圆谱子图案花纹弥足珍贵。大殿凉亭横担上,悬挂着大型匾额三、四十块,均为书法名家墨迹,反映了上院李氏的历史繁衍渊源,对研究上院李氏文化起到了十分重大的用。

历史

据历史记载,佛子祠是从江西临江府乔迁来的。欲说其详,就不得不提当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澈公打庙。澈公是尊称,本姓李,名澈,广东化州上院李氏七世祖李澈也。明代宪宗年间丙子举人,后升任江西临江府通判。为官公正廉明,刚直不阿,济弱扶危,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藏。在临江履职期间,他发现当地的一间寺庙--佛子寺佛法颠倒,藏奸杀人,无恶不作。为正法纪,澈公带领兵士直捣佛窝,严惩不贷寺内衣冠禽兽。锄奸除恶,还寺庙以清静之所。明宪宗御书表扬"黎民救星"、"文武名宦"。当地人民感其恩,誉李澈为"青天直臣"并"崇记乡贤"。当他任满归里时,佛子等众神托梦追随。澈公依梦把众神的雕像带回南安后在自己的书房建祠堂以祀,这就是佛子祠的来历。现庙祠内,还镶嵌有始建碑记一块,碑文上刻"明弘治元年李澈立"。同巾帼英雄冼太夫人一样,澈公成为当地人民心目中的"神",在庙祠内,设有澈公神位,供人敬拜。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有功于人民的人,人民是会永远纪念他们的!

1986年,化州人民政府公布南安佛子祠冼太庙为化州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该祠庙被定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安文化人还先后出了两册抒写佛子祠冼太庙的诗文集,努力保护好这个珍贵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