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邹姓网 > 邹氏源流 邹氏源流

邹应龙流寓汀州及后裔定居四堡初探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邹姓展区

邹应龙流寓汀州及后裔定居四堡初探

导 言

  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后,其荒淫无度并未有所收敛,甚至把首都临安(今杭州)变成了腐化堕落的“游乐园”。诗人林升怀着愤慨悲痛的心情写下了《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诗,委婉曲折地指斥了南宋君臣苟且偷安,弃汴京故地而不问,置祖宗及中原人民之大仇而不报。却饮宴逸乐于西湖的末日糜烂生活。在最高统治阶层的偏安局面下,政府与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成为“官田”或私田,农民失去生活依托,大多沦为佃户,加上北方农民不堪金人压迫,大量南移,为生活所逼,只好加入佃户行列。由于佃户数目的不断增多,土地占有者——官僚、豪强乘机抬高地租,残酷剥削农民。因此,佃户走投无路,度日如年,潜伏着强烈的反抗情绪。

一、避乱奔汀州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冬,汀州晏头陀(即晏彪)在宁化潭飞寨(又作潭瓦寨,后改称南平寨)发起暴动,转战于闽西北各县之城乡,豪强亦多乘机作祟,干戈不息。应龙时年58岁,因“言路不合”,正居家休闲,为避战乱,率眷出奔江西。未几,沿赣江上溯至原宦游之地——赣州觅友暂避;随后,又辗转东行乘舟经于都由贡水至会昌,转绵水抵瑞金入汀州(时其从弟邹琦在汀供职),待乱平再回泰宁。至汀后,先避居汀之南阳(原属长汀,今属上杭,为汀、杭、连三县接壤之山乡)。绍定三年(1230年)“七月,(陈)韡亲提兵至沙县、顺昌、将乐、清流、宁化………;九月,分兵进攻五贼营,……;十一月,破潭飞寨,夷其巢穴;十二月,诛汀洲叛卒,谕平连城七十二寨,汀境皆平。”后,应龙即返汀寓居。

二、汀城登谢公楼赋诗

  宋代,汀州为闽西首府,山青水秀,物产丰饶,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福、抚两州山峒置州以来,经过近五百年的惨淡经营,楼台亭榭、名胜景点不少,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均有其独特之处,故成为闽中有名都市。应龙因避乱至此,正值闲居期间,乘时了解民情,寻访几经战乱奔波后在汀散失的儿孙,顺便畅游了汀城名胜——谢公楼,一览山城旖旎风光,驱散胸中郁闷。随手写下了《登谢公楼》诗一首(见邹应龙诗文选),以叙胸中块垒。

三、儿孙定居鳌峰山

  历经千里跋涉,应龙一家老少抵汀时,正值汀城兵乱方殷,举家十数口被迫四散,时应龙公次子邹德(字叔颜)、三子邹懋(字叔曾)、五子邹志(字叔思),向东转入120华里之外的山乡——四堡鏊峰山(邹氏入居后,其地称邹家山)之西麓暂避,因见其地树木荫翳,风景秀丽,水源充沛,荒原待辟,可作战乱栖身之地。兄弟三人便率妻小定居下来。由于距汀城山路崎岖,相隔一百余里,也不知失散的父母及其他兄弟去向何处,从此音书阻隔,互不相知。“绍定四年(1231年)二月,陈韡躬住邵武督捕馀寇,贼首晏彪迎降。韡以其力屈及降。诛之”。是年秋,应龙率眷返泰宁。终因关山阻隔,交通不便,客地四堡与故里泰宁之间的联系中断,音书渺然,使家人误以为六郎(字叔颜)、七郎(字叔曾)、八郎(字叔思,应作九郎)在战乱中离开了人世。而在四堡的三个儿子,也不知父母的存亡,于是后来四堡子孙为纪念应龙夫妇,而将其衣冠附以金牌葬于鳌峰山麓之龙子围,并建祭祀亭覆其上,故后人称其地为冢亭里。到元末明初,又建雄伟壮丽的邹公庙于上堡村南,并塑全身座像一尊于其大殿内,让后人瞻仰崇祀。

  随着人口的不断蕃衍,六郎选居龙足(即今雾阁),七郎定居上堡,八郎(应作九郎)择居双井。此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七百余年,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奋争中,已逐步成为一个拥有丁口一万余人的汀州泱泱望族。

