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都姓网 > 都氏源流 都氏源流

各地都氏源流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都姓展区
各地都氏源流

  

陕西咸阳都姓

  

  分布在周围三个县的五六个村子,都姓都(dū),人数上万不止,咸阳市区都姓分布也较多。祖先最早世居河南浚(xun)县一带,后有一支迁入山西,明朝时又有一支从山西洪洞迁入陕西。

  

  据族谱记载,都姓迁入陕西是为了寻根。咸阳这支都姓是郑国公族公孙子都后人,公孙子都又是郑国建立者郑桓公姬友子孙,而姬友是周厉王的儿子,且姬友建郑国于陕西(后迁入新郑)。郑国、都姓属于陕西姬周宗室分支。

  

  另外,陕西宝鸡、商洛、延安、汉中等地都姓分布较多

  

蒙古都姓

  蒙古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出身的元军五部探马赤军帅——必里海,进军中原平定金军后,以其卓越的功勋,被封为中书省益都路宁海州(辖今牟平、乳山、文登、荣成一带)军事、政治、经济的最高长官——都达鲁花赤(官职名),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并具有世袭特权。必里海的儿子抄儿、孙子不老赤均世袭牟平达鲁花赤。

  

  根据史料记载:必里海1260年去世。这一年忽必烈称汗。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正式建立。1276年元军灭宋,1279年统一中国。这一时期是必里海的儿子抄儿任牟平达鲁花赤。抄儿去世后,必里海的孙子不老赤任牟平达鲁花赤,历经至元、元贞、大德三朝。不老赤任达鲁花赤的时候,元朝开始恢复科举制度,并取消地方官员的世袭制度。不老赤去世以后,即至大年间(1308年)之后,必里海的子孙不再担任达鲁花赤之职。但是必里海家族,历经整个元朝,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显赫的大家族。必里海家族为皇家宗室,必里海及其子孙为官独善慎行,磊落光明,忠厚传家,深得百姓爱戴。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蒙古统治摇摇欲坠,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起义军对元朝统治者的仇恨迁怒至整个蒙古族人。必里海及其子孙,虽然居住汉人区近百年,并逐渐消除了蒙古人与当地汉族的差别和隔阂,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但是自身的蒙古贵族身份却仍然没有影响起义军对他们的仇视。当地汉人感念祖上恩德,在杀戮异族风盛之时,舍命相助,保全了必里海后人的繁衍生息。此举感动朝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明太祖朱元璋钦赐“都”姓。从此都氏后人以“都”为姓,枝繁叶茂,自强不息,子孙播迁到全国乃至海内外。

  

  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必里海的子孙们隐居民间。移居民间与汉人相处,在当时情况下,当然不能继续沿用原来那一长串的蒙古族姓名。为日后一家人相认,同时又为避免汉族人的误解,于是商定,以官为姓,将先祖必里海的官职名“都达鲁花赤”的第一个字“都”,作为姓氏。一是铭记先祖之德,二是与汉族人单字姓氏相符。并相互告慰,我们的家族是皇元宗室,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要记住先祖是元初来到牟平的都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必里海。要遵祖考之基业,永无数典,忘族之愆。今后,子子孙孙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提到姓“都”,就是一家人。牟平“都”姓至此开始。

  

  无论哪种说法,牟平都姓始祖是必里海、必里海的后人取姓为“都”、牟平都姓起源于元末明初,都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

  

  之后,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蒙古族必里海的后人——都姓人,与汉人融为一体,族繁丁众,荡析离居。子孙有散处本境乡村者,更有赴盛京、赴外邑者,逐步播迁到全国各地。但是无论在那里,都姓人看到都姓人,都会认为是一家人,倍感亲切。

  

  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其中有三兄弟分别为都镇、都亮、都宁,离开牟平城,往东北方向仅走了60华里,仍然没有离开故土。此地北为海,东为山,回首西南,一马平川,于是决定在此定居,遂起村名为北头村。即今天的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

  

  牟平北头村的“都氏家祠”,是必里海后人保存至今最为古老的都氏家祠,家祠何时所建已经无从考究,镶嵌在院内墙上的一块石碑记载着在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曾被修缮过。家祠里至今仍然悬挂着镇、亮、宁三位都姓先祖的宗谱,大门上年年必写的一副对联,以志本族之由来:

  

  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

  

  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

  

  大清咸丰七年(1857年),都氏子孙都寿仁开始编修《都氏族谱》。族谱明确记载: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都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必里海公卒,讳抄儿公袭。抄儿公卒,讳不老赤公袭。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

  

  此族谱追溯到此前四百余年的亮、镇、宁三位先祖为一世祖,并于书中择选二十字,为后之宗派云尔,即都氏子孙以后的辈分排列用字: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

  

  牟平都姓辈分排列用字规范形成于大清咸丰七年,据亮、镇、宁三始祖已四百余年。此后迁徙到外地的牟平都姓人均依此为正宗。而此前迁徙到外地的牟平都姓人其辈分排列用字则根据各自修订的都氏族谱而定。

安徽桐城都姓一族

  

  现安徽桐城有都氏一族几千余人,据家谱记载,世祖来自河南黎阳。明朝年间二世祖在江南某地做官,把家安置在桐城现在吕亭镇,溪河村,都家老屋(庄),后接来父母家人,尊父为一世祖,其墓至今安在。

  

  此都姓一族自十二代后有部分家谱还在,现有二十余代,祖辈多是读书之人,世代书香门第。其辈份排列现存为:成,贻述昌谋,德贤名章,光显玉照,永正芳声(此根据老人口述字音)。“述”字为二十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