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魏姓网 > 魏氏源流 魏氏源流

金城魏氏繁衍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魏姓展区
金城魏氏 繁衍昌盛  

作者:魏晋学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编辑审核:Admin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1日 点击数: 2264   魏氏后代,繁衍昌盛,在历经十余朝代的过程中,遂居于海内外各地。其部分居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高桥钜鹿村大槐树下,躬耕稼稷,世绍书香。至元泰定时,有魏熙者,娶妻康氏,生子三,长龙、次贵、三庆。其贵祖(公元1358年—1452年)在大明洪武初期,先因经商于南京应天府牧牛镇(今南京市江宁区穆宁镇,与牧牛谐音),后又与白图,随金长庚翁移甘,金且带一子二女。他们到甘后,视甘一片惨境,俱听遵金长庚翁指令。金翁即命大女与魏、小女与白婚配,蒙天保佑,和衷共济,安家立业,方为正道。于是他们住坐于金城(兰州)河北庙滩子,迨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卜就宛川寺儿沟为金公耕住地,兰南云雾驿大石头泉(今榆中县和平镇)为魏公耕住地,什川为白翁耕住地。但白公不悦,云游三年,我贵祖从镇虏堡(今景泰县正路乡)访寻回兰,商议一定,将大石头泉顶换于白公耕住,什川顶换于魏公耕住,各乐各业,各安各家。贵祖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开始耕住什川,入籍金县(今榆中县)。

  在这之后,贵祖又访卜了魏家台上陈家,以及大燕山之上三湾、中圈等处的荒山田地。贵公生子三,长坤(乳名丹丹1383年—1452年)、次乾(乳名苏葛1387年—1468年)、三坎。

  白图生子五,长艮、次震、三巽、四离、五兑。金长庚公之子金富,调疾游湟上(今青海省湟中县),遇一奇人,授他番言番语,番文番经,学习日久,渐渐精熟,音韵和谐,遂成翻译,颇明河洛之理,故专为塔尔寺之译僧,欲与金山寺之众僧谈法说术,以终其身。因此,金老长庚,将终日,邀集两女两婿,慨叹长吁说:“我老矣!吾子未娶矣! 如之何?”长女回答说:“我第三子魏坎愿于兄继”,次女亦回答说:“我次子白震,四子白离愿于兄继”,同时两婿也应声同意。于是兄弟三人,更姓不更名,到宛川寺儿沟,继承金氏香烟。传言魏氏白氏于金氏不婚者由此而说,后人多言金魏白三氏互不婚者,那是讹传。贵祖到后来,将魏家台分于魏坤耕住;什川分于魏乾耕住,他是金城魏氏始祖,始居金城至今六百余载。

  坤乾二公各生五子。即,红颜常作对,白首永成双,故旧有十房之传。其坤公五子居于南山魏家台,故称山五房,亦称台五房。其后,台五房长房红祖于明永乐年间,因魏家台土地贫瘠,连年干旱,移居到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次房颜祖移居冰淋、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县)。红祖移居到狄道的洮河岸边,为便于生产,修造了“红起桥”。(红起桥指台五房长房红祖架起的桥。今甘肃省临洮县红旗镇红旗村红旗桥庄);常作对三房是由川五房白祖之孙魏岳(山五房谱“钺”继嗣。因为明代魏家台,常为边防要地,明初移居者,当属屯军。当时西北屯军,以三分守城,七分耕作为常制。留居魏家台之常、作、对三公因卫国御敌,一时俱殁,故有岳公过继(守护)之事。再用一句话说,山五房当今除红、颜两房外,皆系魏岳之后裔,多居于魏家台、柏木沟、魏家小岔、官川等处。惟乾祖五子稳住什川,故今有魏氏五房之说,称川五房。

  诗曰:

  洪初金魏白移甘,三姓结亲落庙滩。洪二六年同商定,各乐分邑贵什川。

  魏生三子扩住地,定居什川苏葛乾。繁衍昌盛二十世,稳坐金城六百年。

  白、首、永、成、双五祖至其孙的世系情况是:

  大房白祖生四子——毓安、邦、定、国。安生二子——祯、祥;邦生二子——福、禄;定生三子——演、岳、禹;二房首祖生一子——毓生、少亡后毓国继嗣。国生二子——忠、孝;三房永祖生子——毓积。毓积生一子——洪;四房成祖生一子——毓峨,峨生——国风、国凰;五房双祖生三子,毓名、秀、喜。名生一子——文;秀生一子——章;喜生三子——家、道、宗。

