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氏的来源
《吕氏春秋》著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之前,保存资料较希有,书中提及两个氏“沈尹”的人:
一个时代较早,叫沈尹茎,说楚庄王(按:五霸之一,公元前613——591年在位)以他为师,他推荐孙叔敖(按:蒍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代己做庄王的令尹,遂成霸业。《吕氏春秋•不苟论》说:
“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2]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
一个时代较晚,叫沈尹华,说楚威王(按:公元前339——329年在位)向他学书法。《吕氏春秋•先识览》说:
“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厘恶之。”
楚庄王时(按:公元前597年)还有个中军将军(按:“将军”即“掌管军队”的意思,不是常设的官名。这种官职往往都是临时任命的,事后就解除了,回去做原来的工作)叫“沈尹”,而孙叔敖当时的确是令尹。《左传•宣公十二年》说:
“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蒍敖为宰”
“令尹孙叔敖弗欲”。
我们一看就知道“沈尹”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官名,因为楚国“X尹”都是官名,“尹”是“长官”的意思。平时人们都叫他“沈尹”,官名就成了他的人名了(现在社会上还有叫人官名的习惯)。
他是《左传》中最早出现的“沈尹”,随后名冠“沈尹”的人就突然集中多起来了,所以这个“中军将军”大概就是“沈尹”氏的来源。
沈尹果然有势力,公元前584年,他瓜分过别人的财产。《左传•成公七年》说:
“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
这是当时的“分室”制度,强宗的分掉弱宗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