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袁姓网 > 袁氏源流 袁氏源流

天台袁氏源流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袁姓展区
浙江天台袁氏历世源流考

  

袁水清  主编

  

     中华姓氏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姓氏文化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深入揭示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揭示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家族、家庭精神,阐明著名姓氏家族、人物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等,不仅对中华姓氏的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和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人根据历代《天台袁氏宗谱》、《中华姓氏谱·袁》等有关资料,对天台袁氏的历世源流进行探究,尚祈行家不吝指正。

  

一、寻根溯祖

  

     袁氏姓源可远溯至上古时代的妫姓(妫,得于水名),为黄帝支系之一大族,有虞氏的后裔,是上古八姓之一,堪称中华姓氏的鼻祖。经过帝舜(又称虞舜)的发扬光大,妫舜一脉,蕃衍尤旺。袁氏有幸源出于此,祖系灿然。

  

黄  帝——中华民族之祖。正妃嫘祖生有二子,其一为玄嚣,号青阳;其二为

  

           昌意。

  

           玄嚣→乔极→高辛(帝喾)→放勋(帝尧)

  

昌  意——黄帝之二子。

  

高  阳——帝颛顼,号高阳氏。

  

穷  蝉——颛顼后,帝喾立,后传之帝尧。故穷蝉以至虞舜,皆微为庶人。

  

敬  康——

  

句  望——

  

桥  牛——

  

鼓  叟——

  

虞  舜——传位于禹。

  

商  均——商均为舜次妃女英所生,长妃娥皇无出。被封于虞地(今河南虞

  

           城)禹子启建立了夏王朝,经常攻击有虞氏部,被迫四方避难。

  

虞  思——移封于商(今陕西商县)

  

遏  父——又称瘀父,阏父、陶正之官,周文王特意将长女许配于他。

  

妫  满——帝舜三十二代孙,周武王元年,建立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

  

           阳)谥号胡公,故又称陈胡公满、胡公满。率先奠定了陈、胡二

  

           姓的发展根基。继之而兴者又有田、孙、陆、夏、王等十余姓。

  

           有“舜裔众氏之祖”的称誉。

  

申公犀候——成王十九年甲辰嗣位陈侯,是为孝公。

  

靖伯庚——申公嫡子突继位国君,而庶子靖伯庚则为陈国卿士。

  

季子惛——昭王七年乙未嗣陈侯,谧愍公。

  

仲牛甫——穆王九年戊子嗣陈侯,谧甫公。

  

圣伯顺——穆王三十七年丙辰嗣陈侯,谧顺公。

  

伯他父——共王九年癸未嗣陈侯,谧文公。

  

戴  伯——世袭。

  

郑  叔——世袭。

  

仲尔金父——世袭。

  

庄  伯——懿王二十三年已酉嗣位,卒谥庄公。

  

诸    ——字伯爱、亦作伯辕。

  

(诸之子)——佚名(无考)

  

涛  涂—— 一名爰仲(袁诸孙)。赐邑阳夏(今河南大康),世袭陈国上

  

           卿。春秋之际,爰、辕、袁、溒、榬、援六子相通,同音同宗,

  

           一本同根,蔚为奇观。袁涛涂以王父字为氏,肇于轩辕取制车之

  

           义,后以辕为氏。是袁姓史上无人可替代的开山鼻祖,即得姓始

  

           祖。赐谥号宣,又称袁宣仲,因其余荫,后世代代为官。

  

选    ——

  

声子突——

  

惠子雅——为司、奔郑。

  

颇    ——《左传》称之为辕颇,陈国司徒

  

告    ——秦庄襄王二年癸丑,举家避难,带领族人迁到河、洛一带。

  

政    ——告公少子。规定了本族人以袁为氏的取姓做法,是以“袁”字单独

  

           立姓的开端。即立姓始祖。至此,一姓六字的奇特现象,在秦汉之

  

            际划上了一道休止符。

  

袁  生——袁颇九世孙。刘邦谋士:出良策使刘邦扭转被动局面,为最终战胜

  

           项羽奠定了基础。

  

袁  玄——

  

袁  干——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后举家从河洛迁徙阳夏(今河南大康)

  

袁  良——袁干五世孙。西汉平帝时举明经,任太子舍人,东汉建武中,至成

  

           武县令。生二子。长子袁昌、次子袁璋。

  

袁  昌——明帝时为武威令,从陈      袁  璋——河南陈郡袁氏的始祖。

  

           郡阳夏移居汝南郡汝阳                其子袁滂生四子,袁

  

           县(今河南商水西北)成                 涣、袁霸、袁徽、袁

  