  川五房第五世祖及其之下的世系与迁徙:

  大房:祯公生子二,长伯川、次伯荣,其裔多居住于什川、泥湾、大砂屲、窑岭子、车路沟口(今已迁白崖)等处。

  大房:祥公之子廷书,其后裔多居住于什川、泥湾、后山苦井岭梁(此只自七世至十六世,因时代变迁,兵燹战乱,灾荒饥馑,至使族谱流失,暂无细考,现知十七世贵剑,十八世学古,十九世致汉,二十世周勤,二十一世孔君、孔国、孔明)、白崖川、蛤密圈子等处。

  大房:福、禄于正统元年迁移于黑城子,福娶妻孙氏,生子一,讳麟书,书生子六。

  大房:演公生子二,长友仁、次友义,二人各生子四。仁生:成虎、成美、成士、成纪为上四门;义生:成爵、成禄、成功、成志为下四门。其后裔多居住于泥湾、什川、河口、喇牌(今文山)、小涧沟、兰州五泉、土门墩等处。其一、成虎生孟守、孟庄、孟德,孟守生思官、思宦,思官司生一儒、一侯,一侯生时若、时庆、时蕙、时艺、时苌,时若系其后华琛、华萄、富岁、富足、贵镕等之始祖,其裔多居于什川。其二,成美生孟龙,孟龙生思宏,思宏生一凤,一凤生时庆,时庆生长珍、长珠、长瑚、长理,其裔多居于文山、白坡、小涧沟等处。其三,成纪生孟补、孟彩、孟永,孟彩生思蒙,思蒙生一祥,一祥生时汉、时阔、时浩、时沛、时滨,时沛生长辅(即其后富宝等始祖)、长佐(即其后华宪等曾祖)、长杰(即其后华掌等曾祖)、长纣(即其后富全等高祖),其裔多居于什川。

  大房:岳公过继于魏家台老长房①为嗣(实为守护魏家台)。成化年间,流贼作乱,赖岳公威勇,护台平安无恙。与此同时他还去保护什川。岳公生子三,长尚彬、次尚质、三尚转。[现魏家台族人绝大多数彬公之后裔,但均因明末李自成金县起义军过境与清初战乱,木林寺、后改为“莲台寺”(何为莲台寺?“莲”指莲花镇,我台五房颜祖移居地,“台”指魏家三台)与原有家谱俱毁,以致尚彬公之后以“景”、“希”、“一”、“延”、“文”、“强”六字分辈,之六世子孙无由细考,迄今仅知:尚彬公后裔中致谟、致明、致多兄弟属长房,致善、致良兄弟属三房(金家营住)四房周恭、周贤兄弟居柏木沟。

  大房:禹公生子二,长友仓、次友库。其后裔多居于河口、老鹳窝、喇牌(今文山)、和尚堡川、金县川、来紫堡、魏家台、大燕山、魏家小岔等处。

  二房:忠公后裔多居于什川、红柳、接官亭、上花岔(今榆中县)、新地、魏家庄、庄子坪、马家湾和榆中苑川河寺儿沟、河州、靖远及四川、青海等处。

  二房:孝公后裔多居于永登魏家湾、魏家庄、平番、红土岘子、红水、苦水、砂湾、皋兰阳洼窑等处。

  三房:洪祖之裔多居于文山、大山、后来由于西电上水工程开工,大山人于公元1975年冬至1976年春,全部搬迁于皋兰川区。洪祖生子二,长茂羲,次茂农。农公生子五,其后裔多居于榆中县的青城乡、哈岘乡、白银市白银区的水川、靖远湾子、会宁头二营子等处。羲公生子五,长朝贤、次朝金、三朝宽、四朝用、五朝银。

  四房:据榆中县哈岘乡仁和村长树岔社魏振德存有大清康熙三年三月由魏际豫撰写的《魏氏家谱》载:成生毓峨、峨生竹,竹生子二,长国凤、次国凰。后裔多居于红岘沟、瓦窑子、大川渡、东滩、蒋家湾、下河黄崖口、魏家湾、红水、永后、后山长树岔、麦山岔、王家岔(今榆中县哈岘乡)、窦家庄、蔡家河、河口等处。

