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县域概况
望江县,古雷池所在地,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中下游北岸。幅员1360平方公里。地势一面负山,三面临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望江现有人口61万,辖8个镇和2个乡,计12个居委会,122个行政村。
县内武昌湖风光秀美,资源丰富,鱼虾驰名中外;香茗山奇石林立,石洞幽深,药圃天然,茂林修竹,清泉可口。山下晶莹水库,古塔相伴,荡舟游弋,别有情趣。早在汉代就有梅福、唐代罗隐隐居于此,诗人李白、解缙、翁傅等也驻足流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莲塘旧戌,四门仍在,俱传为后汉刘裕所建,元末豪绅毕寅据此抗匪护耕,使得地方安宁,当时,我祖定同公为避兵乱,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此。
二、帅氏源流
望江帅氏为江右逢原公子正公第四子让公支裔。元末,让公第十世孙定同公从鄱阳湖瓦屑坝率子携孙、择地于望江香茗山之麓定居,四传至傅公,共生三子:伯传、伯通、伯达,因此望江帅氏共分为三大房。
至明万历年间,帅氏人丁渐蕃,子孙各择地另居,族中有稍通文墨者始编写墨稿。清雍正八年,帅浩、帅光洙在此基础上编纂了长、二房墨谱,因人心不齐,三房未参与,这从开始的派引中可见端倪:定、盟、殷、傅、伯、仁、锐、太、子、(广、万)梓、文,三房锐字派后为广、万两派,梓字派长二三房都是只取木旁,字不统一,至文字派才开始一致,但非五言律。乾隆七年,族中长老聘姻亲——举人何望峰先生辑录家谱,是为一修;后又二修于道光六年;三修于同治二年;四修于光绪二十六年;五修于民国三十年;六修于公元一九九三年。派引也逐步完善、补充为五言排律:正大光明志,忠良孝顺行。敬修原显道,继序在思诚。美德昭寰宇,嘉谟启俊英。雄才惊盛世,洁玉作精神。心系千秋业,胸怀四海春。培扶根本厚,兰桂乐和平。
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望江帅氏已发展至第二十七代继字辈(从定同公始)。
三、人口分布与迁徙
望江县有帅姓人口2700人,分布在县境内的三个乡镇,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鸦滩镇的两个行政村内,较大的村子有帅家下屋、帅家中屋、帅家畈、帅家湾、银台屋;其他的有雷阳镇护城村60多人;长岭镇洪家咀、龙家林、林公屋等200多人,他们都是祖上从鸦滩搬迁过去的。
据望江帅氏谱载,最早迁居的是伯传公三世孙太二公,迁居地是湖北黄梅,然黄梅帅氏族谱则载明其祖太二公系江西迁去,为敬公支裔。是我祖先攀附(黄梅有探花)?还是黄梅族谱讹误?有待进一步考证。后又陆续迁往他地的有:陕西、六安、霍邱、东至、太湖等,目前除东至、太湖迁居年代较晚,一直有联系外,其余都无法联系。
望江帅氏支谱虽较完备,然尚有不少错误及疑点,这是因为历届修谱存在着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局限性。此次纂修中华帅氏大成谱,是一项宏大的伟业,必将彪炳千秋。冀籍此良机寻宗访祖,并对我望江支谱纠错证疑,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比较完善、翔实的家谱史料。
望江 帅根虎
二00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