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佘姓网 > 佘氏源流 佘氏源流

佘氏五次大迁徙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佘姓展区
佘氏五次大迁徙

佘氏由雁门迁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历时1700多年。迁徙的大方向是由雁门迁向全国,由北方迁向南方,由海内迁向海外。具体说来,佘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南北朝,始于265年,终于589年,历时三百多年。这三百多年间,中国基本上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特别是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封建割剧严重,战争连年不断,百姓若不堪言。由此引发了全国人口的大迁徙。这个时期内,雁门佘氏有多支迁往全国各地。

(1)大约在公元4世纪,昭元公传第4世,“安公迁河南”。

(2)大约在公元4世纪,昭元公传第4世,“宏公迁河州”。河州即今甘肃临夏。

(3)大约在公元4世纪,昭公传第4世,宁公居山东考取进士。

(4)大约在公元5世纪,昭公传第8世,“仁公迁江西”。

(5)大约在公元5世纪,昭公传第11世,“活公迁处州”。处州即今浙江丽水。

以上五支,都是佘氏早期从雁门迁入的,因年代久远,这些迁徙地的具体地点不大清楚,这些地方的寻根事宜还有待佘氏后人继续承担。

第二次大迁徙 唐代初期和中期

公元618年,李家唐王朝建立。唐初,战乱未平,人心思定,相对北方而言,南方比较安定,于是湖山公从雁门迁往湖南邵陵。据邵阳县史志网介绍,邵陵原名昭陵,隋朝末年,藩镇割据,武将肖铣占领此地,将昭陵改为建州,含昭陵、建兴两县。唐朝建立后,武德四年,即唐高宗李渊在位的第四年(公元621年),李渊派兵南下讨伐肖铣,平定叛乱,并将昭陵并入邵阳县(1225年,宋代又改为宝庆府)。邵陵佘氏的族谱中说湖山公于武德年间随军南下,指的可能就是平定肖铣的唐军。后湖山公“宦归过邵”,见邵陵一带风景宜人,适合人居,于是在此定居下来,从而形成了古老而庞大的邵陵佘氏。唐初,湖南南部包括邵陵一带,乃南蛮之地。佘氏南迁邵陵,对于开发南蛮之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代中朝,出现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迪公为避安史之乱,于755年从雁门迁往安徽铜陵。安史之乱,由辽宁安禄山引起,安禄山本是卖牛市场一混混,因精通多国语言(当时各地小国)而当上了节度使,后称大燕皇帝,曾一举攻下长安。后虽被镇压,但唐代从此进入藩镇割据时代,最后发展成为五代十国。此时,中国北方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民不聊生,纷纷南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徙,从而改变了中国人口布局,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人口地理分布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迪公迁安徽,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后来,钦公又诏讲经于南昌阁,不少佘氏后裔又迁往南昌。这样唐代初期、中期从雁门迁邵陵、迁铜陵、迁南昌,形成了佘氏第二次南迁的大格局。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佘氏第三次大迁徙是北宋末南宋初,顽公第28世孙起公不事二主,从北方雁门迁往南方铜陵一带定居。这次迁徙,也与中国人口大迁徙的趋势吻合。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官造反建立新皇朝的,他当了皇帝后,为防止手下武官效法他的行为,便让武官交出兵权,改为文官领兵,这一政策长期未改,导致部队战斗力大为下降。所以到佘太君的年代,竟然出现“十二寡妇征西”、“百岁老太挂帅”、“男丁无战将”这样的历史罕见现象。到靖康二年(1127年),女真人轻而易举攻下北宋首府汴京(今开封),徽宗、钦宗被俘,北宋覆灭。康王赵构逃到临安,建立南宋。北方沦陷区人民不堪女真人的民族统治和压迫,被迫举族向南方迁移。起公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满怀国仇族恨,带领佘氏后裔从雁门迁入铜陵,并且铸就了显赫一时的铜陵世家。

第四次大迁徙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人口大迁徙的年代。宋代经历靖康之耻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北方人不断南迁,“中原草莽,人烟稀少”,南方(指长江流域一带)反而人口稀密,南北人口格局形成反差。到明朝初年,政府开始有序组织移民:有从西向东移民的,如洪洞县大规模向河南、河北迁移;有从南向北移民的,如安徽北部因战乱人烟稀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元璋便将太湖流域数千户强迁家乡凤阳;有从东向西迁移的,如江西省当时是全国经济、人口大省,便组织向湖北、湖南迁移;山西省也开始向陕西迁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佘氏族裔也加入了这个大迁徙的行列之中。迁移方向呈多元趋势:或从江西迁入湖北、湖南,或从安徽铜陵迁入安徽全省各地,或迁入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或从山西迁入陕西等省。

安徽的大通、鹊江、张溪、岩镇、东至、漕川、菊邑等地佘氏,福建的镇前、鳌江、东茂村等地佘氏,湖北的大悟、澴川、枣林、随州、嘉鱼等地佘氏,湖南的桃源、望城佘氏,广东的马岗、月浦、枫溪、高田埔等地佘氏,贵州的遵义、湄潭等地佘氏,山东的维坊、无棣等地佘氏,陕西的佘塔等地佘氏,四川的太安等地佘氏,大都是在这个迁徙大潮中形成的。

第五次大迁徙 清初“湖广填四川”

明朝末年,四川遭难。据蜀地典籍记载,明末张献忠在川领军起义,形成了多次义军与反义军的战争,双方随意屠杀川人,“杀人如砍瓜切菜”,“从川东杀向川西”。攻破成都时,“屠城三天”,仅一次集中杀掉进士、举人、贡生达17000余人。兵荒马乱加上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数百里无人烟”,“存者万分之一”,泸州一带“十室九空”,綦江“死者朽卧床榻,无人掩葬”。据统计,明代四川有310万人,康熙初年只剩下50万人(有的说只剩八万人)。清统一全国后,康熙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政策(“湖广”,当时指湖南湖北一带),近百万“湖广”人被迫离乡背井,长途跋涉迁入四川。这项“填川”政策,以康熙时代为最,一直延续到后世。湖北、湖南许多佘氏就是在“填川”大潮中迁入四川、重庆的。如湖北麻城,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有数十万人从麻城入川”,故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现四川水尾、玄滩、仁寿、打古镇等地佘氏,皆是明末清初从湖北麻城迁入的。这时从湖南迁去“填川”的佘氏也有不少,如迁入四川的有老马沟、象山、大邑、遂宁、华蓥山等五支,迁入重庆的有南川、南岸、丰都、佘家坡等四支,这些佘氏支系的后裔又迁入贵州、云南等地发展繁衍。

这次迁徙,多数是被强制的,甚至双手被绑于后背长途跋涉,百姓苦不堪言,但“填川”对于四川、重庆一带的苏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乾隆14年,四川人口已增长到778万,“天府之地”已现端倪。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填川”之百姓,包括佘氏“填川”之族裔。

从以上叙述中可知,佘氏大迁徙与中华民族人口大迁徙的走势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