  五房:文、章、嘉、道、宗之裔,多居于什川、泥湾、河口、红柳树湾、兰州庙滩子、草场街、榆中来紫堡、靖远峡口、北湾、北山西岔、阳洼窑、岘子、金县川、靖远、固原等处。其章生子世山、世海、世林。世山迁居于和尚堡;世海迁居于泥湾;世海生体经、体瀛、体凤,体瀛生三龙、三鱼,三龙生登府,登储生 ,生期福、鼎、凤、蛟、祥,祥生文杰、宰、俊、谦,杰生明恭、敬、相、慎,明恭生法君……其部分又迁居于阳洼窑、岘子等处;世林祖安居什川,生子体顺,体顺生子三公,三公生子登龙、登虎,龙祖生子镕、铣、铿,铿祖奉祀虎祖,末出什川;镕祖之裔,居住羊圈沟(后迁出不祥);铣祖之裔,人丁兴旺,遂分居于河口、红柳树湾,且出宗辈八字“铣之文腾,业良玉积”。

  朝倍以下的迁徙情况:

  朝贤公生子二,长永臣,次永受。永受生子三,长尚能、次尚魁、三尚门。其裔多居于文山崖根、什川湾子、涧沟川(又名小涧沟)、红柳、新地等处。永臣生子三,长尚榜、次尚宦、三尚科。(1)尚科生子一嘉犹,(嘉犹娶妻张氏),生子长宏政、次宏德、三天喜(天喜过继于东湾姑母,张氏门中继承香火。今榆中县哈岘乡张湾村)。(2)尚榜于万历年间,由什川迁于文山,生子二,育孙八,户大丁众至民国年间,其部分迁出,即:列玉、列焕等迁于头台井;著万、俊邦等迁于喇牌滩;列平、列文等迁于白坡子;列乾、燕邦等迁于六墩子;列明之父、万邦之父等迁于魏家庄。(3)尚宦生子七,长嘉弼、次嘉赐,三嘉祉、四嘉宠、五嘉惠、六嘉配、七嘉瑛。宠公之裔多居于瓦窑子、双沟窑(今榆中县上花岔乡平湾村上窑、下窑社)等处,惠公迁于北平。弼、祉、瑛,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由什川迁于魏家大山,随后嘉赐的两子,即懋权、懋舒也由什川迁于魏家大山,弼住大坪岔,祉住高岭沟,配住涝池,瑛住花道子,权、舒住镘炕岔。其后,祉、舒之裔扩住深道湾,弼、瑛之裔扩住杏树子,弼公之裔又扩住大涝池。除其配、权二公之嗣外,其余诸公皆人丁兴旺。朝金于正德年间迁于西固东川,至万历年间,其孙(只一个孙)尚河迁于石洞寺魏家庄。尚河生子三,长存宝、次存贞、三存友。存友之裔迁于苦水,魏家岭子;宝贞二公之裔,人丁兴旺,在其庄发展成为大族,其部分人又过于各地居住。即:述春之裔迁于兰州东稍门居住;有殿徙于西门外七台居住;政平于民国初年迁于秦川西槽,至民国三十二年其子———殿舜又迁于兰州;好基于民国元年迁于阳洼窑,其裔多居于拱坝川一带;xx于同治年间迁于七里河黄峪沟,今约千余人;xx 于清代迁于靖远若漓乡,今约千余人。

  朝宽公生子二,长永安,次永蒋。永蒋于清初居于土龙川(后来不祥),永安于清初约天陪年间,安家于大山圈滩,约至道光年间,其后裔部分搬迁于涧沟川,部分迁居于演儿房和圈滩上半沟,部分迁于兰州新关、靖远、麦地沟、董家庄魏家坪子、秦川苏家窑、西岔岘子、上土龙川、白瓜子窑、莺鸽湾、金沟口及宁夏海源县(今列爱、列祥……)等处。后来由于涧沟川一支的人丁兴旺,其部分又迁于中堡、甜水井、地喇牌、二道湾、西岔铧尖、永登源泰等处。

  朝用公之裔多居于什川、窠坝岭子、东山哈岘等处。

  朝银公之裔多居住于靖远、三角城、秦启营等处。

  嘉辈之下(哈岘人)迁徙情况:

  宏政一支中:宏政生子一应昌,后裔多居住于深井沟,扁坝岭(今魏晋国),魏子岔、平顶岔(今魏邦安)、和平、太平沟、靖远等。

  宏德一支中:宏德生子二长绍昌、次兆昌。绍昌生子二,长曾庆、次曾广(嗣)。曾广生子六(详见金城魏氏世系图)长鹏翥、次鹏庆、三鹏寅、四鹏金、五鹏举、六鹏云(鹏云过继给兆昌)。后裔居住于深井沟、大卓沟、仁和(苦井沟、苦井岭、山背后、玉家岔)、中营岔、草池湾、魏子岔、永登秦川等。列兵、列实、列孝、列弟、列新后裔于一九九九年移居至永登县秦川、兰州芳草园、窑街、榆中县城;列俊后裔邦彦、邦魁于民国二十七年移居于靖远县平堡乡金家园子;列宽、列三、后裔邦枢(小名八十有)于一九五八年移居青城乡建亭、小滩子;连庆之孙能明于清咸丰年间由深井沟移居彬草岘,后又移居魏家窑,现坐落于哈岘乡仁和村的苦井沟、苦井岭,后裔今邦俊、邦治、邦平、邦浩。

