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以前石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石姓主要活动在北方地区,两汉时期,由西域石国等外族的加入,石姓在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活动,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到唐朝的两次大的南下移民,石姓进入了东南地区,随后流入了广东。宋、元、明时,石姓基本上已分布于各地。清初进入台湾。
二、宋朝时期石姓的分布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石姓大约4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2%,排在第38位。河南为石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石姓总人口的17.5%,占河南总人口的0.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广西、浙江、四川,这五省占石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广东、甘肃,这四省的石姓又集中了26%。石姓的分布是围绕河南中心,形成北晋冀鲁、东南浙江、南方两广、西部陇川的石姓聚集区域,石姓的主力在北方。
三、明朝时期石姓的分布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石姓大约3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排在第69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石姓人口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净减少了9万。山东为石姓第一大省,约占总石姓人口的22%。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22%)、浙江(10.9%)、陕西(10.7)、广西(10.1%),这四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湖北(6.6%)、河北(6.3%)、湖南(5%),这三省的石姓又集中了18%。宋、元、明600余年,由于战乱,石姓在北方遭到重大的创伤,人口急剧减少。石姓的分布总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人口向四方迁移。石姓的河南中心消失,调整为四块石姓的聚集地。
四、当代石姓的分布
当代石姓的人口已达420万,为全国第63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石姓人口由31万激增到420万,达13倍多。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石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一致,1000年石姓人口增加是呈“V”形态势。四川为石姓第一大省,占石姓总人口的15.3%,占省总人口的0.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陕西、辽宁、河南、湖北、湖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西部四川和北部鲁冀为中心的两块石姓聚集区。在这600年间,石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较大的区别,主要的流动是由东南向中原的强劲回迁,以及南部向四川的迁移。
石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石姓在长江以北、西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云贵川大部、青海东部、陕甘宁大部、华北大部、辽宁大部、内蒙古东北地区,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最高,在0.4%以上,特别在中心地区,这个比例可达到1.2%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7%;在四川西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湖南中部、湖北东部、江西大部、福建北部、浙江西部、安徽、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宁西部、吉林大部、黑龙江大部,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0.4%,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4%;在其他地区,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2.6%,其中比例不足0.1%的地区约占了26%。
(摘自袁义达等《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发布时间:2014-08-13 15:19:59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