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段姓网 > 段氏源流 段氏源流

段姓探源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段姓展区
段姓探源  

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2013年的最新统计,段姓人口约300多万,列新百家姓第80位,分布全国各地。至于段姓的起源,历代姓学研究者众说纷纭,主要有“老子”说和“叔段”说两种观点。然而,当代姓氏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对于段姓的起源则有了新的认识。

(一)中国姓氏起源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姓氏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姓产生于太古母系氏族时期,各部落由于对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而形成不同的姓。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远古时代,人们把生的根因归于女性,所以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上古时代,人人都有姓,这便是部落的姓。随着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原始社会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开始“胙土命氏”,于是出现了氏,氏是贵族独有的标志。姓是部落符号,用以区分不同的部落,氏则是同姓部落的分支。不同的部落姓不相同,但不同部落之中却可能出现相同的氏。随着部落的瓦解,多数社会低层便逐渐忘记了原来的部落之姓,而他们更不可能有机会取得贵族的氏,这些底层的人,后来便彻底没有姓了。夏、商两代有少量的“氏”产生,周朝是产生氏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以封国、封邑等命氏不断出现,不仅从古老的部落姓中不断分离出不同的氏,而且从氏中又不断地分离出新的氏,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名有姓,还往往以国、官位等为氏,贵族的姓承袭远祖,百代不变,而一般平民只有名,既没有姓,也没有氏。春秋初期,西周封建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开始从无姓到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或言姓,或言氏,统称“姓氏”。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有二、三万种,延续至今的姓氏有四、五千个。这些姓氏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起源。但是经历了战国的历史空白和文字、文化混乱,至两汉以后追溯先祖,已经是难乎其难了。

(二)中华段姓溯源

中国对于姓氏源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代已有了史官修谱制度,西周设有掌管姓氏世系之机构,战国时已有掇集姓氏之单篇文献流传。

  

《世本》便是第一部由先秦史官修撰的全面、系统的专记氏姓的著作。它不仅重点记载了帝王、诸侯和卿大夫的姓、氏,同时还记载了一些姓、氏的来源。西汉司马迁的不朽著作《史记》采摭了《世本》中的大量资料,同时它也是后世姓氏著作的重要资料来源。西汉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曾对《世本》进行过整理,东汉末以来,宋衷、宋均、孙检、王氏等亦皆有注。《世本》共十五篇,南朝时,《世本》已缺《谥法》一篇。唐朝时讳“世”称《系本》,又有更多篇目散佚。南宋之际,《世本》亡佚。后世许多学者都进行过《世本》辑录工作,最早辑佚《世本》的当数南宋的高似孙(1158—1231),但他的辑本未能流传下来。到了明代,澹生堂祁氏也钞辑过《世本》二卷,未刻,底本原为孙星衍所藏,后归秦嘉谟,为秦氏世本辑补所据蓝本之一,原本今亦不得见。今天所能见到的辑佚本为清中叶以后王谟、孙冯翼、陈其荣(补订孙本)、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学者所辑,并称《世本八种》。

