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那姓网 > 那氏源流 那氏源流

那氏姓氏渊源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那姓展区
那氏姓氏渊源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的权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有一古权国,原来是由商王朝君主武丁后裔所建立的小诸侯国,公爵爵位,国君为子姓,建国君主叫子元,史称权文丁。

古权国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内汉水流域(今湖北当阳东南部),邻近后来楚国之边境。

周武王灭殷商后,再封子嘉为权国君主,号称权甲公,是西周时期权国首任君主。他为周武王之弟,承周武王之命继任权国君主,以持古权国之地。

权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国力却相当强盛。楚国曾经从西周时期的楚熊渠开始至楚霄敖熊坎,连续十代君主都曾出兵攻击权国,却一直未能把权国灭掉,直到楚国的第十七代君主楚武王熊通执政时期,才最终实现了先君的夙愿。

在春秋早期,楚武王为了与中原诸夏争霸,开始有计划地对汉水流域的诸夏蚕食,以扩张楚国势力。权国传至第二十二代君主权归公在位的第十二年,即周桓王姬林十年(楚武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10年),楚武王亲率大军攻占了权国,将其地改设成权县,命大夫斗缗为县尹。

不久,斗缗又联合原权国的贵族叛楚。楚武王当即作出果断决策,发兵平叛,迅速包围了权县,捕杀了斗缗,然后将原权国的贵族皆迁往于楚国的那处城(今湖北荆门那口城),史书记载:“那处,楚地。编县东南,有那口城”。编县就是今湖北荆门一带,从此,楚国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们皆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并将该国故地多设为县制,因俗以治之。

后来,故权国人中就有以“那处城”之地名为姓氏者,称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uó(ㄋㄨㄛˊ)。那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为得姓始祖。

本书按:

近来多有学者认为“那处”是古人名,这是错误的。“那处”是地名,绝非人名,因此那氏源起地名。

另外,楚武王在吞灭权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措施最值得后人注重:即不是伐权的用兵方略,而是灭权后的设治决策。“县”虽在西周初期就已经有了,但在整个西周时期还只是泛指郊外的边缘地区,并不构成一级行政区域。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建制,是从楚武王灭权国而置权县开始的。直到当代,县制仍是中国的一级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区域,上隶市(州盟),下辖乡(镇)。目前,中国大陆共有两千零十六个行政界线明确的县级行政建制,台湾省则有十六个完整的县级行政建制(加上市级一共是三十三个行政建制)。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那县,属于以地名为氏。

汉朝时期,西北地区有个那县(今宁夏固原),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中,有按汉俗以地名称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近有学者疑其为某民族将原姓氏或部落称谓取汉字谐音改单姓所致,但又众说纷纭,无法明确指认是何民族、何部落、何姓氏,因此,到底原来是什么姓氏称谓,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ē(ㄋㄜ)。

  

第三个渊源:源于大宛国,出自汉朝时期大宛国破落那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汉朝时期,西域大宛国(今亚费尔干纳盆地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中有破落那氏,以部落名称为氏,亦称婆罗那氏,是大宛国的附庸。

汉武帝刘彻在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于西域地区发动了一次针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大胜,歼灭匈奴九万人,清除了通往中亚大宛国的障碍。

然后,汉武帝数次派使者沿当年张骞的足迹来到大宛国,不惜用重金以交换汗血马。但大宛国王认为汉朝鞭长莫及,因此一次次地拒绝了汉武帝的请求。最后一次,汉武帝甚至派遣使者韩不害带着一匹用黄金铸造的巨大金马和许多贵重礼物去交换汗血马,大宛国王虽然仍不想交出宝马,但又非常想要汉武帝送来的宝物,便干脆杀死了使者韩不害,夺取了所有礼物。

汉武帝终于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先派遣一支由三千豪无战斗力的兵马组成先遣部队,大张旗鼓地声称去讨伐大宛国,随后派遣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调集二十万大军在敦煌地区集结待命。

