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枫亭符姓迁徙始祖贵侯公,字直斋,定居莆田城里,具体位置现已不详。贵侯公之父周尚公系莆田始祖斗吾公的第八代孙,据我先代祖留有的族谱记载:“斗吾公字章可,原籍江南省,仕于明嘉靖朝,经授博士职,遂住莆邑。娶妻蔡氏,生子春谷公,字子乔,讳茂榕,娶妻陈氏、侧室林氏,生子二,长俊登,讳心春,仕于明万历年间武进参军之职,住莆邑文峰宫……”,又载:“贵侯公当年惟一人入仙游县枫亭街,先在罗家香铺帮忙生意,因罗家只传一子,不幸去世,复将香铺交与贵侯公,因将牌号换改为青莲馆,致以生意兴隆。”
贵侯公主持青莲馆香铺后,生子衔续至我曾祖父符振金时,已历五代。我曾祖父符振金字万声,秀才出身,熟读四书五经,还擅长周易之术,为人诚实忠厚,虔诚至贤,敦睦善良与邻里和谐相处,且乐善好施,为里人赞。常为人卜卦算命,灵验著信,且经营纸店,自题店名“以和兴”,生意兴隆,深受人们尊崇,敬称“南无仙”。
我枫亭符姓所留有的族谱,据传系我曾祖父之叔德耀公集辑而成,可惜未能全尽;其因德耀公当年赴省考染瘟疫归来而逝,是为早殁。以后我曾祖父之堂侄文贵公续为辑录编撰,亦未能成书,倒也书写大概;至公元二000年,经我堂叔公符元俊精心辑录后,编成系列图表,分予诸族人传阅,虽未臻善,但已亦一目了然,宗支派系列成表状,可供众族亲举孝念祖,慎思追远,薪火世代频传。族谱中并列有贵侯公而下的枫亭符姓之辈系“公侯伯子男立成万世,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等十六个字,成家的男子表德上便续以辈字号及字讳,至今已到国字辈。依辈序考我枫亭符姓至今已历十九代,而我枫亭始祖斗吾公,至今已经四百多年。依二十岁成婚后生子计百年尚有五代,考我始祖斗吾公,仕于明嘉靖年间,其孙又于万历年间授武进参军职,亦可推断尚历经四百多年。因明嘉靖元年是1523年,嘉靖帝在位45年至1566年后,又历隆庆穆宗帝6年至1573年(1567-1571年)接下是万历神宗年间(1573-1619年),斗吾公自然是在16世纪中叶到莆田任职,三、四十年后其孙俊登授万历年间之武进参军职历经三代,未到百年,如此也可推断我枫亭符姓之莆田始祖至今已历四百多年。四百多年来的风雨沧桑,留下考证的资料不多,但姓氏之延续、郡望之尊称代代都以“琅琊符记”,至今衍续。而且族谱中亦载,符姓始祖因作符玺令而为姓,更能使我们族人溯源追本不忘祖恩。
就枫亭符姓人口算来并不多。据族谱中记载我斗吾公而下之历代传人亦不过二三子,所衍子嗣亦不为多。且因当年德耀公赴镇1998年所编的《枫亭志》中统计的符姓人口也只不过98人,而枫亭镇总人口时已迄10万人,不能不说少了,当然这区区98人不包括在外乡镇或事业单位参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族人,最近我们作了比较详实的统计,我们枫亭符姓已有二十六家,总人口142人,符姓人口120人,男性人口42人,女性78人,都集居于枫亭镇学士里,目前莆田市内尚未有第二个这样集中的符姓人村落。
就我们符姓人的集居地枫亭镇学士里说来,可谓是一个人文荟萃的闻名镇区,相传汉代何氏九仙“结枫为亭”而成镇,至今名闻遐迩。她是仙游县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唐代设置枫亭馆算起已有1390年的历史沧桑,山川秀丽,以低山丘陵为主,盆地、河谷交错其间,枫慈溪与沧溪两溪流蜿蜒成行穿境交汇入湄州湾,源远流长,就如玉带围腰地环绕着境中的青螺山(现为塔斗山),青螺山钟灵毓秀,山上有万寿塔,系五代末所建,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枫亭兴旺发达的标记性建筑,可谓之枫亭的国宝,地灵人杰。乡镇虽小,却曾出过两王、两丞相,两状元,一皇妃之壮举,自宋至清,科甲联芳,登进士第者更是达127人之多。
所谓两王:
一是宋鄂国公晋江王留从效,字元范(902-962)枫亭刘宅人
二是宋南康郡王陈洪进,字济川(914-985)枫亭侯揽人
两丞相:
一是宋太师鲁国公蔡京,字元长(1077-1126)枫亭东宅人
