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熊姓网 > 熊氏源流 熊氏源流

熊氏渊源及邻水熊氏入川情况简介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熊姓展区



熊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在6500多年前的群体上古时期,就有大熊皇朝之说。

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明代张澍的《姓氏寻根》古籍记载,熊姓来源有二:

一是源于黄帝有熊氏之后。伏羲、女娲帝传之78世孙公孙少典,少典在河南新郑熊山建立有熊国,并任国君,称有熊氏,亦称少典氏。他娶安登生子炎帝,又娶附宝,生子黄帝。炎帝居姜水之滨,故姓姜,因发明农耕和医药,故称“神农”。黄帝居姬水轩辕之丘,故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黄帝成为轩辕氏部落的首领后,打败同父异母的炎帝,又联合炎帝,击败九黎,擒杀蚩尤,统一华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和华夏各族的始祖。他不仅被尊称为战神,还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传说远古时的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道学、算术等,都始创于黄帝时期。出于对黄帝的尊敬,他的子孙中有一支族以他的号“有熊氏”为姓,后去掉“有”字,单姓熊。如此看来,源于黄帝有熊氏的熊姓家族,至少有5000年的得姓历史。《书·尧典》中有“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音皮)”,说明帝尧时臣中有熊罴。夏初,曾夺取夏太康王痊的后羿,有贤臣熊髡(音昆)。《姓氏寻根》一书中,称他们是黄帝有熊氏之后。

二是源于楚地芈姓熊氏。司马迁《史记·楚世》载:黄帝立四妃,正妃嫘祖生昌意、玄嚣、苗龙,昌意之子颛顼,继黄帝伟业,号高阳氏。颛顼之子大称,大称之子卷章,卷章之子重黎、吴回,吴回在帝喾时担任掌管火种的官,称祝融。吴回之子陆终,陆终之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第六子季连,为芈姓,季连之子附沮,附沮之子穴熊,仍为芈姓。夏商交替更代之际,争斗十分激烈,因季连父祖是夏王朝的重要成员,受到灭顶之灾,芈姓部落被迫南迁至湖北汉水流域荆山、湖山一带,形成一支强大的民族部落,史称“楚族”。至商,楚隶服商朝,承受奴役和剥削之苦,直至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末期,楚族出了一位很有德行和学问的酋长,姓芈名鬻熊(黄帝第三十六世孙),他才智过人,有胆有识,精通伏羲八卦,为周文王姬昌之师,封为护国侯。周文王死后,鬻熊又辅佐周武王兴周灭纣定天下,成为周朝开国元勋。他死后,其子孙为纪念父祖的德业,从他儿子起,遂将芈姓改为鬻熊之“熊”字为姓。鬻熊之子熊丽,孙熊狂,曾孙熊绎(楚国第一代君王)等都以熊姓贯名,代代相传。春秋战国时的楚国,为熊氏所建,历时八百多年,42代国君都姓熊,这里面,最有作为的国君要算开国始君熊绎、武王熊通、文王熊赀、成王熊恽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侣。具考究,邻水六支熊氏均为鬻熊后裔,史称湖北江陵熊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姓。

