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符姓网 > 符氏源流 符氏源流

符氏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符姓展区
符氏起源与发展

山东  符孟标

符氏,为中华民族姓氏之林中的姓氏之一。据公安部2007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符姓居民94万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如再一并统计海外符氏侨众,当今符氏人口不下百万。那么,对于如此姓氏群体,其起源于何时,发展、衍变怎样,当今分布情况又是如何,本文作一介绍。

氏族起源

最早追溯符氏起源的文献见于唐宪宗年间林宝的《元和姓纂》,“符,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 在以后的姓氏学著作《集韵》、《姓解》、《姓氏急救篇》、《广韵》、《姓觿》等篇章中都作了类似的记述。宋人赵明诚《金石录》中亦有同样文字的记载。 另据《符氏族谱》载,大宋熙宁元年冬十月,奉敕纂修国史的庐陵王欧阳修,在 为符氏族谱题写的序言中,也言及“伯禽封於鲁,至三十三世顷公有孙雅,仕秦为符玺令,因以符为姓,实琅琊人也。”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是,符氏乃因官得姓,为鲁顷公后。但所能涉及的文献中都未能言明(姬)雅缘于何时、何种缘故游使到秦国,并出任符玺令一职的,因此,这也为以后的学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符永光先生推断为“公雅与弟弟季桢等人流落到秦国,公雅凭借他爷爷顷公与秦王的交情被秦王任命为符玺令”。 也有人解释为“祖自周公云阅史册以来,自周文王命四子名旦,执掌符玺,武王奉天亦封四弟之孙永掌勿替,降及鲁顷之子孙名雅,命子孙以符为姓。” 以上观点仅为一种猜想,并未有史料依据。事实上,在今天如想找到凭证也并非易事,秦二世而亡,又处在“以吏为师”的时代,所留文献资料本就少见,所以我们如想准确推断(姬)雅出任秦符玺令的时间与原因,尚需从宏观着手。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楚灭鲁,迁鲁顷公于卞,为家人”, 以至“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扫六合,初并天下,为筑就万世基业,遂令大臣议帝号、定官职,同时下令“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其目的很明确,不仅要收邀天下兵器,禁止黎民反抗,还要对万民有效监督,确保其帝业的长治久安。在这里我们要考虑的是十二万户天下豪富包括哪些势力?有学者解释此举为历代统治者打击兼并地主、大商人所采用的惯常措施,但在这里则更多的应是政治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秦王政首先考虑到的势力必当是先代贵族和诸候国国君的嫡系、裔族,而鲁顷公孙(姬)雅也应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迁至咸阳。基于以上统治策略,秦王政实现天下一统大业后,便五次巡游,三经鲁地,更是“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两者之间不无关联。

早在春秋时期,秦国的宗法与分封制并不严格,秦国地处西陲,很少有“裂土分封”的事实,“不待李斯建议而始罢封建地”, 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时期起,更是突破了“亲”与“贵”的界限,任人唯才是举,选贤任能,以军功爵制、客卿制、严厉的考核制等制度为选官用人的法则。有学者将秦朝选官的条件概括三点:“一要有一定的家资;二要会书写,懂法律;三是年龄至少在17岁(即秦规定的壮年年龄)”。 以至在“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列国纷争年代,秦朝的客卿最为活跃。秦王用人亦是不拘一格,有学者统计,自秦惠文三十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间,秦高级官员的选拔多来自游士,“若以秦相一职为例,这百余年间,共有22人担任秦相,其中有15人明显不是秦国人,占68%,另有6人籍贯虽不明确,但从其行迹考察,也不像是秦国人,籍贯明确是秦的,仅樗里疾一人而已。”  

据上所述,鲁顷公孙(姬)雅具备秦朝选官的三个条件并非难事。虽此时鲁已绝祀,但对鲁国第一世家的顷公子孙来说资财、家风,尚不至家徒四壁、目不识丁,况(姬)雅是成长于“以时习礼其家”的鲁国故地。