王谟、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所辑《世本•氏族篇》皆据《路史》载:“段,子姓,商(殷)后氏(国)。”孙冯翼、陈其荣辑本则载:“殷、时、来、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萧,子姓。”无段氏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云:“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曰:“《系本》子姓无‘稚氏’,‘北殷氏’作‘髦氏’,又有‘时氏’、‘萧氏’、‘黎氏’。” 清汪继培曰“稚氏” 乃“黎氏”之误也。又“髦氏”,隐元年左传疏引《世本》作“比髦”,清彭铎云“《世本》‘比髦’盖‘北髦’之讹,乃一氏。”东汉王符《潜夫论》引《世本》曰:“子姓分氏,殷、时、来、宋、扐、萧、空同、北段,皆汤后也。”清汪继培、彭铎按:“同”、“桐”古字通,“扐”为“黎”误,“段”为“殷”误。后世姓氏之作,如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应劭《风俗通义》、南北朝何承天《姓苑》、范晔《后汉书》、唐林宝《元和姓纂》、北宋陈彭年《广韵》、邵思《姓解》、欧阳修《新唐书世系表》、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通志氏族略》等,概无“子姓段氏”之记录。仅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丁•商氏后》载“黎、比、髦、扐、段、瓦、铁七国,并出世本”,而其注则曰“段,段干也。”乃邑而又非国。罗泌(1131-1189)著《路史》,博采典籍,其时《世本》当已经完全亡佚[南宋高似孙(1158—1231)著《史略》曰其曾辑《世本》],故《路史》所引《世本》资料当转引自其他史籍,《路史》所载“段国”,盖误于《潜夫论》等所引也。而后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和《氏族博考》、明李日华《姓氏谱纂》、清王澍《姓韵》、清顾炎武《日知录》等亦均无段国之记述。据此,《世本》所载子姓,原本当为“殷、时、来、宋、黎、空桐、北髦(北旄)、目夷、萧”,定当不诬,并无段氏或段国的记载。至若秦嘉谟辑本所云“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盖引于《广韵》,更非《世本》之所出也。东汉文学家赵歧撰《三辅决录》,南朝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其时《世本》尚存于世,作为文史学家,赵歧、范晔均当参阅过《世本》。“胙土命氏”作为周代赐姓命氏的最主要方式,赵歧、范晔为何不采信“段氏以段国为姓”呢?原因只有一个,说明古《世本》中的确根本没有段国的记载。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齐国官书《考工记》记载了“百工”之一有“段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乔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攻金之工:筑、冶、凫、栗、段、桃”。“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考工记》又称《周礼•冬官考工记》。《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原“冬官”篇佚缺,刘德取《考工记》补入,仍冠以“冬官”之名。刘歆校书时又改《周官》为《周礼》。据《周礼》其余五官分析,原“冬官”系统的官,当为事官,掌“事典”(参《天官•大宰》),亦即《小宰》所谓“事职”,其职责在于“富邦国”,“养万民”,“生百物”。既为“事官”,则其属固不当限于《考工记》的“工”,故原“冬官”之掌事当不止工事,考工只是工人之号,而非官。据考证,原“冬官”之长曰大司空,其副曰小司空,其属可考见者,还有匠师、梓师、豕人、啬夫、司里、水师、玉人、雕氏、漆氏、陶正、圬人、舟牧、轮人、车人、刍人等十五职,依《小宰》说,冬官“其属六十”。《考工记》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所记百工都是官工,郑玄注曰“‘百工’,司空事官之属”。“人”、“氏”、“师”等乃专职管理官员的职称,“人”、“氏”属于下级工官,“师”为高级工官。“段氏”则是管理“镈器”(锄地的农具)生产的工官。《考工记》记述了6大类、30个工种,其中段氏、韦氏、裘氏、筐氏、(“木”加“即”)人、雕人6工职文已失传,后又衍生出1种,实存25个工种的内容。许慎《说文解字》:“段,椎物也”。清朝人王筠认为,古代段字与锻字通用,段不用火,锻则用火,同样都要加以锤击。郭沫若则认为“段即锻之省”。锻字的形成当在人类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以后,因为此时金属的冶炼铸造工艺才得以普遍运用和推广。《诗•大雅•公刘》中有“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的文字记载。这里的锻字与碫相通,是指经过加工的石料。《公刘》所记述的是后稷的曾孙、古代周族的首领公刘率领族人自邰迁豳,安定居处,开基创业的事迹。到达豳地之后,派人横渡渭水,采运石料。按郑玄和孔颖达的说法,他们采来的碫石是用作椹质。所谓“椹质”,就是锻造金属器具用以承受锤击的砧垫。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 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鏄器”为农具、钱鏄之类。“椎段”即锤击的意思。可见《考工记》所记载的“段氏”只是古代一种工官的职位名称,并非氏姓。至于“段氏”工官是否以其职业“段”为姓,历代姓氏学家无一采信。

1、“老子”说是关于段姓起源的最早记载:

有关段姓起源的记载始见于东汉。东汉文学家赵岐(约108-201)约于桓帝至灵帝之世撰成《三辅决录》:“段出老子,段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字。汉文帝时段卬为北地都尉,成帝时段会宗为西域都护,后汉桓帝时段颎为太尉,皆其裔也。”东汉学者(约153-198)应劭《风俗通义》:“段氏,段干木之后,姓段,名干木。一云:老子十三世孙名宗,事魏为将,有功封于段干,因为姓。”“老子说”这种观点的形成应该源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的记载。《抱朴子》云:“伯阳有子名宗,仕魏有功,封于段干。”《史记》注:“段干,魏邑。初邑段,后邑干”。史学家据此以为段干氏便是李宗的后裔,以其封邑名而为复姓,至段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则为段氏。孙星衍、洪莹校《风俗通》曰:“风俗通以为姓段名干木,盖以吕氏春秋‘干木富于义’,魏都赋‘干木之德自解纷’之言误之。又木子名同,为赵相,无隐如名,此云‘入关为段氏’,亦属傅会。”另据《世本•氏姓篇》:“老儋生宗,魏将军,封段干,生注及司,注生宫,宫生谱。”(“司”疑“同”之误)。《史记•老子列传》:“老子之子名宗。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邛太傅,因家于齐焉。” 《唐•世系表》:“老子十三世孙名宗,事魏为将。宗之子注生言,言之玄孙名假,仕汉,后家于齐。假子解为胶西王太傅,王卬与诸王起兵,解切谏不听,遂弃家避去。”《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耳,其后有李宗。宗生同,同生兑,兑生跻,跻生云、恪,恪生洪,洪生兴,兴生族,族生昙,昙生崇,崇生瑶,瑶生信。”这些史籍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李宗世系,从中并未发现其子孙改为段干氏的可靠证据,也没有发现段干木的踪迹。

  

