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阳姓网 > 阳氏源流 阳氏源流

迁徙分布始祖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阳姓展区
始祖

阳樊(姬樊)、季孙阳虎(阳货)、阳处父、令尹子瑕(公子瑕、芈瑕)、耶律·大石、别帖乞·屈出律、杨大巽(阳大巽)。阳姓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后的周景王时,景王姬贵将自己的小儿子樊封在阳邑(今河南省济源东南),世称阳樊。周景王少子的后裔因为躲避内乱来到燕国,并以原来封邑名中的阳字作为家族姓氏,遂成阳姓。阳氏后人多奉阳樊为阳姓的得姓始祖。

欧阳氏的分支

大量阳氏族谱显示多数阳氏源于欧阳氏。

迁徙

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中国大陆名列姓氏排行榜的第一百六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约六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7%左右,望族出沂水郡、陇西郡。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故国。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方。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另外,关于阳氏的源流,《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

分布

山东省的泰安市泰山区、新泰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阳朔区、临桂区、灵川县,甘肃省的东乡市、陇西县,河北省的玉田县,湖南省的道县、醴陵县、攸县,四川省的广元市朝天区、南充市营山县、南充市西充县(观凤、青狮、仁和、双河等乡镇)、巴中市平昌县、自贡市、宜宾高县,贵州省的威宁市,重庆市的梁平县,湖北省的广水市,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省南康市,江西省上犹县,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阳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