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俞姓网 > 俞氏源流 俞氏源流

巢湖水师俞氏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俞姓展区
在巢湖市城北数里,有一俞府大村。600多年前,由此村走出的俞廷玉父子投身巢湖水师并成为中坚,出生入死地相助朱元璋东渡大江,为奠定明王朝基业而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据《明史》及《俞氏宗谱》记,俞廷玉被册封为河间郡公;其长子俞通海先册封为豫国公,后改封为虢国公;仲子俞通源被册封为南安侯,并“赐铁券,给宝钞,于巢县盖宅(即俞府村)”;季子俞廷渊被册封为越巂侯,世守建南(即今四川省凉山攀枝花地区)。如此一家之中,父子四人能册封“两公两侯”者,实属典籍中罕见。

  2005年初,卜居于四川西昌的俞廷渊后裔为寻祖问宗,相继发函至巢湖市政府与地方志办公室咨询。同年6月,又不远千里来到“俞府村”,在对宗谱所记之“誓书铁卷”细加考证。同时,又据新发现的史料,对其先祖的身世、民族、姓氏等等提出了诸多与史籍相悖的疑点。他们认为,先祖当为元朝重臣之后,非汉族而属蒙古族;姓玉里伯牙吾氏,而绝非姓俞(余);以致这尘封已逾600年的一段往事,又平地陡起波澜。

  巢湖水师动勋卓著

  据《元史》载,元朝顺帝取得皇位后,生活上更加挥霍无度,政治上则极度排斥异己。于是,太师伯颜更恃宠而骄,诸王大臣莫不人人自危。兼之此时的国库已基本上耗费殆尽,黄河两岸又水患连年,以致盗贼四起,民不聊生。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等聚众揭竿而反,战火四下弥蔓。1354年,已遭黜离京、且由凤阳安丰移居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的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他们为保乡里而聚兵巢湖,八方皆闻风而至,投靠者仅战船就达千艘有余。俞、廖以巢湖湖心姥山岛之南塘为水寨日夜操练,并精心研习水战与陆攻之术。元至正乙未(1355年)春,朱元璋率部攻占和州,正为受一江天堑阻挡去路而寝食不安。在此关键时刻,巢湖水师传出“归附相助”的喜讯,朱元璋喜出望外,忙对幕官李善长说:“吾欲渡江,乏舟楫。通海父子以舟楫相附,良应我机!”于是,他亲自率兵至黄墩相迎,却因走漏风声,在途中遭遇元军截杀。俞氏父子并廖氏弟兄等领巢湖水师拼死相救,与元军中丞蛮子海牙激战。敌结集巨型楼船正欲堵死马塘口时,俞、廖则率猛士攻打黄墩所围之敌,并于裕溪口与海牙恶战。敌军自恃船体庞大坚固,却忽略江河行驶进退不便,俞、廖谙熟水战之术,率水师扬长避短,以小舟穿梭于楼船左右频频击之,终致元军大败。继而,又率师猛攻元军中丞水寨,一举俘敌战船15艘,其后,又护驾送朱元璋返回和州。是年六月,朱元璋一鼓作气挥师渡江,巢湖水师倾所俘敌船全力相助,“乃克采石、取太平(今当涂县)、定金陵(今南京市)”,为明朝之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以俞氏父子为中坚的巢湖水师勇往直前,屡建战功,俞通海于吴元年(1367年)三月,在“围姑苏”之战中,不幸“中流矢”身亡,仅享年38岁。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俞廷玉“攻取安庆阵亡”。俞通源戎马倥偬,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卒于京,享年五十七”。俞通渊于建文元年(1399年),在征讨“靖难”中死于白沟河之役,享年64岁。其父子四人,除前述加封为“两公两侯”外,皆赐葬于南京雨花台戚家山,墓碑至今犹存,字迹尚清晰可见。此外,俞通源尚享受钦赐“誓书铁券”之殊荣,凭此足以证明,巢湖水师对明朝之创建,可谓功不可没。

  四川姜坡惊现“铁券”

  所谓“铁券”,小说与电视剧常戏称为“生死牌”或“丹书铁券”。许是艺术家们为了凸显视觉效果,遂将其“铸”成瓦状的铁牌。现据四川西昌市姜坡俞氏即俞通渊后裔述,他们从明万历四年(1577年)所编修的《俞氏家谱》中查证悉知,所谓“铁券”者,乃御笔所赐“赦免不赦之罪”的诏书。因此系皇帝用朱笔所书,皇帝所书,自然是其中只字片言均不得更改,缘此,后人遂穿凿而称之为“丹书铁券”。惜此“铁券”在俞氏各宗谱中皆记之甚略,以致后人扑朔迷离,所释亦大相径庭。为弥补正史之阙如与正视听,现将“铁卷”全文录(原文无标点,成稿后另加)之于后:

  大明太祖高皇帝赐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安南侯俞通源誓书铁券

  朕观历代,有父及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然不多见。朕起自淮右,驻驿和阳,尔兄通海以所部舟师从人来附,东渡大江,如履平地,及克采石,定金陵,继而两平敌国,勋绩著焉。何大功将集,遽然先逝?朕悯其劳,追封为豫国公。尔实其亲弟,因世其官,以平章镇守江淮,从征东原,多见功效。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为报尔用,是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朕本疏虞,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於戏!勤劳以立事功,恭俭以保禄位,尚其日慎一日,则富贵永延于世矣!

