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钟姓网 > 钟氏源流 钟氏源流

钟氏祖公的五次大迁徙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钟姓展区

我锺氏宗族相传为商朝微子启之后裔,自宋微子启发祥享国至秦末历854年,自汉兴启世始祖气公传下至今已有124世,历2204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先祖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年远族繁,百脉千支,难以尽述。现仅就旧谱资料,并参证经史,以烈公→气公→尚公→提龄公为主脉,简略记述我先祖五次大迁徙的经历:

第一次迁徙:东周时期,诸侯争霸,七国争雄,宋微子启后裔离宋避乱入楚。仪公先祖早于春秋时入楚,他于楚共王时(公元前584年)仕楚,封于郧(今湖北郧县,一作安陆)为郧邑大夫。建公奔锺吾(今江苏宿迁西北司吾城)烈公、接公徙锺离(今安徽凤阳市境)。以上诸公离宋后,而先后受姓。

第二次迁徙:上述诸祖公后裔,分别离起源地溯黄河古道和颍河而上,进入当时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散徙颍河两岸,先后定居今许昌、禹州、长葛、开封等地,传至气公、皓公之后,逐步成为汉代颍川地区的望族。仪公主派据旧谱载则分徙入吴,即今苏、浙、皖辖境。此时值公元前286年至公元120年,历经406年左右。

第三次迁徙:值西晋“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造成客家先民大迁徙。我锺氏气公派嗣孙居住颍上,许州长社等地,亦多遭荼毒,纷纷南迁。据《客家学概论》,转引自武平、蕉岭《锺氏族谱》与《崇正同人系谱》载:晋代,锺先之曾孙锺贤,避难南迁江苏金陵,后因岁荒转徙江西虔州,再迁兴国。锺贤之子锺朝初为南北朝宋国侍郎,后升福建都督府大将军,自兴国移居宁化石壁,后迁长汀。(一说贤公是五代时随闽王王审知自中原光州渡江南下的大将。见《客家风情》此与本次谱载时间约晚480余年,贤公随王之事,有误。——编者)。其后较贤公完些的族人,因避侯景之乱(公元548年)自中原迁金陵,传至绍京公(繇公之15世孙)之祖辈于初唐时期再迁兴国定居。这两支族人先后迁居赣南,就成为我锺姓入赣的开基祖。

第四次迁徙:锺贤之子锺朝徙闽以后,随之迁闽的锺氏族人日益增多,当时,以长汀、武平、宁化一线山区为基点,传至逵公生七子,分派边境内的七个县,沿闽、粤、赣边境逐渐向蕉岭、大埔、兴宁、梅州、长宁、上犹、上杭等地繁衍发展,仍至远达沿海的潮州、广州、泉州、海南、漳州等较发达的地区。自唐代起至北宋期间,锺氏宗族在闽、粤、赣这三角地带进入旺盛时期,当年武平有锺半县之称,大埔的尚公后裔,自宋真宗始,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朝,人文丕振,科甲联芳,理公兄弟十四人俱荣登进士,成为北宋时期江南最有声誉的望族。但自北宋末期家声渐趋式微,宋哲宗绍圣、元符之际(1094~1100年)蔡京、童贯为首的“六贼”用事,大兴党祸,株连忠诚儿孙,理公兄弟谕饬子侄各散一方,提龄公奉公命于元符元年(1098年)乔寓广东惠州府长乐县铁炉坝开基,与兴宁县毗邻,是为该两邑始祖。
第五次迁徙: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历经靖康之变(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元军入侵和清军追击南明等多次战乱,都先后大批流徙闽西、粤东北境内,我锺姓族人在此亦已成为客家民系的组成部分,至明、清之际,由于这里的客家人口迅速增长,无法满足客家民系发展的要求,加上自明初以来,日本武士、浪人和商人对我东南沿海的侵扰与掠夺,造成社会动荡,昔日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连年遭到破坏,加剧了客家民系含我锺氏族人的播迁思想。特别是当南明溃亡,反清义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庭为切断东南沿海人民与海上义军的供应,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7月颁布“迁海令”,三次强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又下令内迁20里,我锺氏族人受迁海令所殃,更加速了在清初北上向赣地复迁的行动。

这次北上向赣地复迁行动,就尚公后裔来说,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明中叶(约公元1460年)始,提龄公后裔12~14世孙分别自粤北、粤东迁入赣南之长宁、定南、信丰、崇义、赣县等地;第二阶段,进入清初,在顺治、康熙年间,曾于上述地区繁衍已达十二、三世以后其中有些族人为谋生求发展,离乡背井,沿罗霄山脉东西麓继续北上,进入当时尚有开发余地的遂川、宁冈、桂东、郴州、永兴、资兴、酃县、攸县、茶陵的边缘山区,初多以单家独户进入山区为棚民,披荆斩棘,开垦荒地,以后才逐步定居繁衍起来。如东源房的茂生公和坳上房的展臣公是由长宁(今寻乌县)迁来的,泥湖房的载杨公得小里房的仕才公是由定南迁来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