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姓发源地:山东境内
臧姓总体概述:
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一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
寻根溯源:
臧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据《姓苑》、《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彄(音抠),食采于臧(故城在今山东),是为臧僖伯,其后以封地为氏。
2、用祖先的名字做姓氏。鲁惠公子名欣,字子臧,其后以王父名为氏(鲁惠公之子说仅见黄节厚《百家姓探秘》一书);一说鲁孝公子子彄,字子臧,子孙以王父名为氏。
3、出自他族。辽宁沈阳锡伯族札斯胡里氏,汉姓为臧。
得姓始祖:
臧僖伯。名彄,一说字子臧,春秋初期鲁国人,鲁孝公子。历惠公而降,隐公时官任大夫,鲁隐公以谦谦君子闻名于列国,实乃迂腐之人,彄因隐公去棠地观鱼不适而劝谏,隐公一意孤行,
遂称疾不从。前七一七年,彄病死,谥号曰僖伯。因其食采于臧,其后为别血统所出,以封地为氏,称臧姓,并尊臧僖伯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臧彄子为臧孙达(臧哀伯),达孙为臧孙辰,臧孙辰子为臧孙许(臧宣叔),许子为臧孙纥、臧贾、臧为,许孙有臧赐(臧昭伯)、臧会……,臧姓得姓之始,由于其为鲁国公族的关系,便竞现史册,声震寰宇,但臧姓亦有因权利之争失败而奔齐者。鲁国亡后,臧姓始散居于齐鲁大地,并逐渐在今山东莒县、山东郯城和江苏涟水间地形成大的聚落,后来昌盛为臧姓东莞郡望和东海郡望。秦至西汉间,臧姓以此二地为主源,逐渐播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省份,并且在今河南禹州、甘肃天水一带形成望族,至东汉初,臧宫功封列侯,子孙袭爵,极大的壮大了臧姓颍川郡望(治今河南禹州)。东汉时,繁衍于东海郡之臧姓逐渐散居江苏各地。两晋南北朝时,臧姓发展出现新特点,繁衍于东莞郡的臧姓大批渡江南下,并且名人辈出,显达扬名,逐渐散居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隋唐之际,臧姓东莞郡望仍存,依旧名人辈出。唐末五代时,臧姓徙居江南者甚多,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均有臧姓入迁。宋元两代,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臧姓因仕宦、避难,开辟新的生存环境等原因,渐迁入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明初,山西臧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河北、河南、山东之臧姓有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的,亦有沿海之臧姓渡海赴台,远徙海外者。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前夕,江苏、浙江、福建之臧姓有随国民党败逃台湾者。全国解放后,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加之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制度的放松,使臧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等省多此姓,其一省之臧姓约占全国汉族臧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