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查姓溯源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查姓展区
泰州查姓溯源
“查”姓(扎音)。关于查姓的起源,史书上记载的较简略。《万姓统谱》云:“望出齐郡。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徵,文徵孙道始徙海陵(今江苏泰州),至今查代为海陵望族。”清代的姓氏专家张澍认为,查姓即楂姓,是由楂姓而改的。(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真宗与楂道语及姓氏,谓曰: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称之。又问姓所起,引《春秋》会吴于楂以对,自是改之。”当代最有名的查姓子孙,应是金庸金大侠了。金庸原名查良镛,金庸笔名来自于名字最后一字,应用拆字法。
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有一本查氏宗谱,内中详细记载了查氏的来源和变迁,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查良镛(金庸)的祖籍,就在婺源县浙源乡。
查姓,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北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查文徵隐居婺源城西查公山,他是婺源查氏一世祖。十八世查瑜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偕妻儿等来到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里龙山查家桥,查瑜是海宁查氏一世祖。
公元963年,南唐宣(州)歙(州)观察使查文徵谢任,自休宁隐居婺源城西,成为婺源查氏一世祖。查文徵在查公山构庐曰“山光寺”,教孙甄、陶读书,后改为山房道院。 时县令廖平与之友善,凿石引泉,泉名“查公山廖公泉”。查公与廖县令在此烹茶论道,饮酒赋诗,留有《山房遗迹考》、《山房记》、《题山房》等诗篇。公元965年,查文徵因病去世,与夫人赵氏合葬于查公山。
查氏宗祠也称“孝义祠”,是浙江海宁和江西婺源的查氏后裔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祠。它是为纪念五代十国时查氏一世祖查文徵修建的。查文徵曾侍南唐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他弃官后隐居在婺源。查氏宗祠1664年也即康熙三年,由凤山查公艺等人创建。1854年,毁于战火。1864年重建。1898年,婺源和居住在海宁的金庸前辈两支查氏后裔共同投资扩建。该宗祠名扬海外还得益于它的门联上有康熙的亲笔题词:“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寥寥十二字凝练地概括了当年查氏家族辉煌鼎盛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