           为汝南袁氏的始祖。                  敏。俱很有名望。

  

袁  安——字邵公,举孝廉入仁,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等职。东汉章

  

           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为司空(三公之一)生三子,长袁赏、次

  

           袁京、三袁敞。长子封为郎官,其长子袁赏十九岁因上书激怒外戚

  

           大将军梁冀,被活活打死,后不传。

  

袁  京——安公次子,官拜郎中、侍     袁  敞——安公三子,安帝元初三

  

           中、蜀郡太守。                      年(公元116年)任司空。

  

                                               子袁盱为光禄勋。孙袁

  

                                               遗汉末山阳太守。

  

袁  汤——(京公次子)恒帝时为司空       袁  彭——广汉南阳太守。顺帝

  

           司徒、太尉。生三子。                 时为光禄勋。

  

袁  成——左中郎将     袁  逢——灵帝朝为司    袁  隗——先于袁逢历

  

           (汤长子)               空三老之一              任三公献帝

  

                                  生三子。                时任太傅。

  

袁  绍——八校尉之一,  袁  术——(逢公次子)中郎

  

           汉末最有实力            将,汉末诸侯。

  

           地方诸侯。濮            曾称帝。被奉

  

           阳袁氏之祖。            安徽寿春袁氏

  

           生三子,长袁            之祖、襄阳袁

  

           潭,为青州刺            氏之祖。

  

           史,次袁 熙,

  

           三子袁尚。

  

袁  熙——(绍公次子)幽州刺史,被奉为河北东光袁氏始祖。

  

袁  实——

  

           汝南袁氏自安公始,四世间先后有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

  

           等五人位居三公、世宰相位,政坛上名硕相望,引领风气;学术上

  

           则以专司孟(喜)氏《易》见长。有累世经学之誉。四世三公,光耀

  

           一门。整个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

  

           公令仆一十七人”于此可见袁氏人才辈出,累世官宦之斑。

  

袁令喜——袁熙十三世孙,生三子。

  

袁异弘——令喜公(长子)历泸州参军。

  

袁恕已——武则天时任司刑少卿,后参与宰相张柬之发动的政变,尽诛权宠。

  

           相中宗,封南阳郡公,后被权臣所害。

  

袁建康——历淮阳太守。

  

袁  高——给事中,拜礼部尚书,有良臣之誉。

  

袁德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袁进朝——历成都少尹。

  

袁忠义——为忠武军节度判官,累赠司空。

  

袁敬初——职太府卿,累赠司徒、驸马都尉。

  

袁象先——仕后梁,屡有军功,生子二。

  

袁正辞——(长子)历雄、衢二              袁  羲——(次子)后周世宗显德

  

           州刺史。                             中为沧州节度使。

  

袁  凤——(正辞公长子)字景文,左补阙,谪为扶风令。生二子。

  

袁  节——字介卿。

  

袁  贞——五代时,天下未定,隐居丘园。

  

二、天台袁氏

  

元    ——字昌年、宗仁(成)公。宋兴,由汝南之汝阳县徙青州。登宋咸平元

  

           年戊戍科进士,授越之新昌县令。乐天台山水之胜,又尝寓居于

  

           台,生一子田,为天台袁氏始祖。

  

田    ——字存耕,赠御史大夫。

  

宠    ——字思嘉,宋壬午科进士,仕至御史大夫。生五子。“满、彀、毂、

  

           方、阑”。

  

彀    ——(宠公次子)宋嘉佑辛丑科进士。祥符县丞,由新昌迁居四明城里广

  

           盈仓边(四明袁氏则以彀公为祖)

  

林    ——字华林(彀公长子)赠资政殿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臬    ——字文臬,( 林公长子)赠银青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同知枢密院

  

           事。

  

昇    ——号资道,宋明州府助教,累赠太师越国公。娶杨氏、赠齐国夫人,

  

           合葬鄞县桃花乡胡岙。奉敕建广思崇祖寺守墓。

  

韶    ——字纯父,号彦淳,宋淳熙丁未科进士。历官少傅、资政殿大学士。

  

           同知枢密院事、银青光禄大夫奉化郡公累赠太师越国公,娶陈氏赠

  

           周国夫人,葬慈溪鸣鹤村胡岙,建定水寺守墓。

  

似  道——(韶公次子)字子渊,号静寄,又号竹林,以父荣恩补授朝列大夫,

  

           知严州军事迁中顺大夫,知处州事,元累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

  

           上轻车都尉会稽郡侯。

  

洪    ——(似道公次子)字养宏,又字季源,以大父荣恩补朝奉郎通判建康府

  