那支先遣部队全都是由罪犯和恶少们组成的,在出发时没有给他们携带充足的给养,令其沿途向各国强行索要,如果不交出粮食,就被视为是大宛国的同谋,由此激怒并探视大宛国的实力以及行军路线。不出所料,这支先遣部队不久就被大宛国的军队歼灭了,大宛国由此麻痹大意,认为前来的汉军不过如此。

西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随后的贰师将军指挥二十万大军沿着歼灭那支先遣部队的大宛军队退回国的足迹,迅速包围了大宛国,由于大宛国的饮水全取自城外,汉武帝特意派了几位水利专家随贰师将军同行。贰师将军在水利专家的指引下切断了大宛都城所有隐蔽的引水系统,先困城半月,之后一举攻克大宛国,砍下大宛国王的脑袋带回汉朝,而将其子孙们的头颅祭祀在汉使韩不害的墓前,由此,汉武帝迅速征服了整个大宛部落,获得了良好的种马资源,并清除了丝绸之路附近的所有障碍。

大宛部落的破落那氏族人,其后代在后来的汉化过程中,有人取谐音汉字改为单姓那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ㄋㄚ)。

  

第四个渊源: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汉时期,西北、西南地区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汉化过程中,取谐音汉字改为单姓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ē(ㄋㄜ)。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拓拔部中原来就有那氏,在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进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汉化后依旧称那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ㄋㄚ)。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纳赖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rai Hala,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称奈曼氏,源于辽国时期蒙古乃蛮部,以部为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m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颜吉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k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

⑷.蒙古族纳雅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为姓,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那氏、纳氏等。

⑸.蒙古族纳伊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纳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ㄋㄨㄛˊ),其他蒙古族纳赖氏、鼐奇特氏、纳雅氏、纳伊氏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ㄋㄚ)。第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那姓,有三个主要的来源:

⑴.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左右)率族人入附明朝。后徙居安徽全椒卫所,改汉名为陈景通。在其裔孙中,后有冠汉姓为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ㄋㄚ)。

⑵.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儿,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中期(公元1442年左右)入附明朝。入朝后,那罕帖木儿被授职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卒后其子倒刺火者袭职。至其孙子一辈时,有人改汉姓为那氏,有人改汉姓为郁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ㄋㄚ)。

⑶.满族中的查喇拉氏,后改汉字单姓为那氏,清朝中期该族人中有入伊斯兰教者,将那氏带入回族之中。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uó(ㄋㄨㄛˊ)。

除了回族查喇拉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回族那那罕后裔、那罕帖木儿后裔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ㄋㄚ)。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夸尔达氏,亦称夸尔那氏、夸哈那氏,满语为Kuward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所冠汉姓为那氏、桑氏等。

⑵.满族那勒加氏,满语为Nalgiya Hala,满族脱谱姓氏,亦称那尔加拉氏,北京市满族有此姓,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汉姓为那氏。

⑶.满族那木图氏,满语为Namutu Hala,世居诨都和色(今地待考),人口极其稀少,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⑷.满族纳塔氏,满语为Nata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纳坦部,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那氏、白氏、纳氏等。

⑸.满族囊佳氏,满语为Nanggiya Hala,源为海西女真的后裔,世居绰尔河流域,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⑹.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为那氏、春氏、康氏等。

⑺.满族乌鲁哩氏,亦称吴鲁哩氏,满语为Uluri Hala,汉义“猕猴桃”,世居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那氏、石氏、赵氏、吴氏等。

⑻.满族诺拉氏,满语为Nora mongu,是著名的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多冠汉姓为那氏。

⑼.满族纳拉氏,亦称那拉氏、纳喇氏,满语为Nara mongu,在文献《辽东纳拉氏谱书》中有记载:海西女真四部辉发部的先世,原系黑龙江东海岸窝集部尼玛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伊克得里氏,满语为Ikderi Hala),其始祖为昂古理、兴济理二人,自黑龙江载木植主获利,移迁于察鲁居焉!察鲁地有扈伦国纳拉氏噶扬阿、图莫图二人平素结好深厚,俱由察鲁移居张地,四人聚约修睦,昂古理、兴济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纳拉氏。清朝中叶以后多称那氏、纳氏、康氏等。

