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许姓网 > 许氏源流 许氏源流

许姓始祖琐谈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许姓展区

一、许姓之始祖许由与文叔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许是炎黄子孙,那么,许姓是什么时候得姓?许姓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有一种说法:许姓“自周代文叔开始”,周初周武王封姜文叔于许国,后许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因为文叔是许国的开国君主,故此被认为许姓始祖,这种观点在很多许氏族谱都有记载,但从历史实际看,并非全然如此。

 

首先,在许国被灭亡之前,历史上已经出现很多许姓人物。许国于公元前481年,被楚所灭,而中国历史书籍《左传》和现在大中院校历史教科书有楚臣许偃、许伯均见于公元前597年,即鲁室公十二年;许人、许围见于公元前529年,即鲁召子十三年。《史记》等二十多种古籍记载尧时许由让贤的事迹,伯夷因功封国受氏,后分衍为吕、许、申、甫四国四姓。如果说许姓“以国为氏”,从周代许国开始,为什么在许国灭之前就有许偃、许伯、许人、许围,更何况在尧舜时代就有许由、许子、伯夷,后分衍吕、许、申、甫四姓。可见,许国成立前就有许姓,许姓并非全然以文叔的许国为姓,许国灭亡时有一批人为纪念故国而

 

许为姓,但这只是许姓来源之一,并非所有许姓共源所在。

 

其次,从周武王为什么封许国的实际看。周灭商后,武王对有功之臣、先朝帝王后裔列爵封候,许族先世有功(主要指伯夷因功受封后分衍吕、许、申、甫为四国首领),武王克商后,即封许氏后裔居住地为“许国”,又封姜文叔(姜、许同为炎帝后裔)为许国诸候,“以延续许之国祚”。可见,周武王封许国,因为之前有许的部落,许姓后裔对朝廷有功,所以周武王即封“许国”,实际是恢复和承认许的部落。没有许姓、许的部落在先,怎封“许国?”有许姓、许的部落在先,又怎能笼统肯定许姓源于“许国”?

 

其三,从“以国为氏”还是“以姜文叔为氏”的提法看。许国被灭,族人分散四方,遍及各地,开基衍生,以保存血脉,其中有记载的许国子孙自容城迁出后,初居冀州高阳,后又有迁居汝南。但无论迁居何处,都“以国为氏”,以“高阳”、“汝南”为各自堂号。姜文叔是许国第一代君主,为什么不“以姜文叔为氏”而“以国为氏”?“以国为氏”,其后裔必是姓许,这与姜文叔是许国第一代君主是有矛盾的,可见“以国为氏”,说明许国的人是许姓,许姓忘不了周武王封许国的初衷以“延续许之国祚,许姓并不是从姜文叔开始。”

 

有一种观点认为:“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称姓,现代意义的姓氏是从周开始,所以许姓从许国开始”。这种观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历经1600年,以三代划界是不科学的,同时也不是三代之前男无姓,炎帝,男,姓姜,号烈山氏,离夏代二千多年,黄帝,男,姓姬,号轩辕氏和炎帝同一时代。少吴,男,姓已,名挚,距夏代1600年,颖项,男,姓姬,号高阳,距夏代1500年,帝善,男,姓姬,名灸,这些史书记载的名和姓,都是三代以前,但至今没有人去否定。如果以周代为界,史籍记载的名和姓更多,那些为周代献躯,连周代都没有看到的壮士如邱忠、张节、陶荣、刘甫、袁角、朱招等等干余名战将,他们都是生活和奋战在周代以前,能说他们的名和姓不算吗?包括替周武王列国封候的姜子牙,他在宣布文叔为许国诸候前,他的名和姓都是大家共认的。武断地认为中国姓从周代才开始是不科学的。因此,对许由也是一样,不能把他当作传说中虚构的文学色彩的人物,正象我们不能否定三皇五帝、尧舜禹的存在一样,不能否定历史上有许由其人存在。

 

其四、从现代许氏灯号“太岳”、“高阳”看,灯号记载一个氏族的源流,许姓远祖主要来自河南,一是炎帝子孙许由、伯夷尧时任四岳,主岳之祀,后代这部分许姓以“太岳”为灯号;二是周武王灭纣立周,分封诸侯国,封文叔于许国,许国被楚所灭,一部分子孙迁到冀州高阳,后以高阳为“灯号”。许氏宗祠楹联“太岳家声远,高阳世泽长”,就说明许姓来自“太岳”、“高阳”。许姓如从许国算起,将否定灯号“太岳”的许姓。可见,无论历史和现实,许姓就有“太岳”、“高阳”二源,笼统地说许姓从姜文叔的许国开始并不确切。

 