(姬)雅仕秦为符玺令后,因官得姓的时间应不早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令大臣“议帝号”、“定官制”,最终确立皇权至上、皇位独尊的基调,并明确规定自此后皇帝印章独称“玺”,材料玉质,臣民只称“印”,且不得为玉,同时在具有皇帝私府之称的少府下专设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秦会要》云:“符节令丞,领符玺郎,……隶少府,领尚书、符节郎四人。” 对符玺令职,《中国官制大辞典》解释为“掌皇帝印玺”,以后历朝沿用,北周时期,更是明确地解释为“掌国玺之藏”,至唐代,其官品也有了明确定位,“从六品上”。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姬)雅仕秦所任官职即符玺令(或称符节令丞),担负保管秦王玺、符之职。有资料记载,因“公雅在担任符节令期间,谨慎认真未出过任何差错,被当时认为是最好的符节令,人称符氏。” 这种解说符合常理,但如因做事认真,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至少是一年半截后的事情。而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前210年)病死巡游途中,自此社会陷入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百姓无宁日,所以这也将成为(姬)雅因官得姓的下限。符节令丞官职虽小,但涉及机要,“位卑权重”,在赵高专权,指鹿为马,黑白颠倒的时节,符节令丞职实难再“谨慎认真”。

(姬)雅因官得姓,自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符氏,开启了千古家业,成为符氏后人公认的始祖。东汉时期的符融、符乾仁;唐朝时期忠义起家的符令奇、符璘父子;五代后唐时期的宣武节度使符存审,赵州刺史符令谦;宋代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海南第一进士之称的符确;元代万户候符彦文,元末明初的农民义军符宝儿,进士符观、符瑛、符怀郊、符年、符验、符棠;清代诗人符曾、书法家符涛、小说家符霖;近代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后第一任中央文化馆馆长、也是毛主席授业恩师的符定一,翻译家符家钦,著名戏曲理论家符律衡(艺名阿甲)、琼侨抗日英杰符克、抗日名将符昭骞、符竹庭;当代原外交部副部长符浩,原北京军区政委符廷贵,心系祖国的华人、华裔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符易亨、泰国海南文友联谊会会长符致炳、马来西亚海南会馆会长符之庆博士、新加坡海南会馆会长符永平等等皆为其后,也正是因为这些名门显要的不断涌现,符氏家族的血脉得到延续、发展、并不断壮大。时至今日,符氏人丁已星罗棋布于大江南北、古今中外。

历史的岁月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符氏宗族中即有部分外族基因的流入,也有宗支流出的记载。“五代符守信本姓郎,总管符翁子之冒姓符氏” ,该资料出自于清朝年间的《续通志》“冒氏”篇,对其源流及世系发展情况并未作进一步介绍,实难再做出考证。今海南省白沙等自治县区黎族姓氏中也出现有较多“符姓”,其原因自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民族和睦的结晶,也说明该支黎族“符氏”与汉族“符氏”群体的交融与发展更为广泛而深远。另在湖南省的张家界、湘西等地土家族和苗族的居住区,也有“符氏”族群的存在,其原因与黎族相似。符氏宗支流出的记载主要表现在“符改付”姓,湖南“宁远下灌之一脉,早于光绪初年因符与董凶毙冤案蒙冤被迫改(付)姓,而远徙,……时历百年,流失五代。” 另外建国初的国文字改革,推行简化方案等原因,不少人误以‘符’已简作‘付’,以至将符、付通用,需要指出的是,该种情况也存在于傅氏之中,更为甚者是人为的错用、滥用也加剧了这一情况的出现。再一情况即是符姓改为他姓者,个人原委,难做一一统计,举一例示之:据山西临汾杨树森兄弟告知,他们原本符姓,幼年时称作符肇基,符胜基,原国民党临汾团管区少将司令符国璋之子,但后因战祸、母亲

  

  

改嫁等原因,八岁时即随母改嫁到杨家,遂改其姓。 此种情况非为个案,历朝历代都时有发生。

  

--------------------------------------------------------------------------------

[1]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二

[2] [宋]赵明诚撰《宋本金石录》,中华书局,1991,P692

[3] 《馀姚天华符氏族谱》卷一,同治五年抄本,上海图书馆

[4] 符永光:《从黄帝到雅公之后》香港新闻出版社,2010.7 ,P11

[5] 邹华亨编《湖南家谱解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P517

[6]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纪》第六卷 中华书局 1995

[7]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卷三十三 中华书局 1996.1

[8]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卷六1996.1

[9] 马端临:《文献通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10] 史仲文 胡晓林:《中国全史》(五)人民出版社,1994,P3

[11]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大学出版社,1997,P45

[12] [清]孙楷著,杨善群校补:《秦会要》 上海古籍,2004.P256

[13] 徐连达《中国官制大辞典》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1,P544

[14] 范汉琪编著《古今说名道姓:姓氏寻根问祖》(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P171

[15] [清] 刘墉等撰《续通志》(卷八四),浙江古籍,2000

[16] 湖南衡南《符氏五修宗谱》1997年修

[17] 《符氏文化》(第二辑),2009,P126,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