⑽.满族叶赫氏,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本叶赫河之名。叶赫部的先世系蒙古土默特部,始祖兴恳达尔汉,奉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命,率其部民兵等卫守开原界北围场,后兴恳达尔汉灭了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那拉氏(纳喇氏),迁徙至叶赫河两岸(今吉林叶赫河),改称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因此有族人称叶赫那拉氏(如慈禧太后即其后裔)。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那氏、叶氏、纳氏等。

⑾.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辽宁新宾章京河畔)、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宜汉阿拉(今辽宁新宾)、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蒙古族那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所冠汉姓为那氏、张氏、尹氏、章氏、杭氏、车氏、英氏、宁氏、桂氏等。

除了满族诺拉氏、叶赫氏、纳拉氏、章佳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满族夸尔达氏、那勒加氏、那木图氏、纳塔氏、囊佳氏、讷哷氏、乌鲁哩氏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ㄋㄚ)。

  

第八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鄂温克族那克塔氏,世居郭络罗(今内蒙古阿荣旗得力琪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kt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那氏。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uó(ㄋㄨㄛˊ)。

⑵.鄂温克族那哈密瓜塔氏,亦称纳哈塔氏,源出金国时期鄂温克纳合部,世居郭络罗沟(今内蒙古阿荣旗得力琪尔)、扎罗木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扎罗木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hat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那氏、纳氏等。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ㄋㄚ)。

  

第九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明、清时期云南彝族那氏土司,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彝族那氏土司,源出云南彝族罗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后裔,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那,在明朝时期出任沅江军民府土知府。

彝族那氏土司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开始担任知府之职,其世系为:那直→那荣→那邦→那中→那瑞→那祯→那璲→那靖→那端→那钦→那宪→那鉴→那从仁→那恕→那天福→那嵩,一直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被撤消知府之职。

到了清朝时期,又有一支那氏土司出现。该支那氏土司原为明朝时期凤氏土司的后裔。自明朝凤继祖叛乱之后,明朝政府实施改土归流,流兵开始在云南武定境内到处追缴其残部。凤氏余部于明万历年间逃往武定西北,为躲避追杀,分别易姓为那氏、李氏。易姓后的李氏逃往武定县环州一带,建立起了后来的李氏土司家族;而逃遁往万德地区方向的那氏,先在大黑山安营扎寨,后由于该地气候寒冷,且缺水短粮,故而从大黑山搬移至万德滑石板山坳的大寨子。清康熙末年,该部首领那备从大寨子迁入万德村,建起了土司城堡,成为当地著名的那氏土司,万德乡万德村是那土司政治权利中心,为土司城堡所在地。

清朝时期,那氏土司制共沿袭了十代:那天凤、那备→那德洪→那嘉猷→那显宗→那振兴→那嘉猷→那仁安→那靖保→那安和卿。其统辖的范围大致为武定县北部大部,东至今禄劝老过,南至武定县城北,西至金树沟,北至金沙江沿岸以四川会理为界。

民国以后,那土司势力渐衰,西南面已逐渐被分割出去。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经过万德自乌、马德平人民反土司起义后,南面辖区又再次缩小,所辖范围为万德乡、己衣乡全部,发窝、田心、东坡乡部分村寨。

彝族的两支那氏承袭明皇所赐姓氏,并在明朝时期有融入白族者,主要分布在大理、凤庆一带,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子元(权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儿、依克得里·昂古理(纳拉·昂古理)、依克得里·兴济理(纳拉·兴济理)、纳拉·噶扬阿、纳拉·图莫图、默特·兴恳达尔汉(叶赫·兴恳达尔汉)、那直、那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