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叶姓网 > 叶氏源流 叶氏源流

广西横县叶氏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叶姓展区
祖 宗 谱 序 叶公好龙寓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对叶公的起源知晓的人恐怕不多。叶公出自河南省叶县,叶县处中原腹地,在古代是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叶县是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结合部,文化积淀

  祖 宗 谱 序

“叶公好龙”寓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对叶公的起源知晓的人恐怕不多。叶公出自河南省叶县,叶县处中原腹地,在古代是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叶县是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结合部,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苏东波、韩愈、欧阳修、梅晓臣、黄庭坚、范仲淹、于谦等名家都在叶县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叶县曾为应、许等国都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造就特殊的历史人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春秋末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叶公沈诸梁就是这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生于楚平王五年,鲁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封为河南省叶县尹(县官),因楚国县尹通称(公),沈诸梁故号(叶公),今天追寻叶氏之源,把叶公沈诸梁尊为叶氏初祖。

叶公在治叶期间,励精图治,劝农桑,兴水利,淳理民风,使地富一方,境强四域。叶公是一位急功好义,德高望重,甚得民心的“父母官”。更可贵的是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白公胜以自己父亲是王储为由发动叛乱,企图恢复王位,令尹子西、司马子期被杀,楚惠王被囚禁。叶公闻讯后出兵千里挺进郢都(今湖北省钟祥县西北)平定了叛乱,白公胜奔山而缢,使楚国转危为安,佐楚惠王复位,叶公有功于楚国,被封为楚国令尹司马,身兼二职,可谓集权贵于一身,但他不居功自傲。不贪恋权位,协助楚惠王料理朝政,在楚国稳定后,荐贤让位,告老归叶(回叶县),有“叶公治县,有平乱导利之政,有存国之劳,而无存国之利”。政绩卓著,高风亮节,堪称后世楷模。

叶公死后葬在旧叶乡旧叶村,当地人民建有叶公祠、叶公问政处、叶公玩龙台、叶公陵园、叶公墓,是后人和叶氏后裔祭祀先贤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的大批叶氏后裔来寻根问祖和吸引大批游客旅游观光。为缅怀叶公先贤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河南省侨联、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会、叶县人民政府和2000年世界叶氏联谊会于2000年10月5日—8日在叶县承办叶公文化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河南、湖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叶氏后裔、华裔的叶公文化研讨会代表团和专家300多人参加研讨会。我作为叶公后裔106代孙庆幸获邀参加共同探讨叶公文化。全国政协、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协、省侨联、平顶山市、叶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也到会指导。

新华社、河南省日报社、河南电视台、平顶山市日报社、平顶山市电视台等中央、省、市新闻单位共50多名记者到会采访报道。

会议共征集论文41篇,为了对叶公文化的历史底蕴进行更深层的挖掘,会上,还请了河南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朱绍候教授、郑州大学博士张国硕副教授和叶县文化局李元芝局长先后宣读了论文,从不同侧面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对叶公文化进行了的进一步探讨。会议畅谈了叶公文化的历史渊源,对叶公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作了深层次的探讨,作为世界叶氏后裔的祖地——叶县,为弘扬叶公文化,举办这次研讨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价值将不可估量,对弘扬叶公精神,为后人树立光辉榜样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叶公106代孙枝添供稿刊载:横州日报2001年1月2日第三版)

1、叶氏远祖

椐史料和姓考,叶氏源流可归纳为:叶氏自商代轩辕黄帝始,至周文王的大分封时期为姬姓,聃季公的三代孙后为沈姓,沈尹戌之子——沈诸梁公起易沈为叶,称谓叶氏始祖。

寻根溯源殊途同归

周文王后稷帝喾玄嚣

叶公 沈诸梁 沈尹戌 黄 帝

楚 王陆终颛琐昌意

叶氏远祖一线源流

太初始祖黄帝......周文王——聃季公——秘公——正公——钦公——纪公——文彬公——昆公——作楫公——崇宁公——全昭公——应祥公——及竹公——悦公——定桂公——昌公——汝弼公——国正公——昭和公——德珊公——有禄公——玉成公——丽敏公——尹戌公——诸梁公(叶公)  

2、叶氏来源

提起叶姓,人们很可能会联起到“叶公好龙”的典故,“叶公好龙”出自汉人刘间《新序·杂事》,是一篇抵毁叶公的传说故事,其实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位勤政爱民,靖难救危,颇有作为的人。广西日报2004年4月11日3版和南国早报2004年4月11日15版报载新华社郑州4月10日电:——叶公“好龙”含冤千年,专家如今呼吁平反——(附插全文)。据认为,叶公是叶姓始祖,是春秋楚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有人对“叶公好龙”提出新解:“叶县民间所广为流传的一首七言诗:叶公伟续万古存,平乱问政定乾坤;畏龙本是千年误,爱民自有父母心。”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文王之后庄王曾孙,是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戌的儿子,沈戌是聃季之二十三代孙,在本平王时为左司马。受封为叶邑(今河南叶县)《史记·楚世家·集解》楚邑大夫皆称公,所以沈诸梁被称为“叶公”。从此沈诸梁便以邑名“叶”为姓氏了,以后他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就是叶氏,流传于世。

叶氏族谱列始祖为诸梁战国时楚邑令;2世祖叶重,3世祖叶凝,楚大夫;14世祖叶淑和,秦长沙太守;20世祖叶崇,西汉颍川太守(河南省禹县)骠骑将军;47世叶尤,汉太尉;53世叶望,东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创修了第一部“叶氏宗谱源流”;55世叶琚,因任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令而在当地安家。

57世分为三支:叶游,礼部待郎,徙福建建宁府安县令。

叶愿,工部员外郎,徙河南省新安。

叶俭,苍梧太守,徙浙江缙云。

77世叶逵, 赠刑部待郎,自缙云迁湖州(今属浙江);

79世叶纲: 赠紫光禄大夫,徙居江苏苏州;(责任编辑:广西姓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