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一
源于姬姓或姞姓,关于“项”的最早记载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但说法见异。《左传》记载“鲁僖公十七年师灭项”,而《公羊传》和《谷梁传》则记为“齐恒公灭项”。这三书记载,虽说在“灭项”上有争议,但源流方向是一致的,说的是周封项国,后被灭。
唐代谱牒姓氏专家林宝著《元和姓纂》,其记载:“《左传》云灭项,《公羊》曰为齐恒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服孔子,燕下相人,为楚将,子梁,梁兄 子籍,号‘西楚霸王’,项他、项伯、项襄之族也,汉初并封侯赐姓刘氏。”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大宋重修广韵》,又称《广韵》,其记载:“项,姓。本姬姓国。《公羊》曰‘为齐桓公所灭’,子孙因以为氏,项燕为楚将,生梁。梁兄子籍,号‘霸王’。宋高宗绍兴三十一(1161)年郑樵所著的《郑通志·氏族略》记载:或言姬姓之国,故城在今陈州项城县东北一里。为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孔子师之。又汉赐姓刘氏,周赐辛氏,望出辽西。南宋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篇》记载:项氏,姬姓。齐桓公灭之,以国为姓。项橐、项燕、汉项曼卿、吴项峻、唐项斯、宋项世安.
项氏来源很单一,除上述资料记载外,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其中“封于项”早在唐朝司马贞等《史记三家注》关于《项羽本纪》中“封于项”的注释【索隐】:“《地理志》有项城县,属汝南。”【正义】:“《括地志》云:‘今陈州项城县城即古项子国’”确切的说出了“封于项”是古项子国,所以项氏来源基本为古项子国。
源流二
源出芈姓。战国后期,楚考烈王灭鲁,古项地归楚,封其将于项,子孙以邑为氏。项人后来东迁下相,故地在今江苏宿迁西,形成望族,西楚霸王项羽出于这支。这支芈姓项氏的历史大约有2200多年。
源流三
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项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流动,但是外族流入项姓的不多,仅有唐朝羌人一支,及清朝蒙古人姓唐古特氏一支改姓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