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姓氏源流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牟姓展区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给火神祝融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后因氏焉。”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火正之职,亦称祝融。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将祝融之后封在牟(今山东莱芜辛庄镇赵家泉村),为那时期的小诸侯国,子爵,因称牟子国。
源流二
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据《后汉书•儒林传》所载,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
源流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土家族、朝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牟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岑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岑牟,就是岑鍪,原指是仪仗队中鼓角士身着的甲胄。鼓角士,就如同今日的军乐队,身着岑牟后,甲胄鲜明,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因此也就俗称其为“岑牟”。这在史籍《通史志》中有记载:“岑牟,鼓角士胄也。鍪,通作牟。”
在岑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俗称为姓氏者,称岑牟氏,后省文简改分衍为岑氏、牟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晚期宾牟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宾牟氏,是上古时期一个氏族的复姓。在典籍《广韵》中记载:“宾牟,复姓,三氏,<礼记>有宾牟贾。”宾牟贾,春秋晚期人物,是周王室的大夫,与孔子是同一时代人。由于宾牟贾精通乐礼,因此孔子曾称呼宾牟贾为“吾子”。“吾子”,不是“我的儿子”、“我的晚辈”的意思,而是春秋时期士大夫们对对方十分尊敬的一种尊称,也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称。在宾牟贾之前,史籍中未见有此复姓的记载。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根牟国,属于以国名家氏合姓为氏。在史籍《东莱先贤传》中,记载有曹牟氏,其代表人物即南北朝时期的平昌人、兖州刺史曹牟君卿。春秋时期,鲁国的邻边有一根牟国,传说为颛顼的后裔,是姬姓曹氏小国,子爵,境不过五十里方圆,国都在根牟(今山东沂南东南部)。周定王姬瑜七年(鲁宣公姬馁九年,公元前600年),根牟国被鲁宣公发兵吞灭。
在亡国后的根牟国王族子孙中,有以国姓加国名为姓氏者,称曹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曹氏、牟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牟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