  所幸400多年前所撰的《俞氏家谱》有记、有释,让后人走出了知识的盲区。又据姜坡俞氏《世家源流》记述:清朝定鼎之后,第十二代世祖俞惟良,时任明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职。值此“改朝换代”之际,遂“具辞申免(所任之职),世祖皇帝钦查我祖铁券,知系明初勋臣之后,仍命授原职。”

  通渊后人寻祖问宗

  “盛世修志,旺族续谱”,此乃历代之惯例。为此,四川姜坡俞氏通渊之后裔曾频频来函,询问巢湖水师并俞氏宗族先祖俞廷玉及通海、通源后裔之今况。

  据《清康熙·巢县志》中“河间郡公俞廷玉”条所记:“其先(当为来巢湖水师之前),凤阳临淮人。(至)元戊寅年(1353年)迁居巢县。壬辰(1352年)天下扰乱,招集义旅。甲午(1354年),同廖氏兄弟及男通海、通源、通渊等于巢湖团扎水寨。次年(于)和州归附,寻于裕溪口鲚鱼洲等处攻战有功,侍驾渡江,取采石、太平,……(1379年)攻取安庆阵亡,赠龙虎上将、上护国同知枢密院事,封河间郡公。”龙凤十二年(1366年),俞通海在与元军交战中两度重伤。次年秋,他思乡心切,曾抱病携独生女由金陵回巢湖探亲。归途于裕溪口受风阻,遂将女嫁给一盐商青年周大山。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号大明,都金陵,称洪武元年。是年,俞通海病入膏肓,朱元璋在亲临探视时,察其“死难瞑目”,知他是为“无后”而悲。遂当即敕封其女为“金花公主”,赐婚给周大三并将周姓改俞而入赘,以续俞氏之宗。“金花公主”后裔一直以“长房”身份,聚居于俞府村之东南20余公里处的烔炀镇大、小俞村,现该处聚有五六十户,二三百人,仍常年供奉俞廷玉父子四人画像,每逢年节均顶礼膜拜。

  俞通源一脉,至今已越600年,均聚居在俞府村,宗谱已相继四续,宗祠今又新建,族众达三四百户,相传26世。“昔日旧俞府,今朝成小康村”,村中房屋道路多统一规划,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此外,含山、和县、肥东等县及南京市城乡亦有其后裔聚居,据初步统计,共2000余人,彼此间常有交往。

  关于巢湖水师遗址,仍存于八百里巢湖湖心姥山岛一侧。1989年,原巢湖市方志部门新编之《巢湖志》(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记曰:“古船塘遗址在(姥)山之南侧,旧称南塘,是天然避风港,元末时,俞通海等率水师结寨姥山时修建,船塘全用石头垒成,历500多年(应为600多年)风推流击,依然可见。”现水师遗址,在旅游部门精心治理下,已成为巢湖姥山风景区中一大旅游亮点。

  俞氏家乘初露端倪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史籍。大凡研究姓氏族谱时,常借此而弥补谱谍之遗漏或考证所记之真伪。而对四川姜坡提出的种种疑点,我们借西昌姜坡俞氏“家乘”中的相关资料作“逆向发掘”,并从中寻出众多蛛丝马迹。

  该“家乘”称,四川姜坡俞氏宗祠之内有楹联在柱,柱上赫然而书“元朝宰相家声远,明代公侯世泽长”。联语中所称“宰相”,据俞氏所存之《玉里伯牙吾氏家乘》中“世家源流”节记述:“溯我姜坡俞氏宗源,实为武安城(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黄羊川第七渡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姓玉里伯牙吾氏,大元诏封武平王貤赠太尉知枢密院事,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嫡派子孙。其先世飘华缨、鸣佩玉,累食无封。厥后子孙居官为相者,有燕铁木耳、撒敦、唐其势,元季世臣之家鲜有比其盛者。吾祖秀一公(按:即俞廷玉)系世始祖考武平王铁木耳之嫡长子,大元太师、太平王、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将录军国重事中书大丞相世袭答喇罕大都督监修国史奎章阁大学士燕铁木耳之昆弟。至顺元年三月,吾祖以廷试得赐进士……”

  又四川姜坡俞氏《大宗世系谱》尚有如下记述:

  始祖——大元诏封武平王,貤赠太尉知枢密院事,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

  二世祖——明河间郡公俞廷玉,妣姜氏。墓南京雨花台区戚家山(《宗谱》及《明史》又称“聚宝山”,实乃一地异名),谥武烈。

  三世祖——明越巂侯俞通渊,字镜湖,谥襄烈,墓南京雨花台区戚家山。妣计氏,法名妙贞,墓西昌城南帽盒山。

  ……

  姜坡俞氏自俞通渊至今,已想传24世,族众逾千,多聚居于西昌市东门外姜坡村。

  四川西昌姜坡俞氏宗祠楹联中的“宰相”以及《大宗世系谱》所记“始祖——大元诏封武平王,貤赠太尉知枢密院事,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仅此,已为后人考证巢湖水师俞氏宗族之渊源,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线索,无疑,这一线索对解开这一谜团是大有裨益的。