从上可看出,周武王封“许国”之前就有许姓,周武王封“许国”是“以延续许之国祚”。无论历史和现实。许姓就有一部分来自“太岳”,一部分来自“高阳”。那么最早出现许姓是什么时候?最有代表性属许由。宋代文天祥《五云下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云:“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中国古代史研究权威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认为:后来的许国应是从许由的出生地登封箕山一带迁去的,许由是许氏的始祖。新加坡著名史学家许云樵在《许氏考源》一文中也认为许由和伯夷为许氏之共祖。

 

 

二、许由是隐士还是尧、舜老师及部落首领

 

提到许由,有的史书称之为隐士(逸士),其实,这也不尽其然。历史上的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今登封箕山槐里村)人,约生于公元前2325年。许由所处是新石器晚期,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父系氏族公社,距传统的伏羲“正姓氏,别婚姻”已有二千多年(其实伏羲之前已经有了姓和氏,如女蜗,凤姓)。许由是尧时期一位很有名声的部落酋长,品德和才干都很突出,所以帝尧晚年欲让君位给他。由不受,逃到箕山隐居起来农耕而食,直到去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念其志节,便封为“箕山公神”,后人便尊称箕山为“许由山”。

 

许由谦让是淡泊清高、不图权势的表现。其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对于历代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安定产生了任何政治手段都难以替代的作用。许由的形象不断被完善、美化成了数千年来除了“三皇”、“五帝”之外流传最久远的几个名人之一。

 

因此,许由隐居是他晚年的事,“隐士”不是他真实身份,正像明代陈霞曾在《西山墨谈》中指出:“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非山林逸士也。许由上箕山之前是尧帝的老师及部落首领”。《庄子•外篇•天地》云:“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这里已讲明许由是尧的老师。《内篇、逍遥游》中尧让天下给许由时曾对许由说过:“夫子立而天下治”的话,尧既师于许由,故谓之为夫子。《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云:“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项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据此许由又是舜的老师。许由是尧、舜的老师,尧舜是一国之君主,他需要的治国安邦之道。他的老师应是治理国家的能手,许由所处是五帝时代,是所谓“英雄时代”即万国林立时代,《吕氏春秋•用民篇》云:“当雷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许由在上箕山之前,又是一个部落酋长,史册记述许由率领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他有学问,知天文,识地理,精兵法,熟农耕、把部落管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一派太平盛世。传说他参加十二部落游说,如果部落满意便给他一个珠,结果只有他一人得了十二个珠,成了储君,可以参加天子(十二部落总盟主)竞选,后来就有尧让天下的传说。

 

上述看出,许由是治理国家能手,是尧、舜师又是酋长,许由隐居是他晚年的事。

 

三、许由之行迹遗址遍布登封和许昌

 

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阳城,据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成镇一带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找到了周至汉代的阳城夯土城遗址。并在城内出土的战国陶器上发现了印有“阳城”和“阳城仓器”的陶文戳记。据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地望亦与文献记载的夏都阳城相吻合,因此,登封告成的龙山文化城址就是阳城。尧舜时期许由家居的阳城就在今天登封的告成镇而阳城至箕山尚存南槐,槐里也应在箕山周围一带。

 

许部落发源于箕山、阳城一带,后来为了寻求更丰富和优越的生存环境,许由带领许部落来到了今天的许昌一带,这里土地肥沃,草木丰茂,许由部落在这里定居,从此许昌地区流传着不少关于许由的故事,后人把许由氏族活动过的地方叫“许地”,把他们耕种的土地叫“许田”,还有很多以他的姓名或事迹命名的地方,禹州颍水旁有许由台,汝州城西门外有洗耳河,西郭门处有巢父井、许由庙、许昌七星店有许由挂瓢处,陈化店乡有许由村,村内有许由寨,村西有许由冢、许由寺,许昌市各县有23个村以许姓命名,其中许昌县有许田、中许及五个许庄;长葛县有大许、小许;鄢陵县有许姜庄,许铺、东许、西许及三个许庄,禹州市有许岗、许楼、许屯、许丘、许家沟及四个许家门。这些村所有的许姓居民都是许由的后裔。

 

许部落发源于箕山、阳城一带,后来到了今天的许昌一带,晚年帝尧欲让君位给他。由不受又逃到箕山隐居起来农耕而食,直到去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念其志节,便封其为“箕山公神”,后人便尊称箕山为“许由山”。

 

箕山一带现留有许多许由遗迹和传说,《水经注•颍水》云:“颍水经其县故城南……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殁、葬箕山之巅……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汉书•薛方传》注:曼曰:“许由隐于箕山,在阳城,有许由祠、许由寨,位于箕山山顶,另外还有饮牛坑、许由村、手植槐、洗耳泉、弃瓢岩等。”历史上司马迁、嵇康、潘岳、田游岩、宋之问、钱起、胡曾、欧阳修等历史名士,都曾登临箕山瞻仰许由,并赋诗抒怀,留下了大量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