此外,西周初在楚国附近的子爵罗国人,亦为熊姓,他们与湖北江陵熊氏同祖,也源于季连芈姓熊氏。春秋时罗国为楚国所灭,有的仍姓熊,有的以国为姓罗。

熊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位居全国姓氏中的第68位,大约400万人,遍及全国各地。熊姓既然是古老的姓氏,为什么而今还不算全国大姓呢?主要是熊氏楚国有个规定,君王的嫡系长子才能继位姓熊,其他公子及妃子所生之子都以官名或采邑为姓,因而分流的多,加之秦灭楚时改姓的多,遇害的也多,仅熊氏发祥地湖北江陵一带就杀害熊姓20万人之多。湖北荆州长江大学魏昌教授和楚文化研究所徐文武老师说:“熊姓历史悠久,人繁发达,要不是楚被秦灭,传承至今可能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大姓。”屈原本姓熊,与楚王同宗,系楚武王熊通的后裔。楚武王熊通有两个儿子,长子熊赀接位,称文王,次子熊瑕,任楚国奠敖(官职),封于屈邑(今湖北秭归),他的子孙分封为屈姓,屈原是熊瑕的第15代嗣孙,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痛感楚怀王熊槐和顷襄王熊横两代国君昏庸无能,爱国志士报国无门,便愤懑投汩罗江以身殉国。殉国前,他告嘱子岳曰:“吾本楚之同宗,居先代地因姓屈,今果遭屈而不得伸,我身后尔当复其姓,勿为人所屈也。”屈原殉国后,其子岳复姓熊。湖北麻城熊易甫、熊仁甫公后裔及四川邻水的长滩、丰禾及荆坪磨盘丘熊氏,就是楚武王熊通次子熊瑕及屈原的后代,如果屈原子岳不复姓熊,他们很有可能至今也姓屈,包括我在内。所以屈氏是我们熊氏的亲缘,本是一家。

熊氏血族光大,人才辈出,历代风云人物誉满祖国各地,名家学者数不胜数。如秦末义帝熊心号召原楚国上下旧臣旧民会同项羽起义军,一举推翻了暴秦。西汉的熊育美,东汉的熊乔、熊合明、熊承绪,晋朝的熊翅、熊远,北朝的经学名家熊安生,唐朝的熊衮,五代的熊庆,宋朝的熊倍、熊孝,元朝的著名理学家和音乐学家熊朋来,明朝的兵部尚书熊浃,誉为天下理官第一的熊廷弼,清朝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熊赐履,无神论者内阁大学士熊伯龙,民国初期担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总考官的熊雄,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英雄熊秉坤,四川讨贼(军阀曹锟)军司令、同盟会主盟人熊克武,现代学者熊十力,著名戏剧艺术家、教育家熊佛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人物继往开来,群星灿烂,永铸辉煌。如著名教育家熊公哲、数学家熊庆来,史学家熊国治,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熊清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司令员熊自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等等,还有我们邻水的熊复、熊寿祺、熊宇忠、熊泽湘、熊尔纯等,都是很知名的杰出人物,值得我们敬佩。

自明初以来,先后入住邻水的有六支熊氏,分别是:


长滩前后坝、丰禾倒灌丘熊氏

明洪武二年(1369年),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坎岩洗脚河熊易甫第四子熊寅士(又名寅瑞),奉诏携田氏太婆及清富、清贵、清荣、清华四子举家入川居重庆巴县上桥七里峡。寅士太公殁后,田氏太婆又携四子徙来邻水怀远(今长滩)和丰禾定居,清富、清贵居丰禾永安里倒灌丘,嗣孙散居长寿石堰、海棠、云台、傅何、天台、邻水的护邻、袁市、龙桥等地。清荣、清华和田氏太婆居今长滩前后坝,嗣孙散居邻水凉山、九龙、袁市及长寿洪湖等地。长滩丰禾熊氏历来以耕读为本,孝道为先,诚实守信,拓展未来。族人于清道光年间,在今长滩乡政府驻地建有“熊氏宗祠”,作为族人祭祀祖先,议事集会之地,今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竖有《公议留学规费章程》木碑,奖学碑鼓励熊氏家族子女勤奋读书,成为有用人才。抗日战争时期为“川东中学”校址,中有中共地下党的工作者,对传播革命真理,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曾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爬雪山,过草地,担任红四方面军军委委员、代理书记和参与制定《古田会议决议》(草案)的熊寿祺,以及在红军井岗山任草药医生的熊湘皋和邻水县早期共青团负责人熊泽湘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接受革命理论的熏陶,出国留学,入党投笔从戎。 熊寿祺,又名熊唯知,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协助中共重庆市委,为组建邻水早期党组织,成立中共邻水特支,秘密发展地下党员和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作出了显著贡献。解放后,他曾先后任中国交通部办公厅主任、中南民族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等职。熊泽湘,1920年随同周恩来、李大钊、曹狄秋、程子建等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后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输送了大批进步青年学生和有识之士上前线参战。解放后,曾任大竹大冶铁厂、南桐煤矿工程师、技术科长,四川省政协委员、邻水县政协副主席等职。熊尔纯,于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武汉武昌团区委书记、重庆市团委书记。1932年因病回家未接上组织关系,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3月重新入党,为地下党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做统战工作。解放后,历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熊继璜,黄埔分校毕业,曾任国民党部队营长,主管万县及重庆城防。但他为人仗义而受尊重,解放前夕,解甲返乡,积极支持地下党活动。解放后,剿匪有功,大竹专区特授他手枪一支,后当选为县一、二届人民代表。当今,长滩熊氏出了一位拔类出众的科学家,叫熊存卫,地质学院勘探系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主攻中生代含煤地层及古生物研究。1976年获中国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1990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罗和国际研究所理事会,评定推荐列入两大国际研究机构颁发的世界5000名杰出人物录,并颁授证明书,同时任命为美国国际研究所顾问。1992年应邀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名人事业大会,同年获英美国际机构颁发的纪念章,全世界100枚,他获其一。他现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双壳类分会理事。