  古叙事诗再解疑团

  又据姜坡俞氏历代故老相传,并见诸姜坡《家乘》并俞氏族谱者,几乎均辑录叙事诗一首。全诗为:

  吾本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走天涯。

  庐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折柳桠。

  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今散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俞字本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细读《元史》,公元1328年,泰定帝在血雨腥风中,仅执政掌皇权五载,最后死于酒色。当年天顺帝登基,皇帝梦也未能做满一个月。继而是文宗当政,燕铁木耳因为此立下汗马功劳而独专相权。随后,便是明宗在宴席上死于“不明”,而宁宗接了皇位,仅坐了43天“龙椅”就撒手而去。到顺帝践祚后,太师伯颜恃宠而骄,宫廷内的权力之争日趋激化,遂引发了揭竿而起的所谓“红巾之乱”。到(后)至元元年(1335年),又大兴燕铁木耳宗党之狱,致使诸多无辜者惨遭杀戮,身为皇族至亲的燕铁木耳,遭诽谤并被黜免离京,客居凤阳府安丰(按:今寿县境内,属元代安丰路领县,明初洪武二年废。非史与县志所称的“临淮”或“濠州”)。俞廷玉则于“至元戊寅(1353年)迁居巢县”。而“岸上分手”、“桥头折柳”与“十人”之说,是俞廷玉有九弟一妹,均系同父异母所生,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另有一妹之婿入赘,称庚十,皆进士及第,宗谱遂记“九子十进士”。姜坡俞氏宗祠中存联曰:“光前须显十进士,裕后还期五尚书。”“五尚书”者,显然是指俞廷玉祖辈在元朝朝廷之“显赫”。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义军袭击安丰,俞廷玉等深思家族屡遭朝中的迫害,社稷腐败更难以为继,遂与众兄弟相约,聚于庐州(今合肥市)以南的凤锦桥,并深感若是兄弟常聚,其风险太大,难逃被追杀之厄运,且姓氏不改,又最易暴露身份,便取“玉里伯牙吾氏”之“玉”与“余”、“俞”谐音而隐姓,并折柳为记,以喻“同族同心,永相留(柳)念,繁衍世族,落地生根”。

  俞廷玉在与诸兄弟分手时,来巢湖组建水师时,始名“余德元”,即原本源于元朝,世代承受朝廷恩德。后因在他人盘诘其身世经历时,为避免发生意外,又改称是“河间大族俞氏之后”,名“俞廷玉”。如今,分散于四川、安徽、江苏、湖南、云南、贵州等省的同族后裔中,尚有“俞余一家”、“俞余同宗”之说。

  成都晚报又添新证

  2004年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曾在央视及地方台相继热播,《成都晚报》于当年11月2日以《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双流》(双流县隶属于成都市,在其东郊)为题,报道了双流县煎茶镇尖山村71岁村民余朝元在观看电视时惊呼:“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尖山村余姓族人的先祖。”记者余宰贵、钟辉为此而专程去余朝元老人处探秘,并在一卷绢面装帧、但已破损不堪的《余氏族谱》上,清晰看到存有“乾隆五十年”的字样。这“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表明此谱所续之年。谱内页卷首处,介绍了先祖渊源为“元之先,本胡地蒙古部下人也,与女贞国为邻……孙世袭爵,至十世孙,其势愈大,名曰铁木真……”谱中还记有“九子十进士”与“铁木鉴(‘鉴’、‘见’谐音,‘见’又与繁体字‘儿’字形近,疑为续谱传抄时,误将‘儿‘、‘见’相混)是铁木真后代”等。《成都晚报》又记,“村上老一辈的余朝仙、余朝清、余朝兴几兄弟也表示,小时家里也藏有这样的族谱”,“祠堂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该报还称,此族谱已送到成都市文化局文物处,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对族谱所记载内容考证,结论是“内容与史实基本吻合”,并确认,居住在双流的余氏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神州华夏,原本是多民族聚居的大国,几千年来,在彼此和睦相处的同时,又因婚姻、商务或灾害而频频流动,可谓司空见惯。而巢湖水师俞氏家族之身世、民族、姓氏等等之谜,尤其是其“源头”,即俞廷玉父子的祖辈,史籍中无片言只语,这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中央民族事务部门也正在对此“寻根问源”。连曾任国民政府西南边政设计委员会简任专员、自称是“蒙族亲人”的张伯伦老人,于2004年12月8日,即年已91岁高龄之际,还亲笔为西昌姜坡俞氏宗祠题写了“邑之名族,蒙古世家”八个大字。

  笔者深信,尽管此事已越600多春秋,倘能得到省内外知情者和史学界名家学者援手,这初现端倪的谜底,不用太久,定会拂去岁月的尘封而柳暗花明。

友情链接

07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