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褚姓网 > 褚氏源流 褚氏源流

褚氏源流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褚姓展区


  褚姓,为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据《中华姓氏大全》载:“周代有褚地,洛阳县南有褚氏亭,居者以地为姓。”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褚姓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生公孙肥,子孙因为褚氏。汉梁相褚大,元、成间有先生少孙,裔孙重,始居河南阳翟,裔孙招安东将军、扬州都督、关内侯。孙砉字武良,晋安东将军,始徙丹阳,五子……”  

  据褚衍田先生考证:褚砉五子,长支居山西洪洞县,其后有褚氏名人褚铁,为铁官司寇。二支居河南睢县,明末有褚泰初任翰林院大学士;褚泰珍得中第四名进士后,任甘肃临洮令。清代有进士褚展声、褚有声、褚自声、褚来声,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共同参与编纂《四库全书》。三支居浙江余杭县,南北朝时有褚渊,初为宋仆射、护置将军,被萧道成举荐为右卫将军,共掌军机大事,及萧道成即位后,即以褚渊为司空。唐代有褚遂良、褚国祥、褚国宝、褚国栋,皆系甲榜进士。清乾隆庚辰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褚寅亮得中进士;褚菊书中举后,初任兖州刺史,后任滁州太守。光绪初年,又有褚成博任京都飞虎大将军。民国有褚民谊,当代则有褚时达。四支居辽东、燕、冀之间,其后有褚德荣任辽东太守。五支居琅琊(今临沂市)及兰陵(今峄县南常里),东晋时有名人褚裒,为侍中、征讨大将军。由此迁往沛县,再迁梁山的褚氏名人有褚玉璞,民国初年被封为威武大将军、直隶省督办兼前敌总司拿等职。  

褚姓,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子瑕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居民以地名为氏。褚姓还有另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为姓。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褚姓,起源有多种说法:1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褚师,亦称市令,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掌管集市和贸易,兼有今商务部长和工商管理局局长的职能。后来宋国、卫国、郑国等诸侯国都设有褚师之官。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年》中就记载:“郑公孙黑请以印为褚师。”这里说的“印”,就是指郑国大夫印段,曾作著名的《蟋蟀》。褚师,就是市官,因此又称褚师印段、褚师印等。周景王姬贵五年(郑简公姬嘉二十六年,公元前540年),郑穆公姬子兰之孙公孙黑曾试图作乱,被子产(公孙侨)发觉,予以制止。公孙黑自知不免一死,遂请求让印段出任褚师之职。由于印段确然十分有才华,子产便批准了公孙黑的请求,然后令公孙黑自缢而死,免得由司徒来论罪,那样会株连许多别的人。在褚师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西周时期,有一个叫“褚”的地方(今河南洛阳),在史籍《左传》中更明确地提到洛阳县南部有一处褚氏亭,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上也记载着洛阳有褚氏渠,两书同时认定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在褚地居住之著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3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的封地,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褚氏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期,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个儿子叫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因“其德可师”,故时人称之为褚师。在子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亦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也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师氏,还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褚氏被史称为褚氏正宗。褚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段为得姓始祖。4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褚库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褚库尔氏,亦称楚库勒氏、车勒库勒氏、车克里氏等,满语为Cukule Hala,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支流黑河以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以地为氏。后有达斡尔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在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褚库尔氏多冠汉姓为褚氏、楚氏、金氏等。5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萨尔图氏,源出元朝时期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后裔,通古斯语为“Sartu”,世居敖汉部(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扎鲁特(今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rtu Hala。在明朝时期,萨尔图氏族人中即冠汉姓为山氏、萨氏等。萨尔图·褚库逝世后,其子萨尔图·海存承袭其职爵,并以父名“褚库”为姓氏。在褚库氏族人中,还有后裔子入伊斯兰教者,以先祖之名汉化为单姓,成为今天的回族褚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