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个家族经久不衰,2000年一个血统一脉相传。可能在中国这样的家族实属罕见。所以当我向全国所有史姓家人报之这一消息时,无不一人异常振奋和激动。在自西汉至清代,我们史家光宰相职就有23人,在明清进士碑篆刻的进士就达320人,整个封建社会我们史家共中进士539名。对于人口只占全国0、25%这样一个姓氏,却占了中国2%的进士比例,这只能用一句话解释:“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英雄不问孙仲谋处”,今天当历史走向21世纪时,我们经过各个先祖后人的努力,终于使史家历史越来越清楚,即这是一个伟大的家族、一个爱国、忠诚的家族,一个“文可为相、武可为帅”的家族。而且大家在以下各点达到了共识,即成立中国史氏宗亲大会(地点就是江苏溧阳);恢复崇公庙堂;(崇公庙又称“侯庙,是一重要历史古迹,但现在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埭头中学所占,全部建筑已经破坏殆尽。)出版《史可法传》以及编修《史氏全国宗谱》。这里的每一件事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但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史贻直当年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让我们的家族更为壮大、更为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地生辉,日月同光,中华史氏,同一庙堂,一脉相承,忠诚可当;匡扶汉室,辅佐大唐,南宋江山,三个史相;文有务兹,武有天泽;一门三相,谁可抵挡;打破常规,父子同相;进士及第,满朝金榜;从南至北,人丁兴旺;寰宇之内,高歌齐放。
史氏崇公裔孙江北任邱始祖金四公20世孙国家教育行政教授教育博士史朝敬奉
公元2005年2月25星期五
说明:
我们这一支是在明初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由江苏的高淳迁出,我们的二世祖史麟、五世祖史载德皆为明代进士。由于是崇公的几世孙是我们的始迁祖还不清楚,所以我们的排辈也非正常。(根据资料分析,应是58—60世之间)史氏的字辈最为著名的就是史浩的20个字,即“师水弥之卿,孙公祖必士”。而溧阳的排字是从41世开始,(世以忠良显、、、、)所以全国的史氏排名并不统一;但是江南尤其是浙江、江苏基本遵循史浩或埭头的字辈(比如济字是59世,美字是60世)。待清明之后,清闲之时,我将亲赴溧阳,祭我先祖,聚集贤达志士,共商史氏宗族大事。与此同时,搞清我们先祖迁出之事,以奠定我分支世系。(现已初步查明,我先祖是溧阳侯21世孙史处权,唐武后时期他做润洲江宁县尉迁徙至高淳。长子子岷迁浙江诸暨,次子秀实留高淳,我们这支即是秀实的后裔。)
题崇公侯庙楹联
从西汉到魏晋,唐宋元明清历经两千载满朝文武状元榜
出京兆居溧阳,苏鲁闽浙赣跨越十万里普天之下史家郎
江北直隶任丘史氏字辈排行(第18至38世)
济存明俊美, 立德树万长
世继忠良显, 大道贻天方
史朝
2005年4月18日
注:作者为溧阳侯60世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国际教育部主任,民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