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先出于黄帝。魏氏发祥于春秋时期。史载,黄帝姬姓,其妃嫘祖生玄嚣,亦得此姓。玄嚣之孙高辛,于颛琐驾崩后即位,是为帝喾。帝喾元妃姜 生后稷。后稷裔孙姬昌即周文王。文王第十五子在武王伐纣时封于毕,史称毕公高。其后绝封为庶人。裔孙毕万仕于晋国,晋献公之十六(公元前661)年,毕万以功封为晋国魏大夫,于是为魏姓。
第一世 毕万公 春秋时期仕于晋献公,因参与攻灭霍、耿、魏三国有功,以魏(周武王伐纣时所封国名,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封毕万为大夫,是为魏氏始祖。子一,芒季。
第二世 芒季公 子一 。
第三世 犨公 谥魏武子。仕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返国后,重耳立为晋文公时,以功袭封魏大夫。子二,颗、琦。
第四世 錡公 溢魏悼子。历仕晋景公、厉公,为将、大将、大夫。徙治霍。(在今山西霍县西南)随晋厉公与楚军养由基作战时阵亡。按古谥法,年中早夭,谥悼子。子二,绛、相。长兄名颗,仕晋景公。因遵从治命,未将父妾殉葬而嫁之。后颗与秦军战于辅氏,俘获杜回。是夜梦见老人曰:余尔父妾之父,尔用先父治命,余是以结草衔环坑杜回,以报尔恩。以此战功受封于令狐,(在今山西临猗西)复铸太锺铭其功。
第五世 绛公 谥魏庄(一作昭)子。仕晋悼公,任新军副将,八年间九合诸侯,任执政功多。由霍徙治安邑(在今山西复县西北)。子一,舒。弟名相,仕晋灵公,任新军副帅,并为大夫。
第六世 舒(一作荼)公 谥魏献子。仕晋昭公、顷公,为卿大夫执国政。孔子称赞他"举贤不避亲"。子二,取、戊。
第七世 取公 谥魏简子。子一,曼多。弟名戊,晋国梗阳大夫。
第八世 曼多(一作侈)公 谥魏襄子。仕晋定公,为上卿大夫。子一,驹。
第九世 驹公 谥魏桓子。仕晋哀公,为上卿大夫。子二,斯、成。
第十世 斯(一作都)公 谥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创建者,战国七雄之一。创建22年时,周威烈王封之为诸侯。在位50年。受封后都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子一,击。弟,溢魏成子。曾任文侯相。
第十一世 击公 谥魏武侯。在位26年。魏县(今属河北)为魏武侯别都。子三,公中缓、罃、元。
第十二世 罃公 谥魏惠王。公元前340年从安邑徙治大梁(今河南开封),故亦称梁惠王。公元前344年,召集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之会称王,在位36年。子四,申、卬 、赫、嗣。弟名元,古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为魏武候公子元食邑。
第十三世 嗣公 谥魏襄王。在位16年。子一,孝。长兄申曾为大子、上将军。二兄卬 曾为将军。三兄赫,在襄王即位时封为安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君。
第十四世 孝公 谥魏哀王。在位20年。子二,政、
第十五世 遫 公 谥魏昭王。在位21年。子二,圉、无忌。
第十六世 圉公 谥魏安 王。在位34年。子一,午。弟名无忌,即魏公子信陵君。率军曾救赵、救魏,为安 王相、上将军时,秦军不敢进犯。
第十七世 午公 谥魏景 王。在位15年。子一,假。无忌公之子名盛(一作闲优,袭封信陵君)
第十八世 王假公 谥魏王假。在位3年。公元前225年,秦军攻魏,引鸿沟水灌大梁,城坏被俘殉国。魏被秦吞并。
咎公 即魏王咎。先封为魏公子宁陵(今县,属河南)君。魏被秦吞并十六年后,随陈胜起义,立为魏王,仍都大梁。后被秦军击败、围困时,为老百姓免遭屠戮,以身殉国。
豹公 即魏王豹。汉初诸侯王。咎堂弟。咎殉国后,豹向楚怀王借兵数千,收复魏地二十余城,楚王项羽立之为西魏王,徙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归汉王后,以其"真魏后"仍立为西魏王。尔后,因复归楚,被汉将击败被俘。当楚军大举攻汉时,被汉将杀戮。
汉初,汉高祖敬重魏公子信陵君,加之其薄姬(汉文帝生母)早失父母,在舅家魏王豹宫中抚养长大,于是,念"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召复魏氏及尊赏赐,各以亲疏受之。"汉高祖、汉文帝朝,有魏无知、魏卑子(信陵君孙)、魏遫 、魏驷分别封为高梁(治所在今山东临汾东北)侯、兰陵(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侯、宁(今河南宁阳县)侯、阳陵(古县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君、波陵(地名失考)侯。时魏尚为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太守,匈奴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