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祝姓网 > 祝氏源流 祝氏源流

浙江兰溪太平西祝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祝姓展区
浙江兰溪太平西祝

中华祝氏网 2012年8月21日 万家姓

  

族名:兰溪太平西祝

分部:兰溪孟湖乡西祝村

堂号:种德堂

始祖:祝巡(晋)先祖:祝 兴 始迁祖:祝 龙

源流:

原为长陵宗。始迁祖祝龙,字如变,号似梅,行荣二(原行云二)太平东祝荣一公堂弟,生于宋代绍定四年辛卯(公元1231年)九月,任京卫学谕。元至正十二年从浦江长陵迁居兰溪县太平乡西祝村(今属孟湖乡)。娶陈氏,生二子:仁、义。今传至二十六世左右。

家谱:

名《太平西祝祝氏族谱》,始修于宋绍兴年间,1995年九修本,祝铭海主修,二卷。卷一:居里图、谱序、源流、学历、传赞、像赞、世系图;卷二:行传。

字辈:

荣 时 恺 镇 叙 贵 崇 增 得 恭 聪 明 贤 睿 诚 敬 缙 绅 维 统 绪 纲 纪 縂 经 纶 缵 积 绵 组 绶 络 缓 委 缨

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五位,人口约一百三十六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5%左右。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祝姓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著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在此际,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祝钦明入朝为相。是祝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炽日昌起来。其中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县)徙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属湖北)迁居歙州。此际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广东者。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谋生。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两省之祝姓约占全国汉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七。

安徽太和县西北部有祝姓村庄18个,均为同姓同族,系明朝年间由山东枣林庄迁来的5兄弟繁衍开来,现有位于黑茨河北岸的祝楼村明代楼院建筑遗址和村内散落的诸多建筑构件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