《战国策•赵策一》有战国时期韩国著名谋士段规,活动在韩康子时期,当与段干木年岁相差无几,说明在“段干木之子入关改段氏”之前已有段姓存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段干氏确实存在过。《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等。战国以后段干氏就完全消失了,其原因应该是段干复姓省文简化成了段姓或干姓等。但段干氏源于李宗封邑之说则不足信。

2、“叔段”说始于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范晔(398-445)《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记载:“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其先出郑共叔段,西域都护会宗之从曾孙也。” 何承天(370-447)《姓苑》曰:“段氏,出武威。” 范晔没有采信前人“段姓出老子”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共叔段”说,这种推论的形成当源于《左传•隐公元年》及《史记•郑世家》“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载。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朝发生“国人暴动”。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囚所。周宣王继位,分封弟弟姬友于郑地(镐京附近,今陕西华县)。姬友就是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1年),宣王驾崩镐京,儿子姬宫涅(周幽王)继位,姬友为司徒。周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幽王九年(公元前772年)把申后打入冷宫,将太子宜臼贬为庶人,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闹出“烽火戏诸侯”的千古丑闻。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进攻镐京,幽王再举烽火,诸侯以为儿戏,不发一兵一卒,郑伯(姬友)护周,死于王事,幽王与伯服在逃亡途中亦被杀。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掘突大破犬戎之后,前往申国迎接太子宜臼(即周平王)继位。平王赐郑伯姬友谥号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位为“伯”,加赐封地千顷。封掘突为朝中卿士,留朝辅政。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掘突迎平东迁,有大功于王室。郑室随之迁到洛阳东南,郑灭虢、桧,定都桧地,史称“新郑”,以荣阳为京城,并在制邑(河南汜水虎牢关,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县汜水镇)设关隘,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武姜生太子寤生,郑武公十七年(前754年),又生少子叔段。因寤生出生时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姜氏一直不喜欢他。姬叔段仪表堂堂,勇武善射,甚得姜氏偏爱。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生了重病,武姜即请求武公废长立幼,立姬叔段为太子,但未得武公允准,他认为姬寤生无过,不可废长立幼。不久,郑武公逝世,由姬寤生继承了君位,是为郑庄公。庄公元年(前743年)武姜请求庄公把制地(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县汜水镇)作为姬叔段的封邑,郑庄公因为制邑地势险要,系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而不同意,而把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作为姬叔段的封地。叔段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太叔。由于武姜对姬叔段的偏爱,郑庄公与叔段和武姜之间产生了矛盾。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借故姬叔段“将袭郑”(《左传》曰“将袭郑”,而《史记》则曰“果袭郑”)而伐之。姬叔段不敌从京地逃到鄢地(今河南鄢陵县北),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庄公克段于鄢。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奔共国(今河南汲县),最后在共地落脚,被当时人称为“共叔段”。同时,由于怨恨母亲,郑庄公把母亲发落到城颍(今河南临颖西北)安置,并发誓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直到后来,为颍考叔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产生悔悟之心,才设法挖掘隧道,就算是下及黄泉,与母亲彼此相见,重新恢复了母子关系。共叔段流亡死于共国,家人子孙四处逃散,子公孙滑出奔卫国(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惠王元年即鲁庄公16年(公元前676年),滑子公父定叔奔卫。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 且命以良月(十月)入,于是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十月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其子孙在郑国世代受爵为卿大夫。“共叔段”,姬姓,共谥,段名。姓氏学者以为其子孙以其名“段”为氏。《左传》云:“公父氏,武公生共叔段,段生公孙滑,公父定叔者,段之孙。”又云:“共氏,郑共叔段后,郑有共仲。”东汉王符《潜夫论》言:“公父氏,共叔段之后也。”东汉之际,未曾见段姓出自共叔段的记载。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认为,段字的字形很像是一个人在攀登山崖,段字表现的是一个人手持锥子在山崖采石。董莲池《说文解字考证》说段字似乎表现的是在有矿石的地方用殳击打,是个会意字。从这个意思推想,段字用于人名应该有千锤百炼、坚忍不拔的引伸意义。所以古人以段字为名的人不少,《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宋国人有公子段、字子石,禇师段、字子石;郑国有公孙段、字子石,印段、字子石。他们都以段为名,以石为字,按古人名和字往往意义相联的取名规则,体现了段与石之间的必然关联。另外,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曾孙毕段也以段为名。由于没有共叔段之孙公父定叔之后改姓段的直接证据,国学大师王利器引孙星衍、洪莹校曰:“春秋时以段名者,如郑印段、公孙段,宋褚师段,或其后以名为氏,亦未可知,未必定为共叔之后也。”而清人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则认为“段氏。后汉书,段颎,其先出郑共叔段。古人无以祖父名为氏者。凡若此类,皆不通之说,按段氏当出自段干。”

3、“老子”说与“叔段”说并存:

南北朝以后,“老子说”与“共叔段说”开始并存。或取其一为信,或以为二源。唐林宝元和7年(812)著《元和姓纂》:“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战国韩相段规。”又引《三辅决录》:“段氏,李老君之自出,段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为段氏。文帝时,段卬为北地都尉,曾孙招,生会宗、贞。会宗,金城太守。贞,武威太守,子孙始居武威,九代至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撰《广韵》:“段姓,出武威,本自郑共叔段后。《风俗通》云,段干木之后。”北宋景佑年间(1034-1038),邵思《姓解》:“武威段氏,共叔段之后也。魏有辽西段干木,汉有太尉段颎、段会宗,后汉方士段翳,晋将军段匹磾,又有段灼,隋有段文振,唐相段文昌,太尉段秀实,又有段志玄,为凌烟阁功臣。”宋仁宗嘉祐5年(1060),宋祁、欧阳修《新唐书世系表》:“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卬)十四世孙后魏晋兴太守汾。五世孙偃师,徙河南。”南宋绍兴4年(1134),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段,出自姬姓,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战国时有韩相段规。汉武帝时段卬,为北地都尉。曾孙招,生会宗,字子松,西域都护、金城太守。会宗生正,武威太守,子孙始自天水上邦徙居武威姑臧。会宗从曾孙颎,字纪明,后汉太尉,所谓凉州三明者。十九世孙文昌,唐宰相,世系具《唐表》。”绍兴31年(1161),郑樵《通志•氏族略》:“段氏,姬姓,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战国韩相段规。《三辅决录》云,段氏,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字。汉文帝时段卬为北地都尉。成帝时段会宗为西域都护。后汉桓帝时段颎为太尉。皆其裔也。”1170年,罗泌(1131-1189)《路史》:“段,段干也,芮城东北十五有段干木墓,高三丈,贞观禁樵采。段干氏,李姓邑,初邑段,后邑干,因邑为氏。”王应麟(1223-1296)《姓氏急就篇》:“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风俗通云‘段干木之后’。韩有段规、段乔,汉有段会宗、段嘉、段仲温、段彭、段翳、段志、段颎,后魏段承根,北齐段韶,隋段文振,唐段秀实、段志玄、文昌、平仲,宋段少连。又出辽西者,鲜卑檀石槐之后,晋有段匹磾、龛。”明凌迪知(1529-1600)《万姓统谱》:“段,京兆,郑武公少子共叔段之后。又望出辽西齐郡。”凌迪知《氏族博考》:“段,郑人名,以名为氏。共叔段者,共谥,叔字,段名也。此以名为氏者,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段名也,封于京,谓京城太叔,亦谓之太叔氏。”又曰:“段氏,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字,改为段氏。”明李日华(1565-1635)《姓氏谱纂》:“段,京兆,郑共叔段后。”清顾炎武《日知录》:“段氏。《史记》曰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清张澍《姓韵》:“段,见《姓苑》、《三辅决录》。《汉书》:北地都尉段卬(见文帝纪)。段会宗,武帝时金城太守、西域都护(见本传)。中郎将段郴与副校尉王郁使南单于;酒泉太守段彭大破车师于交河城,为西域都护;段禧,骑都尉,为西域都护长史(均见南匈奴传)。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司任(见来歙传)。光武使楼船将军段志与马援征南蛮(见南蛮传);志先为骠骑军时,与马援同征皖(见马援传)。博士段猶(见师丹传)。太尉段颎字纪明,安西(一作南)将军。段煨字忠明,皆武威人。《唐•世系表》:老子十三世孙名宗,事魏为将。宗之子注生言,言之玄孙名假,仕汉,后家于齐。假子解为胶西王太傅,王卬与诸王起兵,解切谏不听,遂弃家避去。《战国策》:段规为韩康子相(一云魏桓子相,请致邑以骄智伯)。国策又有段乔、段产。《北齐书•段荣传》:子韶,袭封平原忠武王,子深追封济北王。荣、韶皆武威人。《通典》:徒河段疾六眷出辽西,因乱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库傉家奴。库傉以其健,使将人众诣辽西逐食,遂招诱亡叛,以至强盛。” 清张澍《姓氏寻源》引用《世系表》云:“段氏,姬姓,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清梁玉绳《人表考》:“老子之后,名宗者,为魏将,封于段干(《史记》),因以为氏(《路史》),如《秦策》段干越人,《齐策》段干纶,《魏策》段干崇,《列子•杨朱篇》段干生是也。而段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字。亦为段氏(《通志》、《路史》、《三辅决录》),故《广韵注》段姓,又引《风俗通》云:段干木之后也。” 《辞源》“段”字条目注为“姓,春秋郑共叔段,其后人以段为姓。”《资治通鉴》:“共叔段的后代子孙从儿子公孙滑开始,即以段为姓,将共叔段定为段姓第一代祖宗。”今人在追溯段姓祖源时也多以“老子”与“叔段”说为主。首都师范大学籍秀琴教授《中国姓氏源流史》引《广韵》、《风俗通》、《通志•氏族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认为段姓来源有三:一是姬姓,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后;二是源出李姓,为道家始祖老子李聃之后。老子之孙李宗春秋时为大夫,食邑于段,后又食邑于干,其后代子孙有合先人封邑名“段”、“干”为氏的。战国时魏有段干木,其子隐如去掉姓氏中的“干”字以段为姓。三是鲜卑族檀石槐之后,改为段姓。陈瑞松《百家姓溯源》段姓源流有二:一是源出姬姓,郑共叔段之后以他的名字为姓,称段氏;二是西晋时期,鲜卑族首领段务目尘的子孙以其名字中的“段”为姓,亦称段氏。张世国《百家姓姓氏溯源》段姓源流有三: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郑共叔段的子孙以其名为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李姓。老子的十三世孙李宗为魏将,有功封于段干,世为段干氏,其子孙隐如入关去干为段氏;三是少数民族有段氏,东汉鲜卑著名首领檀石槐的后代有改姓段,出自辽西的晋将段匹磾就是其后。