辈份韵语共60字,即:

清云贞吉好,子应正万良,世代兴宗本,文从广大昌。

存心惟以敬,立志在于方,守道传家永,怀仁建国长。

和恒开泰运,惠泽锡嘉祥,德茂成名美,才全树业光。


荆坪磨盘丘熊氏

荆坪磨盘丘熊氏系湖北麻城熊易甫长子熊文瑞之后裔,与长滩丰禾熊氏同祖同宗,同源同流。明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文瑞公第8代孙来邻之子滔庆、滔敬由湖北麻城孝感乡熊家庄迁川,滔庆在途经夔州云阳时遇难逃离失散,下落不明。滔敬入住邻水县城凼凼湖生上川,上川生仕志、仲仕,仲仕之子光辉择仁里曹家观,于明崇祯十年(1638年)迁居荆坪磨盘丘,世代相传。嗣孙散居石永、两河、古路及陕西、重庆、万洲等地。

辈份韵语共60字,即:

滔上仕光宗,昌荣应万年,富贵长生乐,世代福绿全。

道德成青顺,广惠月明天,开国立大业,文华庆家贤。

儒学从心定,安廷礼义先,敦隆显志泽,同达圣朝富。

 

坛同向家沟熊氏

坛同向家沟熊氏先祖历经坎坷,累遭迁徙磨难,辗转湘、闽、粤等省。入川始祖熊维常于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由广东入川来坛同向家沟落业,并在坛同上场口建维德小学一所,大兴耕读之风,造就子孙的繁荣昌盛。维常公第7代孙熊吉,中国国民堂左派,中国同盟会会员。1913年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1916年学成归国,推行新式教育,热情支持同乡会左派创办的《新邻》刊物,受吴玉章委派,积极筹建国民党左派县党部。1926年秋,军阀罗泽洲诬他为“华蓥山土匪头子”,被拘押县衙门。在公堂上,他大步趋前,推翻公案,被知事张尔恭和驻军旅长王元虎拔枪射击遇害,年仅35岁。维常公第8代孙熊复,1936年考入四川大学,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负责主编《抗大校刊》,193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后任总编。1948年任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原日报》社长等职。1952年调中央宣传部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部长、《红旗》杂志总编等。维常公第8代孙熊宇忠,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教育界工委书记、华中第五地委委员、宣传部长。解放后,曾任壁山地委副书记,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局长、党委书记,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成都市委书记等职。

辈份韵语共40字,即:

德志宗琏竹,世奇文维国,元腾云天普,明良新道泽。

钟灵人方秀,大成学上达,传家怀正士,富贵光先业。


高滩白果湾渝北中兴熊氏

高滩白果湾和重庆渝北中兴熊氏祖籍在江西省陵江府清河县凤凰池。相传启祖天官迁徙重庆府朝廷门九年,又迁丰都县七里长冲三甲,居正街大十字。天官生八子,后遭回禄(火灾)之变,各奔东西,五子下落不明,余其熊祯、熊龙、熊虎三人,祯公迁黔江县濯河坝核桃园,生子太宇,太宇生子思龙、思荣、思成。思成生正乾,正乾生国玉、国臣,迁徙四川岳池县福门坎。思龙生三子:德启、正泽、正发。德启生国柱、国甫。长子国柱公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由酉阳迁徙重庆渝北区中兴乡落业,次子国甫公由酉阳迁徙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乐游庙白果湾,其后裔散居茨竹、华蓥镇等地。

