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段氏源流(四)
则六支迁慨况 至中公次子则六,又名桢,任浔阳副尉,生一子,名正四。正四生子二,淳杰四,淳四七,迁山东临淄。淳四七又名文昌,唐穆宗时任西川剑南节度使,同平章事,拜相国,封邹平公。淳四七,生子二,念九念十一。念九即成式,念十一即成范。成式荫补校出郎,官至太常少卿,曾在处州江州吉州任过刺史,成范任洪州剌史。成范生一子,无名。成式有子传世,未注明迁徒之地。吉安永新县,洞庭湖地区、湘中、湘西等地有称成式子孙者。据说有的家谱还称文昌生四子,成仅成式胜天胜云,却没提成范,此理难详。正四长子淳杰四,生和八,和八生列十一列十四。列十四的后裔派名分字与成式和则二的后裔相同,文阊公序中说,列十四迁余干石山,为余干之出祖。余干石山段姓亦称从齐地迁到南昌,五代时因战乱迁至余干石山,顺治年间修家谱,把余干石山称石田,段成式宦途繁忙,始终惦记死去多年的太公。他百忙中来鄱阳祭扫祖宗坟墓,见太公坟墓被人谋侵,便在禾川(永新县)祖父旁大路建一追远亭,以示对远祖的怀念,并拿出工资买田作祭祀之用。此一美举,当地传为佳话,欧阳修、苏东坡、文天祥等名人极为推崇。欧阳修说:“吾邦七大姓,段姓第一贤。”可以说段成式是我们派系的楷模。(资料来源于族谱总谱之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