  

隋唐以来,段氏在追溯渊源时,或以老子为祖,或认叔段为宗,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这从出土的隋唐时期墓志铭中可以得到证实。以唐开国功臣段志玄家族为例,其兄段志合墓志(永徽4年即公元653年12月19日立)载:“其先,颛顼之苗裔。盖李宗自周适晋,仕魏献子为将有功,赐邑封段干大夫。孙木,文侯之师,偃息蕃於王室,因地命氏,遂立姓焉。”其曾孙段承宗墓志(天宝13年即公元754年立)载:“君讳承宗,字承宗,恭叔之后也。命姓之始,肇於魏封,封於段干,因以为氏。”段承宗另一墓志(大历13年即778年迁葬立)载:“其先,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或曰李宗肇姓,或曰共叔之后,充分说明唐代对于段姓起源的认知完全盲从于姓氏书。

明清时期,民间开始大举修谱。许多家谱都纷纷仿效宋代苏洵所修《苏氏族谱》,将远年世系一直追溯到黄帝,以示根清族正。试想自黄帝于今数千年,世远年湮,朝代更迭,历朝官修之帝王世系尚有错漏,普通百姓能传承下来一代不漏的完整世系吗?答案是肯定的,绝无可能。细考这些所谓的远年世系,或冒滥相沿,世系倒置,或以衣冠为世系,攀贤援胄。不仅乱了世系,更有乱认祖宗之嫌,岂可信为实录哉?仅以唐穆宗相段文昌世系为例,江西永新县及湖南、四川等地文昌公派族谱以共叔段为始祖:“郑武公——共叔段——公孙滑——公父定叔——涓——丰——规——干木——复环——薛——景宣——卬——圣惠——建中——会宗——彭——恭——颎——荣——嶷——随——业——伯伦——仪——黄——孝先——纷——承根——偃师——志玄——瓒——怀晏——秀实——文昌”。湖北英山段氏本属江西潘阳支系,原尊“黄帝十四子圉”为始祖,前些年修谱时改奉共叔段,族谱载远年世系:“共叔段——公孙滑——公父定叔——子嘉——印——伯良——规——吉——丹雘——贻赋——震——仲温——沂——勇——会宗——异——卬——祖绳——志——述——郴——明——恭——灵——昭——广——绮——佛荣——柏年——纷——体仁——敏——克兴——偃师——志玄——瓒——怀简——谔——文昌”。湖南南县族谱则以李宗为始祖,其谱序曰:“常阅姓书云:段出于郑共叔段,相沿已久矣!但其始必冠以段干木。既云出天郑,又引段干子,盖由脉络之混,渊源罔究,故杂引失自耳。不知不始于共叔段,而始李祖少昊。彼《三辅决录》云:李出李聃。老子宗,初封段,后又邑干,乃曰段干,乃有段干木。至木子隐如(即段干同)入关,方去干始段。又其孙洪一线相继,是固段之姓氏所由来也。即以段干木论:《魏世家》有段干子;《田世家》有干朋;而《风俗演义》氏姓注以为姓段名干木;唐《百官表》又以为封段而官干木大夫;要皆因《吕氏春秋》‘干木光于德’、《魏都赋》‘干木之德’两言,同误耳。善夫《庐陵路史》辨此特详。县引《幽通赋》‘木偃息以藩魏’,始知邗沟之庙,汾水孝义里之墓,其青阳氏以迄伯阳,伯阳之子宗,至隐如与洪子如也。是可证姓书累牒之误,而段氏庶才知所先矣。”并载远年世系:“段干木——大良——公乔——济冯——序——瑚——世鹏——道节——自盈——宏启——永华——洪——杏——佩森——崇一——钦相——锡——通楚——珠——开山——永辛——西覆——兴荣——彭——鼎公——溥——千斯——万一——秉三——正九——同二——本梁——修年——楚儒——珲——运——辆——车双——荤——晖——冯——光贤——志玄——兆忠——尽已——又苏——元身——日荣——文昌”凡此种种,这些远年世系不仅祖源各异,世系也截然不同,当属编造无疑,难以置信。