辈份韵语共40字,即:

德国永朝本,继世印代兴,文宗开惠远,盛嗣佐庭真。

大明乾坤正,光耀照京城,仁义礼智信,富贵显华荣。

坛同蓼叶寺古坟山长安贵人槽熊氏

坛同蓼叶寺古坟山、长安贵人槽熊氏启祖熊德聪,号六郎,居江西吉安府泰和花牌。嗣孙移居湖南永州府零陵县鹅颈大丘,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第九代孙世升公迁邻水县坛同伏星乡二甲(今坛同镇熊家沟官房)落业,世升公逝后葬于此,后人将此地更名为“古坟山”,并在此建有“熊氏宗祠”,年年清明聚会,前代颇盛。长安乡贵人槽熊氏与坛同蓼叶寺古坟山熊氏一脉相存,启祖熊德聪第九代孙世秀公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与世升公同来邻水在长安贵人槽落业,生息繁衍。后裔散居牟家、合流、椿木、合川、渝北、达县、渠县、仪陇、绵阳等地。

辈份韵语共38字,即:

宗 绍 福 志 文,朝 继 世大一。

三元景运肇昌明,先泽祥光裕楚程。

祖武克纯承远绪,英奇济美振家声。


城北绿水洞熊氏

城北绿水洞熊氏的祖籍在湖南长沙桂东县林陵乡石坝子大屋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熊凤飞同其胞弟熊正飞来大竹县长乐乡永星里红帽沟定居,清雍正四年(1727),凤飞公及子仕仁、仕义、仕龙,迁邻水县城北门外绿水洞狮子湾落业,嗣孙散居城北姚家坝、灌沟及观音桥三板桥等地。胞弟正飞公及子仕文、仕相、仕成、仕廉迁陕西汉阳县高梁铺杨家坝新屋基落业。

辈份韵语共120字,即:

绍宗梦国飞,仕尚斯其魁,文章从德树,福禄本心培。

济世光宏业,经帮裕大才,家传诚克永,荣显乐天开。

高阳圣敬崇,布代景如风,各都封爵定,门第常兴隆。

乔岳录秀钟,英彦庆云龙,孝义昭法守,一堂笃友恭。

祖武发祥长,统绪延绵江,蔚起千人俊,鸿渐多成双。

富贵鼎盛时,诗书立道基,继序扬光泽,百年振纲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教人知根知本,感情教人认祖认亲,为使邻水熊氏一脉通晓,尊祖敬宗,亲疏不乱,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长滩丰禾熊氏与坛同熊氏邀集邻水境内各地熊氏在长滩熊氏宗祠成立“治宗会”,进行合族品辈,长滩丰禾熊氏代表熊席丰与坛同熊氏代表熊占元等人合议认定:长滩丰禾熊氏“昌”辈品坛同熊氏“普”辈、高滩熊氏“兴”辈,古坟山贵人槽熊氏“肇”辈,城北绿水洞熊氏“章”辈。当时,荆坪磨盘丘熊氏代表,因对品辈高低有异议,尚未纳入。时至七十年后的2004年11月,邻水六支熊氏代表商议,决定荆坪磨盘丘熊氏“长”辈按习惯性约定俗成的既定事实称谓,品长滩丰禾“昌”辈,完成了前人没有完成的夙愿,实现了邻水六支熊姓的大融洽、大团结,营造出良好的和谐氛围,并于2005年11月6日成立了“邻水县熊氏文化研讨会”,为熊氏文化的发展再铸辉煌,永放光芒。

 

                              邻水县熊氏文化研讨会  熊心儒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