四、《行程记》溯源的依据

  四堡邹氏,在入迁客地定居368年(1230-1598年)后的明朝万历廿六年戊戍(1598年)正月,始由应龙十三世孙(六郎之十二代孙)杭州仓大使邹学圣(字宗道,号清泉1523-1598年)、潮州府海阳县县丞邹邦贤(字重珍,号聘吾1546-1613年)、邑庠生邹运光(字道见,号可斋1530-1606年)暨十四世孙、邑庠邹希道(讳宗鲁,号海滨1561-1617年)、邹希孟(讳维宗、字缉鲁1578-1643年)等组成辑谱班子,始创纂成房谱。邦贤为房谱作序云:“余宗出自江省,……宋、元交会之际,兵戈扰攘,民居逃窜,兵燹之后,谱牒无存,……幸《行程记》一册存焉”。于是“将《行程记》加笔削之功,大略敷陈,记载姓氏源流、先人德业,长幼之次序,诞忌之日时,坟茔之形向,经历之险阻,俾后世子孙,见其谱即广其志”。另邹孔华(应龙十六代孙)所作《长房原谱序》云:“始祖邹公(应龙)敕封迭加爵谥,御葬原有封茔,且建之庙,且镌之石,且登之志,威灵所覃,四海奉之……”。清嘉庆廿五年(1820年)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前翰林院庶吉士、军机章京梁章巨所撰《邹氏三修家谱序》云:“长汀一派,亦渔(应作范)阳之分支也,居龙足(今雾阁)之乡。……始祖应龙令公,先朝硕辅,宋代名臣,迁枢密于彤庭,恩纶叠晋。启蒙声于南谷,御笔亲书,秉骨鲠之忠贞,斥权奸之窃柄,直声大振于朝右,馀庆远贻于裔孙……”。清光绪廿八年壬寅(1902年),乡进士文林郎大挑直隶县正堂、长汀近代名学者、七郎公房二十世裔孙邹励成所撰《定敷公祠四修族谱序》云:“我长汀四堡邹氏,邑巨族也。子孙繁衍,分三乡而居,由三乡以迁移各乡者,又数千百家,皆出泰宁文靖(应龙之谥号)公”等记载,均采取四堡邹氏原《行程记》所述。这与邹应龙于宋理宗绍定间避乱江西,辗转来汀的史实相吻合,事实证明了四堡邹氏源出泰宁邹应龙,宋绍定间为避乱徙居四堡。

五、历史的新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屈指一算,四堡邹氏始祖应龙公为避战乱,自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冬,离开泰宁,经江西辗转来汀,其子六郎、七郎、八郎(应作九郎)于绍定三年(1230年)入境定居鳌峰山麓至今。七百余年的繁衍生息,丁口除从四堡外迁各省市县定居者未计外,仅四堡一地就有一万余人。芸窗穗亩,亦耕亦读;闯南走北,工商并举。均恪守:勤奋俭朴,诚挚守信,推已及人,公而毋私,助人为乐,清廉自律,远阿谀、莫贪婪的祖训处世、处事、处人。故明万历八年(1580年)致仕归里的杭州仓大使邹学圣,目睹官场污浊,不愿逐流,而归隐林泉,立志传播先哲名贤之懿德,弘扬华夏文化之精髓,而携带部份古籍雕版返梓,从而开创了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印书业之先河。其子震孟、希孟等,在中秀才之后,继承父志,“广置书田”,以印书发售为业,“游武林”,“走东粤”,“殷富冠都邑”而名噪一时。至侄孙邹葆初于康熙初开始自行刊版印刷后,乡里“多人学步”使四堡雕版印刷业到乾、嘉年间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四大印刷基地之一。当时印坊遍布全乡,雕版汗牛充栋。外出售书人数,每年有六、七百人之多,据有文字记载可查者,自康熙以来,仅外出售书而迁居异地、客死他乡者近千人,他们足迹遍布江南13省138个府州县市,甚至飘洋过海进入台湾桃源、漳化等。亦有不少人驰赴异域他邦,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华侨聚居之地,形成一支庞大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售书商队,故有“邹氏之书走天下”之说。

  由于印书业的兴盛,不仅繁荣了四堡的经济,更主要的是普遍提高了四堡人的文化素养,造就了不少杰出人才。如《幼学故事琼林》的增补作者邹圣脉,《读史约编》、《读书札记》、《彤臣诗文集》行世的邹焜国;以书法名世的邹天官;任台湾水师协镇的邹经;任湖北荆州卫正堂,后迁江南宣州卫正堂,诰授武德骑慰的五品名宦邹斌才;授刑部吏员八品经历司经历的邹启杰;授礼部吏员八品经历司经历的邹秉国;授台湾卫千总的邹世基;授台湾罗汉门千总的邹体德;以诗文名世的邹正国、邹联辉、邹际虞、邹际商、邹际周、邹际昌、邹任翰、邹联奎、邹翼文、邹建中;以善于育才而名世的邹云亭;以宽宏大量、救人于水火,助人为乐的长者邹希孟;以热心公益事业的早期出国华侨邹秉钧等。到了现代,已查明的有:从四堡迁往广东,生于广东的原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先祖在四堡,后迁居到永安,在永安出生的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学者邹韬奋;迁往台湾生于台湾桃源县的东南大学教授邹吉春。近年被评聘为教授、副教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经济师、高级讲师、高级教师、主任医师等各类高级职称的四堡邹姓人员,已遍布全国各地。

六、余音待响

  七百余年的漫长岁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每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时限,与太空的无限时间相比,更是微乎其微。然而四堡邹氏自泰宁入迁以来,经过几十代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的艰苦奋斗,写下了自己新的一页诗篇,为祖国、为民族、为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上可告慰于应龙公及由此而上溯至远古的列祖列宗之前,下能为启迪后裔继志奋进,再创历史新篇章,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为文化科学技术奔向新的高峰作出耀眼的成就。在辛劳之余的月下清淡中,最易引起怀旧,并逗发思乡念祖的情愫。不少因历史上干戈扰攘或其他各种因素而暂时远离故里,最后定居异国他乡的海外同胞,近年回归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这是中华民族念国、思乡、爱同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具有无限凝聚力的特殊因素。水有源,木有本,溯源追本,不忘祖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台湾同胞与大陆人民,同是炎黄子孙,有着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我们希望在台的邹氏宗亲回来寻根祭祖、探亲访友,查清自己的氏族源流,认祖归宗,使之成为促进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力因素。让数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古国,在统一团结的旗帜下,焕发出新光彩,雄踞东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福建连城 邹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