江西鄱阳湖地区《段氏族谱》载宋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资政大夫段文倡至道二年(996年)谱序曰:“段姓胄出黄帝,厥子十四曰圉,食邑京兆。虞夏之际,蕃幹王室。至周宣王时,有段珥为国卿士,以德行称。其后适晋,悼公时有大夫曰翀,翀生赭,为平公中军佐。赭生辉,辉生炤,世为大夫。及三卿分晋,历诸战国之臣,在齐曰段本、曰段木,在楚曰段高,在秦曰段参,在赵曰段椅,在燕曰段炳,在魏曰段穆、段楷。穆之后仕赵,楷之后仕秦。楷之孙曰段忠,秦末封东蒙王。在韩曰段遐、曰段悠、曰段俦。昭侯时,韩相段伟生至慧。至慧生子二,曰段洪、曰段浩。浩为平乡伯,生子二,曰舟、曰楫。舟嗣伯爵,楫周末居晋河东西共城。至韩相直下曰泰,为颖川郡守。泰七世孙巖,为东海郡邳县尹。巖五世孙曰都侨,为益州武阳县尹。都侨五世孙曰坎,任河南郡守,寓武阳县。坎五世孙曰城,任河北魏郡昌乐县尹。城六世孙曰震,任新安歙县尹。震五世孙曰玠,迁乐平。六世孙曰健,唐初由隆兴任饶州牧。健子三,孟至纯直下侨居苪城,仲至正直下居歙,季至中寓鄱瀳滩,是为廿四田子孙之一世祖。倡慮来世繁庶,昭穆失序,亲疏不分,故辑家乘,以为后述者考耳。”另有赐进士出身金紫上大夫左国柱兼太师吏部尚书集贤馆大学士蠏源张崧至道二年所赠谱序:“夫万派一源也,万殊一本也,其来也旧矣。人之本源,亘百世而繁衍无疆者,至善之积乎。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故善之积也,其发也,自不可遏。积之厚者,锺为世禄之荣,流为有馀之庆。由是一叶三叶,蕃衍昌大。干亿万叶,及夫世远地迁。服尽亲窮,有不知为一體所分,相亲途人者有之,数世而下不忘其祖之所自者几何人哉?此谱牒之所以不可不作也。仰稽段氏,魏晋以前由公圉以迄虞夏商周秦汉,其间之彪炳史册者不可殚述。即魏晋而后,人文蔚起,又难以枚举。惟唐天伯三讳健者,以进士判饶州,厥子至中公因家鄱之瀳滩。而子姓蕃衍,视昔尤盛。至道二年,吾同年文倡段君思祖德宗功之隆,动木本水源之念,以厥祖信九公增修族谱而与厥从兄弟元勋、元善皆一时翰林重修而辑之,帙成命余言以弁诸首。夫以倡公兄弟甲第联登,任居枢密,皆祖宗与至中公积德累仁所以庆馀后裔,其支胄之蕃盛有如此也。为其后者,须当善继善述,以尊祖敬宗为务,振振绳绳费替引之矣。用是为段氏后人曰朂。宋至道二年岁次丙申仲秋月吉旦、赐进士出身金紫上大夫左国柱兼太师吏部尚书集贤馆大学士蠏源张崧顿首拜撰。”宋代进士段文倡、张崧其人,史籍中尚无可考,段文倡序文中所载人名,史籍中也不可查。然该谱所载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相赵鼎(1085-1147年)谱序及宋乾道九年(1173年)直秘阁修撰、横浦居士张九成(1092-1159)谱序,仅以时间分析便明显存疑,实有伪托或者伪造之嫌。段文倡序文只言“段姓胄出黄帝,厥子十四曰圉,食邑京兆。”并未说明段姓由何而来。后世修谱以为“段氏之先,黄帝十四子圉,封于段,以地为氏。”显然没有充分的依据。况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晋语》谓十四人实有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且不论黄帝是否真有子曰圉,其得姓者都无段姓。疑惑段文倡修谱所依据的旧谱资料有所错漏,“段姓胄出黄帝,厥子十四曰圉,食邑京兆。”这句应有脱文:“段氏胄出黄帝,(文王)厥子十(五高封于毕,)四(传)曰(段,以名为姓,)圉(于季出,故)食邑京兆。”括号内即为脱文。“圉于季出,故食邑京兆”见于鄱阳谱载《清代左丞相张廷玉论》“道继三皇,德并五帝。论天潢之派,公本世胄;原世及之统,圉于季出。故食邑京兆,万世知所自始,遍宅域中亿族有所托庇。易纬乾元,资始坤元。资生我翁,一天地也”。“圉”同“圄”,取“国”之意,“季”即“季历”。揣测理由:其一,目前尚未从古籍中发现“黄帝十四子圉”及其与段氏相关的任何资料。其二,历经唐末及五代之乱,北宋时期《世本》、《潜夫论》、《三辅决录》、《风俗通义》、《姓苑》、《元和姓纂》等古籍散佚殆尽。段文阊作序之时,这些典籍或已不可见,即便尚有残存,或许因为缺损严重,他也根本没能从中找到任何有关段氏源流的记载。其三,段文阊作序之时,应该能够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看到共叔段之后以名为段姓之说,但因共叔段与谱序中所记载的周宣王卿士段珥活动于同一时期,如果段珥其人曾经真实存在,那么共叔段当绝非段氏之祖,故共叔段之说不为段文阊所采信。其四,段文阊作序之时,应该能从《史记》、《汉书》中看到了毕段的记载。“至周宣王时,有段珥为国卿士,以德行称。其后适晋……”或为“至周康王时,姬高为国卿士,以德行称。其后适晋……”之误。毕国于公元前640年被西戎所灭,其后多适晋国。毕段生活在毕国,毕国其地在长安周边,符合其后形成京兆郡望之说。但若真以“毕段”为段姓始祖,似乎也没有直接依据。

