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开姓有三大渊源,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039年至公元2010年,历经三千五十载。渊源一,以国为氏,出于姬姓。《左传》上记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封周公姬旦第四子姬苴字靖渊为邢国侯,设国都于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其后邢国侯子孙以国为氏,这是邢姓的主体。公元前659年邢国迁都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于公元前635年被卫国灭亡。世居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献县东南)的邢国侯第十二代裔生邢蒯,由此推论,以邢国侯靖渊公为开姓祖,其下一世到春秋时的邢蒯公,共一十三代,此间世系无从考究。传至唐朝时的邢君牙公,为靖渊公五十四裔。从邢蒯公到君牙公之间,三十六代世系排列的名讳,我们一时难以考证其传承关系,只得暂作为其世代时段的代表来继述,待后查证。渊源二,以邑为氏,出于邢丘。早先是晋大夫邢公巫臣的芈姓人居于邢丘,其后人改为邢姓。后来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之后、晋太子韩宣子之族居于邢丘,自韩严后改为邢姓。渊源三,以荣为氏,出于他族。邢氏家族显贵,名人辈出,为民所向往,为民所仰慕,一些少数民族以邢姓为荣,改为邢姓。北魏时期,氐族人的一支改为邢姓;清代,满州八旗中性佳氏改为邢姓;黎族姓氏中原有拉海氏也改为邢姓;彝族、蒙古等族中,也有人以邢为姓。
湖北省的阳新、黄梅、武穴、黄州、新洲、浠水、通城、郧县、广水、汉川、随县、安陆、郧西等县市区邢氏与江西省邢氏和安徽省的庐江、无为及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地部分邢氏同根同源,共祖共宗,都是吴楚邢氏太祖君牙公后裔。其中,武穴邢氏自君牙公十二世裔公甫公后分支,黄梅邢氏自君牙公十四世裔英公后分支,湖北其他县市邢氏和江西邢氏、陕西和安徽部分邢氏都自君牙公二十三世裔凯公后分支。吴楚邢氏与其他邢氏宗支一样都在所居地世代繁荣,优化素质,优化环境,优化发展,大展名门望族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