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舒姓网 > 舒氏源流 舒氏源流

舒氏姓氏源流一至五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舒姓展区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在今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史称“群舒”。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姬发在灭殷商后,在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的封国,皆为子爵小诸侯国。皋陶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主要活动在奄地一带(今山东曲阜)。虞舜执政时期,皋陶曾担任负责任掌管刑法的士,他以正直著称。大禹继舜为帝后,皋陶亦继续受到重用。群舒诸国起先在周惠王姬阆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被嬴姓的徐国所攻取,后又在周襄王姬郑七年(公元前645年),楚国与徐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娄林之战”中,乘机脱离徐国控制而分别复国。周定王姬瑜六年(公元前601年),楚庄王芈旅(熊侣)首灭蓼舒国;周简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楚庄王再灭舒庸国;周灵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楚、吴两国交战之际,舒鸠国又被楚康王芈昭(熊居)所灭;其余的群舒诸国在其后也陆续被灭于楚国。

灭国后,群舒诸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氏,称舒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舒氏正宗。舒氏族人大多尊奉皋陶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寿舒,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黄草坡一带,是春秋时期莒国之地,为战略要冲,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例如在史籍《左传•襄二十三年》中记载:“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寿舒,莒地。”也就是记载了周简王姬夷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国与莒国之间著名的“蒲侯之战”:齐灵公姜环与莒子相约于明日在寿舒再战。

莒国灭亡并被宿敌齐国吞并后,居于寿舒及其周边一带的国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寿舒氏、蒲侯等,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舒氏、寿氏、蒲氏、侯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锡伯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徐氏、苏氏。

⑵。蒙古族舒穆禄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源流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彝族、傣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舒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1]  

源流五  

源于任姓,据《左传》

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为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不敢与诸任齿---不敢与任姓诸国争论!

  诸任-----在史籍《左传》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