2010年左右,维基百科上曾出现了一条“兼国”的词条:“兼国,为夏朝初期的重要诸侯国。夏禹时,因治水有功,封兼仲于幽地,为子爵,以保全夏王朝的安稳永定。曾帮助夏启建国,封伯爵。帮少康兴国,封公爵。孔甲时,曾对夏小正分为八十二部分,历法大乱。商周时期,商朝时或封或绝。西周时,周武王寻找兼国之后,找到兼文公段夷,重新封于幽地,为公爵。公元前638年,兼襄公卒,其四女段怡杀太子烈自立,是为兼景公。在位期间举贤相李魑,百姓丰衣足食,史称‘景公中兴’,为东周的第一个女权国家。公元前668年,齐攻兼,兼哀公出逃楚国,兼国灭亡。其君主世系为:兼文公段夷——兼伯公——兼戈公——兼考公——兼襄公——兼景公段怡(女)——兼基公段姬心——兼永公——兼桓公段佑——兼哀公。”该词条后被百度百科等多家转发。由于没有史籍来源,维基百科以该词条涉嫌仿造已予删除。

  

(三)段姓之源——赤狄

当代姓氏学研究专家通过汉语音韵学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居住在晋东南的赤狄部落之铎辰氏便是段干氏。大略于春秋中晚期,段干复姓及由段干姓简化而来的段姓开始出现。战国以后,段干复姓全部省文简化,大多改为段姓。

1、赤狄源于古老的鬼族:

早在我国的传说时代,有一个存在时间堪比夏、商等族的古老民族——鬼族,鬼族又被称为“鬼方”或“鬼方族”。

《大戴礼•帝系》:“吴回生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又《路史•后纪八》注引《世本•帝系》云:“鬼方国君之妹女隤”(《水经注•洧水注》亦见)。据《史记•楚世家》的记载,吴回和陆终也是父子的关系,他们是黄帝集团中之祝融氏的代表人物。可见,当帝喾之时,鬼族即已与中原的重要部落联姻,其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独立族属之一。

祝融氏诸部最初活动在豫中地区。《左传》昭公十七年:“郑,祝融之墟也。”杜预注:“祝融,高辛氏之火正,居郑。”《汉书•地理志下》:“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直到周代,河南新郑县附近仍然有祝融氏后人的国族。《国语•郑语》中提到的郐国,妘姓,正是祝融八姓之一。《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郐地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二十二里。”《通典•州郡七》荥阳郡郑州条新郑县下注曰:“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本郐国之地。”郐国在郑国东迁时被其灭掉。鬼族能与祝融氏族人通婚,表明其居住地离豫中不远。参照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鬼族所在地望只能是今山西南部。周原甲骨卜辞有“入(纳)鬼方,事(使)乎(呼)宅(居)商西”,“商西”即殷都之西,殷墟的西面正是今天的晋南地区。那里与豫中地区隔河相望,两族交往起来应是比较方便的。上古时期的晋南地区,民族分布情况复杂,鬼族的周围生活着唐、杨、西夏等方国或部族,鬼族立于其中,与其它民族相生相竞。

鬼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化,是一个从事农业和狩猎业的民族,族群宠大,人数从多,部落林立。在山西南部属于鬼族分布区发现的西周以前的聚落遗址,最大的聚落不过二十多万平方米,其它都是一些中小型聚落,没有发现具有都城性质的超大型聚落。可见鬼族在商周以前没有进入国家状态,还停留在不平等的氏族社会即酋邦时代。商代前期和后期的鬼族事迹,甲骨文和文献都没有记载,文献中提到鬼族时,已是武丁以后的商晚期。《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又《未济》:“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今本《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武丁)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是说商王武丁曾对鬼方进行长达三年的战争。有商一代,迁都五次,中间还有“九世之乱”,自身的内耗必然会令其外控力下降,异族或者下属的方国定有乘机而起者。鬼族在武丁以前可能并不从属于商朝,他们人数不少,分布于商西的晋南地区,对商人构成威胁,也是商人在今山西地区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商人对其发动战争是很自然的事情。卜辞有“贞,王勿乎(呼)妇好往伐鬼方”。武丁是盘庚迁殷后的第四代商王,据史载,盘庚一度复兴商朝,《史记•殷本纪》:“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其后继者小辛、小乙又使王朝中落,同《本纪》:“帝小辛立,殷复哀。”是武丁使商朝的国力达到了全盛,他率师伐鬼族是其在位第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之间,此时应是他统治的中后期。大概在武丁克鬼方以后,鬼族就此分化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成为商王朝的一个方国——鬼方,从此商王朝的势力便进入了晋南腹地。鬼方的首领,史籍称“鬼候”、“九侯”,殷纣时的鬼侯是商王朝的三公之一。《史记•殷本纪》:“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其中的“九侯”,《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鬼侯”;又《战国策•赵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这足以证明鬼侯的地位应当非同一般。《史记正义》:“《括地志》云:相州洛阳县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地,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王玉哲先生考定此处的“洛阳”为“滏阳”之讹。唐代的滏阳县就是今天的河北省磁县,距离殷墟所在地安阳不远。另一部分鬼族属从则在种落林立的状态下继续同中原王朝敌对,他们便是后来的隗姓赤狄。