           事。元至正十五年召见,授朝列大夫同知邵、武、温处三路总管府

  

           事,赠中奉大夫浙东道宣尉使都元帅护军会稽郡公。葬桃源乡慈蹊岙。

  

栋    ——(宏公三子)讳栋,字文一,号顺庵公。元大德间以孝廉荐授翰林侍

  

           讲。出为浙东各路儒学提举。进阶中宪大夫,晚年乐天台山水之

  

           胜,遂辞四明家邑西义井。后结庐赤城山,著《乐天乐》,咸谆甲

  

           戍二月初七日卒,娶穆氏,合葬溪南银山之原。兄袁楠,官至同知

  

           枢密院事,赠中奉大夫,行中书省参加政事护军追封陈留郡公,谥

  

           文清。

  

贯  之——字希曾,号熙斋,元舍人礼部会同馆典仪,娶金氏,合葬菱塘岙,

  

           为天台袁氏十二祖,生三子。

  

松庵公——字仲祥,讳天佑                   竹庵公——字仲仁,讳梦吉

  

梅庵公——字仲范,讳天赐

  

     自此始,天台袁氏以松庵、竹庵、梅庵三公为三大宗派,逐步繁衍为二十五个支派,现计人口一万余人。

  

     从始祖元公开始,至今已发展到37世,袁氏宗谱自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元公十二世孙贯之公始修以来,已累修十三度。

  

     综观袁氏一门,人物殷盛,名宦迭起,高族显贵,竟追风流,他们或以仕宦腾声,或以林泉肆志,或以才华擒藻,或以笃行留馨,在各个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天台袁氏迁往各地概况

  

     1、始祖元公玄孙袁彀,字用行,登宋嘉佑戊戍进士,知开封府祥符县事,迁徙至四明广盈仓。

  

     2、玄孙袁毂,字用载,登宋嘉佑辛丑王俊民榜进士,始试开封,复第一,苏轼次之。授杭州通判,历官朝奉大夫,知处州府事;曾迁徙四明(今宁波)。

  

     3、玄孙袁阑,字用希,迁往馀姚五部湾,娶刘氏。

  

     4、始祖曾孙袁辰,徙至上虞小越镇,遂为本支袁氏始祖。

  

     5、十一世祖袁衢,伸公次子,徙居嵊县上碧溪,娶董氏。

  

     6、四世祖方公迁奉化塘岙,娶孔氏。

  

     7、十二世祖逊道公徙新昌九都,娶邹氏。

  

     8、顾公迁诸暨;九世祖慎之公迁汉溪;九世祖一夔公迁琅珂;十世祖三友公迁西山,悌公迁居夏田;承之公迁居越城五云乡。让四公迁居杭州五府前。以上各公均系元公子姓,因宋元用兵,为避乱而迁徙。后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支派始祖。到目前为止,天台袁氏子孙后裔(除天台外)已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台北、南京、杭州、四川、成都、苏州、宁波、宁夏、黑龙江、丹城、芜湖、嘉兴、安吉、诸暨、三门、象山、嵊州、磐安、慈溪、奉化、宁海、馀姚、黄岩、新昌、临海及美国、智利等地,在那里艰苦创业,建设自己新的家园。

  

四、天台袁氏行第情况

  

     因天台袁氏十二世祖贯之(熙斋公)在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修谱时,会同四明(上虞、宁波等地)袁氏伯叔,议定通谱,故列天台袁氏行第,以备参考、对照。

  

祖先:(20世—24世)讳:本应必日逢

  

                   字:尚惟汝叔圣

  

后续:(25世—44世)讳:文学大家声,英贤相继生,通儒闳伟略,复汉进昭明

  

                   字:子善承先德,光辉守礼经,天人树师表,孔教作藩屏

  

五、天台袁氏基金会现任负责人:(以便各地袁氏叔伯联络)

  

     会              长:袁相济(06-07-18已病逝)袁祥肖(现任)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袁水清

  

     副      会      长:袁贤灿、袁相安

  

     常              委:袁柏林、袁贤海、袁相水、袁阿二、袁相耀、袁继岩

  

     天台袁氏家谱暨天台袁氏基金会网上创意:袁纹标

  

     摄影、摄像、照片提供::袁纹标

  

六、天台袁氏每年活动时间定性:

  

     1.大年初一平镇上袁宗祠签名祭奠。

  

     2.每年清明日的头一个星期日上午9.30时到达上求总先祖集体祭典。

  

     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天台袁氏基金会成员聚会商讨相关事宜及讨论通过下一年聚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