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丛姓网 > 丛氏源流 丛氏源流

丛姓各支始祖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丛姓展区
山东丛氏世系:据学者丛喜密转丛禾生年谱之《丛氏先代志略》记载:丛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始金氏,汉大将军敬侯金日磾裔,避曹魏乱,于黄初元年来(文登)地处丛山中,因以丛为姓,且名其山曰:“丛家岘”……因宋末金元之乱,必有一二世失考,与今族谱世系不能衔接,惟族谱所载始祖讳德佑……《丛氏先代志略》记载:丛氏原来姓金,是汉将金日磾的后裔。因东汉末年避曹魏之乱,于黄初元年东迁不夜居住,并且改为丛氏,因地处丛山中,其住地命名为丛家岘。又因为战乱,前代宗系失考,明朝修宗谱遂从丛德佑开始。丛氏先宗世系不全,是丛氏的一件大憾事。丛氏的祖先曾几次修谱,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把断缺的部分补上。近几年来,丛喜密兴于丛氏宗族资料的研究,力图理清世系丛氏为金日磾之后裔,金日磾又是汉武帝赐姓为金氏,那么金日磾就是丛氏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赏为第二世、金常为第三世、金涉为第四世、金汤为第五世。按《金日磾传》记载:金汤为汉平帝和新莽时人(公元前7~公元23年),如果确有“金尼”其人的话,应该是改为丛氏的一世祖的父辈,那么金尼就是十二世了。又据史料记载:东汉献帝时(公元189~220年)有金祎其人,乃金日磾之后裔,他反曹被斩,金祎到改姓丛氏(公元265年)相距四十五年,相当于两代人的年数,由此看来,金祎就是十一世。据此可见:从金汤到金祎,中间相隔五世。年数为一百七十年。用六代均之,每代二十八岁,附合人口繁衍规律。据史料载,丛永为四十五世,宋朝大观年间人(公元1107~1110年),从十三世到丛永,其间有南唐时人丛鐇(公元937~975年),丛鐇距丛永相隔一百三十二年。用六代均之,每代为二十二岁,也附合人口繁衍规律,由此而推,他们之间相隔五世,丛鐇可推测为三十九世。从丛鐇向上追溯到金氏的十三世,中间有六百七十二年,用二十六世均之,每世为二十六岁,附合人口繁衍规律,由此看来他们之间相隔二十五世,在这二十五世的漫长岁月中,丛氏再未出现在史籍中。丛太为四十六世,南宋绍兴时人(公元1131~1162年),从太到丛璆,金贞祐时人(公元1213~1216年)相隔五十一年,是两代人的年限,因此丛璆应定为四十八世,从丛璆到丛德佑,元至元时人(公元1264~1294年)又相距四十八年,那么丛德佑当定为五十世,这与《丛氏先代志略》所说:自丛永至丛德佑有一、二世失考的论点相吻合。由于断代之原因,过去修谱,唯从丛德佑算起为一世。造成金、丛世系混淆不清,丛喜密经过考证,把金、丛二氏的世系形成了一个整体顺序:一世金日磾:汉武帝、昭帝时人,公元前134~前86年。

二世金赏:汉宣帝时人,公元前73~前49年

三世金常:汉元帝时人,公元前面48~前33年

四世金涉:汉成帝、哀帝时人,公元前32~前8年五世金汤:汉平帝、新莽时人,公元前7~公元20年……

十一世金袆:东汉献帝时人,公元190~220年

十二世金尼:三国时人,公元221~264年

十三世丛永:晋泰始时人,公元265~?年待考,金氏一族东迁,改金氏为丛氏之始祖……三十九世丛鐇:五代南唐时人,公元937~975年……四十五世丛永:北宋大观时人,公元1107~1110年四十六世丛太:南宋绍兴时人,公元1131~1162年……四十八世丛璆:金贞祐时人,公元1213~1216年……五十世丛德佑:元至元时人,公元1264~1294年 丛 永:乃汉左相金文靖公日之四十五代孙也。自魏曹丕僭号,文靖云孙以勋旧苗裔避乱东迁。至晋泰始年间乃至不夜丛家岘。所姓丛氏遂家焉。文登之有丛氏自此始也。传至宋大观元年,吾永祖始卜着棋山柳林茔而环葬焉。永公生二子,长泰、次宗(应为宇)。是为长峰北山丛氏始祖。莪秘:祖母林氏生二子:长述谦,次述汉,原居山东登州府管文登县柳林庄,吾二世祖述汉,祖母岳氏,生四子:长子长远,次长福,三长信,四长茂,吾三世祖长信,祖母隋氏,生二子:长文德,次薪德,吾四世祖文德,祖母王氏生四子:长赐福、次赐禄、三赐祯、四赐祥,吾五世祖赐福,祖母温氏生一子永茂。次祖母柏氏生二子:次永盛、三永槐,是为辽宁海城丛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