殷朝末叶,商纣王以奸佞小人为权臣,施暴于诸侯,“三公”因不满而遭到迫害。帝辛二十三年,商纣王杀害了九侯和鄂侯,慑于西周的势力,未敢立即处死西伯侯,而将其囚于羑里,并杀死其长子伯邑考,以此相威胁。为了消除纣王的疑心,西伯昌在羑里专心研究八卦,以韬晦麻痹纣王。帝辛二十九年,纣王释放了西伯昌,并“赐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从此,西伯表面上卑躬事纣,暗地扩大自己的实力,诸侯皆来决平,西伯威望日增。帝辛四十一年(前1050年),西伯侯姬昌病逝,太子姬发立,是为武王。帝辛五十一年,周武王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周武王遵文王遗命,由镐京出发,东征伐纣。帝辛五十二年二月,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武王攻入朝歌,立国600多年的殷商大国,被一个地方百里的部落氏族彻底推翻。

牧野战后,周人代替商人成为天下共主。武王克殷之后,为确保周朝的统治,首次分封诸侯,所封对象有三类:一是古帝王之后,如黄帝、尧、舜、禹的后裔;二是姬姓宗室及功臣,如齐、鲁、燕等国;三是殷商后裔,其目的是安抚殷商遗民。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在王都镐京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周武王三子(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封于今山西省南部的翼城、曲沃和绛县之间的一个古老的小封国叫做唐,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成王封赠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之钟等名贵的器物,赐叔虞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姓贵族人口帮助他去组织新政权。并“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去教导夏民,以戎法去治理戎人。30多年以后,至姬虞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

“怀姓九宗”乃原殷方国鬼方的属民,被早期华夏化的鬼族的后裔。近世王国维从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怀姓即文献中的隗(也有作“隤”、“嬇”)姓,在金文中则作“媿”,也就是说“怀姓九宗”即“媿(隗)姓九宗”。据古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目前已知道有倗氏、復氏、氏、宝氏四宗,限于资料的匮乏,其它五宗尚不得而知。

春秋之世,鬼族的另一部分后裔——赤狄各部落虽有迁徙别处者,大体上还是居于晋东南,与晋人相杂居。赤狄又称翟、狄、翟族、赤翟、狄翟、翟国等,主要有十五个氏族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等,有六个较大的部落群体,分别称作潞氏部、甲氏部、皋落氏部、留吁氏部、铎辰氏部、廧咎如氏部,史称赤狄六部或赤翟六部、狄翟六部,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晋国开始持续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姬据六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大规模进攻赤狄,灭赤狄潞氏部落。周定王十四年(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再灭赤狄甲氏、留吁氏和铎辰氏等部落,至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在晋国与赤狄之间著名的“太原之战”中,赤狄满、洛氏、余氏部落也被晋国所灭。至此,赤狄隗姓部族基本上被晋国所吞灭,赤狄族人大多沦融于晋国,成为晋国臣民。另一部分赤狄族人则向北迁徙,这便是日后汉朝的高车族(丁零)。

2、铎辰氏即段干氏:

当代谱学研究专家根据汉语音韵学分析,发现“铎辰”与“段干”的古音完全相同,说明上古时期“铎辰”与“段干”互为通假,“铎辰氏”即是“段干氏”,“段干氏”亦即“铎辰氏”。段干氏由铎辰氏演化而来。

其一, 铎辰氏部落相当于一个小国,以铎辰(段干)为姓氏符合“胙土命氏”的原则。

其二,当氏称为姓的时候,铎辰便以段干出现,史籍中鲜见铎辰姓的记载。

其三,至今为止文献中所记录的段干人名全部都是战国时代的人物,与春秋末年铎辰氏改称段干姓时间上高度吻合。

其四,文献所记载的段干姓人物大都活动在山西南部一带,与铎辰氏族人的活动地域高度吻合。

战国以后,段干氏几乎在文献中完全消失,其原因便是段干氏省文简化为汉族单姓段氏,世代相传至今。这或许就是中华段姓的真正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