二是其亲弟蔡卞(1078-1117)枫亭东宅人
两状元:
一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之武状元薛奕,字世显(1052-1082)枫亭霞桥人。
二是元至正年文状元林享字蒙享,枫亭秀郊人。
忠臣武将代代显卓,明代枫慈溪岸边就有忠臣四人,于是“一溪四八皂,五里两状元”说法便广为流传,不愧为文献名邦之佳乡镇。
一皇妃为元朝之妃,枫亭辉煌村的肖妃。
而我们集居地的学士社区,古称学士里,更是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社区,首先是宋南康郡王陈洪进之府第遗址,又是宋代名臣蔡襄幼时的读书地,童年的蔡襄在其母卢氏的扶育下于陈洪进之府第陈卢园居住,于蓝岭延名师教授,以成学业,以后成为北宋庆历年的名臣,工书法,著《荔枝谱》与《茶录》,授端明殿大学士,其官品、文品、人品都已载誉史册,堪称一代名臣。南宋王十朋路过此处曾诗吟“庆历名臣乡,端明学士里”誉赞学士里。至今蔡襄母亲的捣衣石尚嵌镶于新店之庙宇墙上,颇为传奇壮观,他们居住的陈卢园至今已是枫亭适龄儿童就学之所,即枫亭中心小学。临街更有枫亭高中学校,枫亭中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蕴厚,如此学士里,必将孕育着我们符姓人丁更加兴旺繁昌,至今已出大学生10多人,研究生学历2人。
综上所述,我们枫亭符姓之开族祖贵侯公,及莆田文峰宫旁的始祖斗吾公,自明嘉靖年间来莆开拓发展,繁衍生息,已历四百多年之历史沧桑,而贵侯公来枫亭开族亦近贰佰多年。穿越几百年的历史时空,这其中蕴含与积累着我们符姓宗亲历代的艰苦创业与开拓进取,我们的后人也正秉承先祖之精神不断发展与进取,传承先祖遗志,全体族人焕发努力,和睦团结,增强凝聚力、创造发展自己,为符姓先祖争光。
当下,我们正在努力收集资料,挑选人才,筹集资金,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完善我们枫亭的族谱,发动全体符姓宗亲,全力以赴,支持修谱工作的早些开始。
值得考究的是,枫亭符姓始祖是十六世纪来自江南省(即江苏、安徽一带)与十一世纪宋天圣年间,居住于平海嵌头村的符姓族人有何渊源,而平海符姓的后裔为何如今不在平海嵌头村,到底何时迁徒,迁徒去何处,很有探索的空间,追寻的价值。另外莆田市目前符性有104户,除我们学士里20多户,还有80多户还须联络与沟通,共同发掘先祖来莆创业的史迹,理顺莆田符姓的宗支流派,以团结全体莆田符性宗亲共同缅怀先祖,感念祖恩,弘扬祖德,慎思追远,恭敬先贤,继往开来,传承祖辈文明,发扬祖辈优秀精神,奋发有为,繁荣符姓文化,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为构建和谐宗族与社会,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天下符姓是一家,源自同一始祖,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我们符氏祖祖辈辈荡人心肠的传奇故事与典范,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亦传承着我们符氏祖祖辈辈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精神,值得我们后代子孙永远去探索、去继承、去发展,让先祖的优秀精神与优良传统美德成为激励我后辈子孙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并融入崛起的中华民族大文化中,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更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符氏文化与时俱进,在未来的时代里永远发扬光大,大放光彩。
作者:符庆潮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