  嘉辈之下(魏家大山人)迁徙情况:

  弼公一支中;贤德于清朝末年迁于景泰大干沟居住,之后其子著明于民国年间迁于新疆居住;贤x与其子著玺等,约清末徙于涧沟川居住,其亲房在此期间迁于古浪干城和靖远湾于居住;武福之儿孙贤亲、贤相、著国于清末迁于三台居住;贤朴之子——着君于公元1951年迁于北山二道湾居住;贤广之子——著俊、著秀等,于民国年间,迁于靖远三背后(原名三百户)居住;贤伸之子著玉,于民国年间迁于乌鲁木齐城;连x与其子——武忠,在清代时迁于桦皮川腊梅咀居住,其裔有著沂等。

  祉公一支中:贤准之子——著存,于民国年间迁于靖远城;贤元之子—-著龙、著生,于民国年间迁于靖远尚家河;武源之子——贤禄于民国十八年迁于靖远湖北沟坪;绪武之裔(今著祥),于清代迁于前长川;著桃之子——列耀于公元1962年迁于墩墩滩居住。

  瑛公一支中:连钢、连铜于同治年间迁于涧沟川,其人丁兴旺,大多数至今仍居住该川,惟贤楷于公元1963年,迁于大干沟,著廉于1958年,迁于大川渡;武尧、武舜的后裔,今在景泰二齐居住、贤亭的亲房约清末迁于一条山居住。

  舒公一支中:正絙之子——增盛于干隆年间迁于文山;绪瑺之子——连派于道光(或咸丰)年间迁于土龙川,其曾孙著恒于1960年迁于正路,玄孙列荣于1959年迁于王家湾;绪瑺之子——连翱、连善、连春于清代迁于兰州,其裔贤源、著山、列忠等,今在兰州东李家湾居住;贤明之子——著徽于清末迁于古浪干城;贤浩及其子著恒、著林于光绪二十九年迁于古浪干城;连稳之孙——贤佐、贤芝、贤秀于民国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公元1958年先后迁于北山风喇牌;贤君之子——著三、著九于公元1952年迁于兰州;列玉、列富于公元1969年迁居于马家湾;连绪之子——武亮于同治初年,迁于莺鸽湾,生子一,贤德。德生子二,著魁、著兴。

  这五房正是人所共知的金城魏氏五房。其人丁兴,今已遍布华夏。在兰州市三县五区居住者约有四五万人。这五房虽户大丁众,居住离析,但人们一听其族的人名,便可知系其某房某代人。因为各房人都以祖先制定的字辈命名,其房份与辈序分明。例如:三房子辈即:“茂朝永焕,嘉懋正增,朋绪连武。贤著列邦。晋域(国)贻(志)谋;远大业骏;金城槐河;树(福)泽绵长。三山生英,仁厚学博,功崇德钜作典范;五川毓秀,品端文盛,才高意广展宏图。”其含义,即是理美德,更重要的是,启迪后代树雄心,立壮志,于民润国,大展宏图,即让后代为振兴中华,建设兰州作出更大的成就。

  族人所写《魏氏宗亲之歌》所宏扬的那样:巍巍魏氏,炎黄发皇。毕万肇基,忠义相传,文治武功,华夏增光。功宗显赫垂青史,重德纳贤绩辉煌。巍巍魏氏,叶茂枝繁。孝悌斯崇,仁德留芳, 九州四海,皆有亲人。承先启后继祖德,敦宗睦族放光芒。

  ①老长房指魏坤,这里指其子常、作、对。

  撰    稿:魏晋学

  资料提供:皋兰的魏列祥、榆中哈岘的魏晋文(草池湾)、魏晋学(苦井岭)、魏列宗(大卓沟)、魏邦福(魏子岔)、魏晋国(扁巴岭)上花岔的魏兴武、县城的魏邦范、魏邦旭、魏邦岳。永登秦川的魏邦宪。联系电话:013919473003(甘肃省榆中县上花岔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